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别山主要维管植物图鉴
定价:260.00元
售价:197.6元,便宜62.4元,折扣76
作者:卢东升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1092297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卢东升、王金平、戴启金、陈世锋、朱鑫鑫等编著的《大别山主要维管植物图鉴(精)》是一部反映大别山区植物资源及其分类、生态、用途的专著。大别山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地理条件,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种类,是我国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本书是作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采集的植物标本、拍摄的原色照片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撰写而成。书中记载了大别山区主要维管植物156科、893种及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2种,裸子植物8科28种,被子植物126科823种,对收录的每种植物均记述其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生境和分布,并配有花、果等关键形态特征或生境特点的彩色图片。书后还附有维管植物常用形态术语释疑、大别山植物分科检索表、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本书可供植物学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爱好植物的普通大众阅读和收藏。同时也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植物爱好者,平日里喜欢去户外走走,但常常因为无法准确辨认遇到的植物而感到些许遗憾。这本书的名字《大别山主要维管植物图鉴》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它的重点在于“图鉴”二字,这意味着它将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配合文字描述,帮助我解决野外识别的难题。大别山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其丰富的植物资源一直让我心生向往。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涵盖当地最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维管植物,并且图片的质量和信息量都能够达到专业的标准。比如,清晰度高,能展示植物的关键特征;文字介绍精准,能够提供植物的学名、俗名、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重要信息。如果书中还能对一些有特色的植物做一些背景介绍,比如它们的分布区域、生态位、甚至与当地人文的联系,那将更具趣味性和收藏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给一扇尘封的窗户打开了一条缝隙,露出了里面未知的精彩。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自然,从它的植物开始是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方式。大别山,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总是与历史、与革命、与连绵的山峦联系在一起,而它孕育的植物世界,则是一片更为安静、更为古老的存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个静谧的世界,通过一幅幅图,一字字介绍,让我认识那些默默生长在山林间的生命。我更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植物的名字和形态,而是能传递出一种生命的气息,一种与环境共生的智慧。例如,植物的生长环境、它们如何应对季节的变化、它们与昆虫、鸟类的互动等等,这些细节都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从而引发我对自然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热爱。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地方志和自然科普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梳理某一区域特色植物的著作。《大别山主要维管植物图鉴》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地域的吸引力和专业性。大别山,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山脉,孕育了怎样的植物生命,这是我一直好奇的。卢东升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可能没有特别耳闻,但结合“图鉴”二字,可以推断作者是一位对植物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一份名录,更能体现出大别山不同生境下的植物群落特征,比如它们如何适应山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植物的分布、生长习性、甚至一些民间的使用价值等信息,那就更加完美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连接我与大别山自然风貌的一座桥梁,让我能在线下考察前,先对这片土地的植物构成有一个初步的、科学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我实地考察的效率和深度将大有裨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封面采用了沉静的墨绿色,点缀着模糊却又充满生命力的植物剪影,低调中透着一股学术的严谨感,又带点自然野趣。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微哑的光泽,触感温润,翻动时没有刺耳的“沙沙”声,而是发出一种扎实的“哗啦”声,这在如今很多快餐式印刷品中已不多见。内页排版也非常考究,图片与文字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或空洞。每种植物的插图都力求清晰、准确,并且标注了关键的识别特征,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内容,但单从这本书的外在呈现,就能感受到编者在细节上的用心,以及对植物科学的敬畏之心。这种对品质的追求,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翻阅的工具书。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类专注于特定区域的自然科学图鉴,它们往往比泛泛而谈的植物百科更能触及地方生态的精髓。大别山地域的特殊性,其南北过渡带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植物多样性的复杂与独特。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呈现一些仅限于大别山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类,或者一些在其他地方相对少见的物种。图鉴的价值在于其准确的图文对照,能够帮助我识别在野外遇到的植物。我希望书中的插图不仅仅是照片,如果有精细的手绘插图,能够更清晰地展示植物的形态结构,例如叶脉、花蕊、果实等细节,那将大大提升其科学价值和艺术欣赏性。另外,对于“主要维管植物”的界定,我也很好奇作者的考量标准,是基于物种的普遍性、指示性,还是经济、药用价值?这些都可能影响我对大别山植物生态的整体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