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重庆园博园观赏植物彩色图鉴
定价:128.00元
售价:97.3元,便宜30.7元,折扣76
作者:李先源,李志能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2190103
字数:
页码:22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全面了解重庆园博园园林植物资源的现状,并为植物的养护管理及引种提供基础资料,2012年,西南大学与重庆市园博园管理处合作完成了'重庆园博园园林植物资源调查'项目,编写了《重庆园博园园林植物名录》和《重庆园博园观赏植物彩色图鉴》,《重庆园博园观赏植物彩色图鉴》共收录园林植物128科359属660种(含种下等级)。鉴于当时的调查结果正处于植物栽植的初期阶段,许多植物特别是部分热带和温带植物尚未稳定,因此,图鉴并未正式出版。
目录
一 蕨类植物
1. 卷柏科
2. 凤尾蕨科
3. 肾蕨科
二 裸子植物
1. 苏铁科
2. 泽米铁科
3. 银杏科
4. 南洋杉科
5. 松科
6. 杉科
7. 柏科
8. 罗汉松科
9. 红豆杉科
三 被子植物
1. 木兰科
2. 蜡梅科
3. 樟科
4. 莲科
5. 睡莲科
6. 小檗科
7. 悬铃木科
8. 金缕梅科
9. 榆科
10. 桑科
11. 荨麻科
12. 胡桃科
13. 杨梅科
14. 壳斗科
1 5. 紫茉莉科
1 6. 仙人学科
17. 蓼科
1 8. 五桠果科
19. 芍药科
20. 山茶科
21. 藤黄科
22. 杜英科
23. 锦葵科
24. 大风子科
25. 杨柳科
26. 杜鹃花科
27. 柿树科
28. 海桐花科
29. 绣球花科
30. 景天科
31. 虎耳草科
32. 蔷薇科
33. 含羞草科
34. 云实科
35. 豆科
36. 胡颓子科
37. 小二仙草科
69. 紫草科
70. 马鞭草科
71. 唇形科
72. 醉鱼草科
73. 木犀科
74. 玄参科
75. 爵床科
76. 紫葳科
77. 茜草科
78. 忍冬科
79. 菊科
80. 泽泻科
81. 槟榔科
82. 天南星科
83. 鸭跖草科
84. 莎草科
85. 禾本科
86. 香蒲科
87. 鹤望兰科
88. 芭蕉科
89. 姜科
90. 美人蕉科
91. 竹芋科
92. 雨久花科
93. 百合科
94. 石蒜科
95. 鸢尾科
96. 龙舌兰科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 蕨类植物
1. 卷柏科
2. 凤尾蕨科
3. 肾蕨科
二 裸子植物
1. 苏铁科
2. 泽米铁科
3. 银杏科
4. 南洋杉科
5. 松科
6. 杉科
7. 柏科
8. 罗汉松科
9. 红豆杉科
三 被子植物
1. 木兰科
2. 蜡梅科
3. 樟科
4. 莲科
5. 睡莲科
6. 小檗科
7. 悬铃木科
8. 金缕梅科
9. 榆科
10. 桑科
11. 荨麻科
12. 胡桃科
13. 杨梅科
14. 壳斗科
1 5. 紫茉莉科
1 6. 仙人学科
17. 蓼科
1 8. 五桠果科
19. 芍药科
20. 山茶科
21. 藤黄科
22. 杜英科
23. 锦葵科
24. 大风子科
25. 杨柳科
26. 杜鹃花科
27. 柿树科
28. 海桐花科
29. 绣球花科
30. 景天科
31. 虎耳草科
32. 蔷薇科
33. 含羞草科
34. 云实科
35. 豆科
36. 胡颓子科
37. 小二仙草科
69. 紫草科
70. 马鞭草科
71. 唇形科
72. 醉鱼草科
73. 木犀科
74. 玄参科
75. 爵床科
76. 紫葳科
77. 茜草科
78. 忍冬科
79. 菊科
80. 泽泻科
81. 槟榔科
82. 天南星科
83. 鸭跖草科
84. 莎草科
85. 禾本科
86. 香蒲科
87. 鹤望兰科
88. 芭蕉科
89. 姜科
90. 美人蕉科
91. 竹芋科
92. 雨久花科
93. 百合科
94. 石蒜科
95. 鸢尾科
96. 龙舌兰科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重庆园林界的一项重要贡献,也为广大植物爱好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李先源、李志能两位作者在植物分类、形态识别以及园林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季节性变化的一些描述,这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植物是静态的,但这本书却通过文字和图片,生动地展现了它们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微妙变化,从嫩芽初绽到繁花似锦,再到秋叶金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植物文化和历史的介绍,这让原本枯燥的植物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深度。我仿佛能看到,作者们在踏遍园博园的每一个角落,细致地观察、记录、拍照,才最终汇集成了这本饱含心血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看”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懂”的书,引导读者去发现植物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它作为一本植物图鉴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扇窗,让我透过文字和图片,重新审视了重庆园博园的魅力。那些我曾在园中匆匆一瞥的植物,在这本书中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详尽的描述。李先源和李志能两位作者的功力可见一斑,他们不仅精准地辨识了各种植物,更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它们的故事,包括它们的起源、生长习性、甚至是它们在园林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对植物形态的细致描绘,从叶片的形状、边缘的锯齿,到花朵的颜色、花瓣的数量,都力求精确,这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够真正辨识植物的读者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而且,书中不乏一些我从未听闻过的珍稀植物,它们如同隐藏在园博园深处的瑰宝,如今通过这本书得以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对这个城市中的绿洲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导览,引导我去发现园博园不为人知的角落,去感受那份隐藏在四季轮回中的勃勃生机。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重庆园博园观赏植物彩色图鉴》,就被它精美的装帧和丰富的内涵深深吸引。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却又透露出一种自然的气息,仿佛已经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生机的园博园。李先源和李志能两位作者的名字,更是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毕竟,能够如此细致地梳理和呈现一个大型园林中的植物,定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专业知识。我一直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草树木,它们是大自然最杰出的艺术家。每次去园博园,我总会被那些精心栽培的植物所打动,但往往受限于知识的匮乏,只能欣赏它们的表象,而无法深入了解它们的名称、习性乃至背后的故事。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遗憾。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会为我揭示哪些我所不曾了解的植物秘密,又会带领我走进怎样一个更加丰富的植物世界。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从纸张的触感到印刷的质量,都体现着出版方的用心,让人感受到的是对知识传播的尊重和对读者体验的重视。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植物认知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伴我探索更广阔的植物领域。
评分从一个普通园林爱好者的角度来看,《重庆园博园观赏植物彩色图鉴》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和收藏意义的书籍。李先源、李志能两位作者以严谨的态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详尽而生动的植物世界。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色彩还原度好,细节清晰,这对于植物的辨识至关重要。我常常会被书中某些植物独特的花型或叶片纹理所吸引,然后仔细对比书中的文字描述,试图找到它们的名字和特点。这种“寻宝”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学习植物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乐趣。更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植物,它更像是在传递一种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通过阅读,我能感受到作者们对于每一株植物的敬畏之心,以及他们希望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术语,这使得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阅读和理解,降低了植物认知的门槛。它就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向导,引领着我去探索园博园中那些被忽略的美丽,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充满生机的城市绿肺。
评分阅读这本《重庆园博园观赏植物彩色图鉴》,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沉浸式的植物学之旅。李先源、李志能两位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积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通往植物世界的桥梁。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高清、精美的彩图,每一张都仿佛能触摸到植物的质感,闻到它们的芬芳。对于我这样一个视觉型学习者来说,这些图片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它们让抽象的植物名称变得具象化,也让复杂的植物特征变得直观易懂。我尝试着将书中的植物与我在园博园的记忆进行对照,发现许多曾经让我迷惑的植物,如今在书中都得到了清晰的解答。那些开得绚烂的花朵,那些形态奇特的叶片,都有了它们的名字和背后的故事。更让我欣喜的是,书中并非仅仅罗列植物名称和图片,还涉及到了植物的养护要点和观赏价值,这对于我这样想要在家中尝试种植一些植物的读者来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植物深沉的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