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与实战技巧详解
定价:59.00元
作者:于天博 杨旭东 程鹏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80359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随着现代文化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民众逐渐开始对体育给予极大关注和热情。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培养并强化学生意志水平、体育竞技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成为重要内容,足球运动在各大高校中受到众多学子的青睐。《大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与实战技巧详解》首先讲述了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与特点、足球运动的规律等内容;然后阐述了足球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体能训练、心理素质训练、营养与医疗保健等内容;*后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阐析大学生足球运动的技术、战术技巧,并且对高校足球教学与训练的科学评价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选题成书以后的主要针对人群为高校在校大学生。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于天博,副教授,1981年10月生人,2000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学专业,2008年考入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著作的3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2010年受聘亚组委,作为技术官员参与亚残会足球项目赛事,2016年通过亚足联L1级教练员考核。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厚厚的“秘籍”,我最大的感受是强烈的认知失调。它似乎试图涵盖“训练”和“实战技巧”的方方面面,但结果却是样样都碰了一下,样样都不够深入。比如,在讨论到体能储备时,它罗列了一堆常见的训练项目,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位置(中场核心、边后卫、中锋)的跑动热图和生理负荷来定制个性化的间歇跑或节奏跑方案,书中只是一笔带过。而在“实战技巧”部分,更是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分析顶级联赛中后卫如何利用身体卡位阻止前插,或者进攻球员在狭小空间内做出“非惯用脚”处理的临场决策,这些需要极高观察力和经验积累的内容,全书只用了寥寥数页来描述,缺乏生动的案例剖析和慢镜头级别的图文解读。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知识点的目录索引,而不是一本能手把手带你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实战指南。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突破瓶颈的大学生球员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帮助太浅了,简直是“隔靴搔痒”。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假期来研读这本书,期望能从中找到提升我定位球破门率的“独门秘籍”。毕竟标题里提到了“实战技巧详解”,我把希望寄托在了定位球专项章节。结果呢?关于角球的战术配合,它仅介绍了最基础的前点、中点、后点的站位理论,连如何通过人员设置来制造不同类型的干扰(比如远端保护、中路掩护)都没有详细展开。更别提那些需要高阶计算和团队默契的战术套路,比如如何在对方防守队员注意力分散的一瞬间,用快速的短角球或低平球制造射门机会。关于任意球的直接射门,书中只是泛泛而谈了“脚背内侧发力,击中球心偏下”这种所有初学者都知道的常识,却完全没有深入分析不同部位的接触点对球路的影响,比如如何通过脚弓内侧的变化来制造“香蕉球”的弧线控制,或者如何利用脚尖的击打来增加穿透力。可以说,在最关键的实战应用层面,这本书表现得像一个完全没有上过场的老学究。
评分这本所谓的“深度解析”读起来就像是大学课堂上那些照本宣科的讲义,枯燥得让人昏昏欲睡。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些真正能提升实战水平的、结合现代足球理念的干货,比如针对高位压迫下如何快速出球的战术变化,或者门将面对点球时心理博弈的细节处理。然而,书中充斥着大量基础到令人发指的理论陈述,什么“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需要队员间的默契配合”之类的陈词滥调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更令人沮丧的是,配图简直是灾难性的,很多动作分解图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姿势看起来完全是错误的示范,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误导。我尝试跟着书里的“科学训练法”进行调整,结果发现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因为不切实际的强度安排导致了身体的疲劳感加剧。如果作者只是想汇编一本面向零基础入门的教科书,那也应该在内容组织上更清晰,逻辑链条更紧凑。但现在的感觉是,知识点散乱地堆砌在一起,缺乏一个能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指导,读完后感觉收获甚微,完全没有解决我在实际训练中遇到的那些具体瓶颈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风格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体育教学资料,缺乏现代感和阅读的愉悦性。字体选择偏小,行距也比较紧凑,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我尝试在训练后对照着书本上的图示来纠正自己的跑动姿态,但由于缺乏清晰的动态说明,我不得不一遍遍地翻阅,试图在静态的、不够立体的插图中捕捉到动作的微妙之处。例如,在讲解侧向移动的步法时,理想状态应该是“小碎步快速调整重心”,但书中的描述和图示显得过于僵硬和模式化,完全没有体现出足球场上瞬息万变、身体必须保持放松和弹性的要求。如果作者能加入一些高质量的视频链接二维码,或者至少提供更精细、更注重“感觉”和“节奏”的文字描述,这本书的价值可能会翻倍。就目前的呈现方式来看,它更像是为那些不需要通过阅读就能领悟训练要点的“天才型”球员准备的,而对大多数需要明确指导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它显得过于晦涩和缺乏实操指导性。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这本书是冲着它声称对“大学生足球运动”的特殊性有所侧重。我以为它会重点分析业余与专业训练体系之间的差异,比如如何平衡学业压力下的体能维持,或者如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最大化地提升团队战术理解能力。然而,书中的内容大体上是通用的足球训练理论,套用在大学生群体上并没有展现出多少独到的见解。它没有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高质量的对抗赛,也没有分析大学生球员在技术基础普遍偏弱的情况下,教练组应该优先发展个人技术还是集体战术。我特别希望看到关于“如何培养队长领导力和场上沟通技巧”这方面的内容,因为在大学生比赛中,场上指挥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的。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的只是一个标准化的、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足球训练框架,对于那些正处于特定发展阶段、需要针对性指导的大学生球员来说,这份“详解”显得非常普通,缺乏个性化的深度挖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