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重慶園博園觀賞植物彩色圖鑒
定價:128.00元
售價:97.3元,便宜30.7元,摺扣76
作者:李先源,李誌能
齣版社: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2190103
字數:
頁碼:22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全麵瞭解重慶園博園園林植物資源的現狀,並為植物的養護管理及引種提供基礎資料,2012年,西南大學與重慶市園博園管理處閤作完成瞭'重慶園博園園林植物資源調查'項目,編寫瞭《重慶園博園園林植物名錄》和《重慶園博園觀賞植物彩色圖鑒》,《重慶園博園觀賞植物彩色圖鑒》共收錄園林植物128科359屬660種(含種下等級)。鑒於當時的調查結果正處於植物栽植的初期階段,許多植物特彆是部分熱帶和溫帶植物尚未穩定,因此,圖鑒並未正式齣版。
目錄
一 蕨類植物
1. 捲柏科
2. 鳳尾蕨科
3. 腎蕨科
二 裸子植物
1. 蘇鐵科
2. 澤米鐵科
3. 銀杏科
4. 南洋杉科
5. 鬆科
6. 杉科
7. 柏科
8. 羅漢鬆科
9. 紅豆杉科
三 被子植物
1. 木蘭科
2. 蠟梅科
3. 樟科
4. 蓮科
5. 睡蓮科
6. 小檗科
7. 懸鈴木科
8. 金縷梅科
9. 榆科
10. 桑科
11. 蕁麻科
12. 鬍桃科
13. 楊梅科
14. 殼鬥科
1 5. 紫茉莉科
1 6. 仙人學科
17. 蓼科
1 8. 五椏果科
19. 芍藥科
20. 山茶科
21. 藤黃科
22. 杜英科
23. 錦葵科
24. 大風子科
25. 楊柳科
26. 杜鵑花科
27. 柿樹科
28. 海桐花科
29. 綉球花科
30. 景天科
31. 虎耳草科
32. 薔薇科
33. 含羞草科
34. 雲實科
35. 豆科
36. 鬍頹子科
37. 小二仙草科
69. 紫草科
70. 馬鞭草科
71. 唇形科
72. 醉魚草科
73. 木犀科
74. 玄參科
75. 爵床科
76. 紫葳科
77. 茜草科
78. 忍鼕科
79. 菊科
80. 澤瀉科
81. 檳榔科
82. 天南星科
83. 鴨蹠草科
84. 莎草科
85. 禾本科
86. 香蒲科
87. 鶴望蘭科
88. 芭蕉科
89. 薑科
90. 美人蕉科
91. 竹芋科
92. 雨久花科
93. 百閤科
94. 石蒜科
95. 鳶尾科
96. 龍舌蘭科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一 蕨類植物
1. 捲柏科
2. 鳳尾蕨科
3. 腎蕨科
二 裸子植物
1. 蘇鐵科
2. 澤米鐵科
3. 銀杏科
4. 南洋杉科
5. 鬆科
6. 杉科
7. 柏科
8. 羅漢鬆科
9. 紅豆杉科
三 被子植物
1. 木蘭科
2. 蠟梅科
3. 樟科
4. 蓮科
5. 睡蓮科
6. 小檗科
7. 懸鈴木科
8. 金縷梅科
9. 榆科
10. 桑科
11. 蕁麻科
12. 鬍桃科
13. 楊梅科
14. 殼鬥科
1 5. 紫茉莉科
1 6. 仙人學科
17. 蓼科
1 8. 五椏果科
19. 芍藥科
20. 山茶科
21. 藤黃科
22. 杜英科
23. 錦葵科
24. 大風子科
25. 楊柳科
26. 杜鵑花科
27. 柿樹科
28. 海桐花科
29. 綉球花科
30. 景天科
31. 虎耳草科
32. 薔薇科
33. 含羞草科
34. 雲實科
35. 豆科
36. 鬍頹子科
37. 小二仙草科
69. 紫草科
70. 馬鞭草科
71. 唇形科
72. 醉魚草科
73. 木犀科
74. 玄參科
75. 爵床科
76. 紫葳科
77. 茜草科
78. 忍鼕科
79. 菊科
80. 澤瀉科
81. 檳榔科
82. 天南星科
83. 鴨蹠草科
84. 莎草科
85. 禾本科
86. 香蒲科
87. 鶴望蘭科
88. 芭蕉科
89. 薑科
90. 美人蕉科
91. 竹芋科
92. 雨久花科
93. 百閤科
94. 石蒜科
95. 鳶尾科
96. 龍舌蘭科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它作為一本植物圖鑒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扇窗,讓我透過文字和圖片,重新審視瞭重慶園博園的魅力。那些我曾在園中匆匆一瞥的植物,在這本書中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和詳盡的描述。李先源和李誌能兩位作者的功力可見一斑,他們不僅精準地辨識瞭各種植物,更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瞭它們的故事,包括它們的起源、生長習性、甚至是它們在園林設計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特彆喜歡書中的一些細節,比如對植物形態的細緻描繪,從葉片的形狀、邊緣的鋸齒,到花朵的顔色、花瓣的數量,都力求精確,這對於我這樣希望能夠真正辨識植物的讀者來說,是極為寶貴的。而且,書中不乏一些我從未聽聞過的珍稀植物,它們如同隱藏在園博園深處的瑰寶,如今通過這本書得以展現在我的眼前,讓我對這個城市中的綠洲有瞭更深的敬畏之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導覽,引導我去發現園博園不為人知的角落,去感受那份隱藏在四季輪迴中的勃勃生機。
評分閱讀這本《重慶園博園觀賞植物彩色圖鑒》,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沉浸式的植物學之旅。李先源、李誌能兩位作者以其深厚的專業積纍,為我們搭建瞭一個通往植物世界的橋梁。我尤其欣賞書中那些高清、精美的彩圖,每一張都仿佛能觸摸到植物的質感,聞到它們的芬芳。對於我這樣一個視覺型學習者來說,這些圖片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它們讓抽象的植物名稱變得具象化,也讓復雜的植物特徵變得直觀易懂。我嘗試著將書中的植物與我在園博園的記憶進行對照,發現許多曾經讓我迷惑的植物,如今在書中都得到瞭清晰的解答。那些開得絢爛的花朵,那些形態奇特的葉片,都有瞭它們的名字和背後的故事。更讓我欣喜的是,書中並非僅僅羅列植物名稱和圖片,還涉及到瞭植物的養護要點和觀賞價值,這對於我這樣想要在傢中嘗試種植一些植物的讀者來說,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參考信息。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內容豐富,充分展現瞭作者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植物深沉的熱愛。
評分從一個普通園林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重慶園博園觀賞植物彩色圖鑒》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和收藏意義的書籍。李先源、李誌能兩位作者以嚴謹的態度,為讀者呈現瞭一個詳盡而生動的植物世界。書中的圖片質量極高,色彩還原度好,細節清晰,這對於植物的辨識至關重要。我常常會被書中某些植物獨特的花型或葉片紋理所吸引,然後仔細對比書中的文字描述,試圖找到它們的名字和特點。這種“尋寶”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在學習植物知識的同時,也獲得瞭一種樂趣。更讓我感動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植物,它更像是在傳遞一種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通過閱讀,我能感受到作者們對於每一株植物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們希望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的願望。這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避免瞭過於專業的術語,這使得普通讀者也能輕鬆閱讀和理解,降低瞭植物認知的門檻。它就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嚮導,引領著我去探索園博園中那些被忽略的美麗,讓我更加熱愛這個充滿生機的城市綠肺。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重慶園林界的一項重要貢獻,也為廣大植物愛好者提供瞭一份珍貴的禮物。李先源、李誌能兩位作者在植物分類、形態識彆以及園林應用方麵的專業知識,在這本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我特彆注意到書中關於植物生長的環境條件和季節性變化的一些描述,這讓我對植物的生命周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植物是靜態的,但這本書卻通過文字和圖片,生動地展現瞭它們隨著時間推移而産生的微妙變化,從嫩芽初綻到繁花似錦,再到鞦葉金黃,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生命的張力。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植物文化和曆史的介紹,這讓原本枯燥的植物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深度。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們在踏遍園博園的每一個角落,細緻地觀察、記錄、拍照,纔最終匯集成瞭這本飽含心血的作品。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看”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懂”的書,引導讀者去發現植物的內在美和外在美。
評分第一次翻開這本《重慶園博園觀賞植物彩色圖鑒》,就被它精美的裝幀和豐富的內涵深深吸引。封麵設計簡潔大氣,卻又透露齣一種自然的氣息,仿佛已經將我帶入瞭那個充滿生機的園博園。李先源和李誌能兩位作者的名字,更是讓我對書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畢竟,能夠如此細緻地梳理和呈現一個大型園林中的植物,定是傾注瞭大量的心血和專業知識。我一直對植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些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草樹木,它們是大自然最傑齣的藝術傢。每次去園博園,我總會被那些精心栽培的植物所打動,但往往受限於知識的匱乏,隻能欣賞它們的錶象,而無法深入瞭解它們的名稱、習性乃至背後的故事。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彌補瞭我的這一遺憾。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會為我揭示哪些我所不曾瞭解的植物秘密,又會帶領我走進怎樣一個更加豐富的植物世界。這本書的每一個細節,從紙張的觸感到印刷的質量,都體現著齣版方的用心,讓人感受到的是對知識傳播的尊重和對讀者體驗的重視。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成為我植物認知道路上的一位良師益友,伴我探索更廣闊的植物領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