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图鉴:一根绳,一双手,240款精美中国结,让365天都结出彩! 9787553757

中国结图鉴:一根绳,一双手,240款精美中国结,让365天都结出彩! 978755375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阳 凤凰含章 出品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结
  • 手工编织
  • 传统文化
  • 装饰
  • 礼品
  • DIY
  • 绳结
  • 图鉴
  • 艺术
  • 民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57803
商品编码:2958208905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结图鉴:一根绳,一双手,240款精美中国结,让365天都结出彩!

定价:49.80元

作者:陈阳 凤凰含章 出品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537578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从入门到精通,轻松进阶结艺高手,看这本就够了!

★品类全,花样多:基础编法、手链、项链等9大类全包含,240款精美中国结教程任你学!

★看得懂,学得快:图文并茂,少则一两分钟,多则五六分钟轻松学会一种结。

★更新颖,更实用:让你心动的手链、戒指、发饰、耳环、手机吊饰……都在这里,用心编织,让你的生活结出彩!

内容提要


精美的中国结是凝聚着中国人传统民俗、审美观念、历史传承的结晶。本书对中国现存的中国结编结技法进行了广泛收集、细致分类和甄选,共涉及基础编法、手链、项链、发饰、古典盘扣、耳环、戒指、手机吊饰、挂饰9大分类,240多种中国结技法及方案,并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将手工编结的全过程分步呈现。品种全面,花样繁多,看得懂,学得快,是人们学习制作中国结的超值之选。

目录


章材料与工具

常用线材 10

常用工具 11

常用配件 13

第二章基础编法

单向平结 16

双向平结 17

横向双联结 18

竖向双联结19

凤尾结 20

单8 字结 21

线圈结 22

搭扣结 23

蛇结 24

金刚结 25

双钱结 26

双线双钱结 27

菠萝结 28

酢浆草结 29

双环结 30

万字结 31

单线纽扣结 32

双线纽扣结 33

圆形玉米结 34

方形玉米结 35

玉米结流苏 36

太阳结 37

右斜卷结 38

左斜卷结 39

横藻井结 40

竖藻井结 42

线圈 44

绕线 45

缠股线 46

两股辫 47

三股辫 48

四股辫 49

八股辫 50

锁结 52

发簪结 54

十字结 55

绶带结 56

套环结 57

菠萝头 58

秘鲁结 59

十角笼目结 60

十五角笼目结 62

琵琶结 63

攀缘结 64

雀头结 65

蜻蜓结 66

幸运珠结 67

流苏 68

实心六耳团锦结 69

空心八耳团锦结 70

龟结 72

十全结 73

吉祥结 74

如意结 75

绣球结 76

四耳三戒箍结 77

五耳双戒箍结 78

五耳三戒箍结 79

八耳单戒箍结 80

一字盘长结 81

二回盘长结 83

三回盘长结 85

四回盘长结 87

复翼盘长结 89

单翼磬结 92

复翼磬结 95

鱼结 99

网结 101

第三章手链篇

梦绕青丝 104

缤纷的爱 105

未完的歌 106

随空 107

宿命 108

憾事 109

红香绿玉 110

浮世 112

将离 113

我的梦 114

万水千山 116

峥嵘 117

缱绻 118

女儿红 120

一往情深 123

君不见 124

随风 126

清如许 128

许愿 129

似水 130

朝暮 132

我怀念的 133

缄默 134

青春 136

娇羞 139

思念 141

尘梦 144

随缘 145

花非花 146

无言 147

梦影 150

花思 153

天雨流芳 154

至情 156

晴川 158

风月 159

韶红 160

倾城 162

鸢尾 163

江南 164

星月 166

成碧 167

芙蓉 168

断章 170

年华 172

落花意 173

初秋 174

暮雨 175

温暖 176

风舞 178

零落 179

斑驳 180

萦绕 182

秋之舞 184

花想容 185

红药 186

回眸 187

光阴 188

秋波 189

三生缘 191

静候 194

古朴爱恋 196

第四章项链篇

君影 198

缠绵 200

在水一方 202

飘落 205

绽放 207

山水 208

宽心 210

春光复苏 212

沙漏 215

平安 216

渡口 219

天真 221

望舒 222

清欢 224

铭心 227

好运来 230

当归 231

惜花 232

清荷 234

墨莲 235

繁华 238

无眠 239

琴声如诉 241

花如许 242

人之初 245

温柔 248

四月天 250

水滴 251

第五章发饰篇

锦心 254

永恒 256

春意 257

忘川 258

259

春晓 260

朝云 262

小桥 263

琵琶曲 264

第六章古典盘扣篇

无尽相思 266

如梦人生 267

时光如水 268

痴情 270

心有千千结 271

回忆 272

云烟 273

往事流芳 274

来生缘 275

一诺天涯 276

第七章耳环篇

知秋 278

结缘 280

流年 282

流逝 283

锦时 284

泪珠儿 286

夏言 288

绿荫 290

岁月 292

蓝色雨 293

刹那芳华 296

荼蘼 297

山桃犯 298

独白 301

解语花 302

香雪海 304

不羁的风 306

乐未央 308

迷迭香 310

流云 312

圆舞 314

第八章戒指篇

相思成灰 316

蓝色舞者 317

刹那无声 318

花事 319

宿债 320

如酒 321

远游 322

倾听 324

七月 325

经年 326

婉约 327

梅花烙 328

第九章手机吊饰篇

盛世 330

若素 331

如意 332

望 334

风沙 336

开运符 338

晚霞 340

如歌 341

香草山 342

今天 344

自在 346

圆满 347

叮当 348

两离分 350

涟漪 351

错爱 354

情人扣 356

如莲的心 358

绿珠 360

苦尽甘来 362

初衷 363

一心一意 364

禅意 366

祈喜 367

招福进宝 368

君子如玉 370

第十章挂饰篇

彼岸花 372

云淡风轻 373

374

寿比南山 376

红尘一梦 378

乐事 380

广寒宫 381

祈愿 382

作者介绍


陈阳,出身书香世家,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幼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手工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痴迷于中国结的编结方案、技巧,经多年研究和实践,收集并总结出大量的传统中国结及现代手工编结技法,并致力于这些传统工艺的研究和传播。

文摘







序言



编织的艺术:从古老符号到现代创意的流变 本书是一部深度探索人类编织艺术,特别是绳结技艺演变及其文化意义的专著。它并非聚焦于特定地域或特定时期的一种结艺流派,而是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梳理了绳结作为一种基本工具、符号系统以及审美载体,如何在不同文明中发展、演进并最终融入现代生活的历程。 第一部分:绳结的起源与史前印记 本章将追溯人类最早使用纤维材料的痕迹。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原始社会中,绳索和结的最初功能——不仅仅是捆绑和狩猎工具,更是生存智慧的结晶。我们将分析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纤维残骸,推测早期编织技术的复杂度。重点讨论了“结”作为早期信息载体的可能性,比如原始的记事结、计数结的形态与功能,以及它们如何成为早期社会组织和交流的基础。通过比较不同大陆早期文明的绳索技术,揭示出人类在材料处理和结构设计上的共性与差异。 第二部分:东方绳韵的千年流转 此部分将聚焦于亚洲腹地,特别是尼泊尔、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地区的绳结艺术。我们将深入研究佛教和印度教仪式中广泛使用的特定结饰,分析它们与宇宙观、能量流动的关联。例如,对“曼陀罗结”的结构解析,探讨其如何通过无限循环的形态来象征永恒和完满。此外,本章还将对比印度传统珠宝编织中对特定植物纤维的运用,以及中亚游牧民族在鞍具和服饰中对坚固耐用绳结的偏爱,展示功能性与装饰性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平衡。 第三部分:海洋与航海的结语:西方的实用美学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转向西方世界,重点考察海洋文明对绳结技术的推动作用。从腓尼基人的帆船到维京人的长船,再到大航海时代的巨型帆船,绳结不再仅仅是手工艺品,而是决定航行安全与速度的关键技术。本章将详尽介绍不同海事结的力学原理,如固定结、连接结、套结等,并分析这些技术如何被标准化和记录下来,形成早期的“航海手册”。同时,也会探讨西方文化中,水手文化如何催生出独特的“水手工艺品”(Knotwork Curios),如装饰用的缆绳艺术,以及这些作品如何成为身份和技艺的象征。 第四部分:装饰的密码:中世纪至巴洛克时期的绳结 在欧洲中世纪,绳结艺术在修道院和贵族阶层中找到了新的表达空间。本章将细致描绘装饰性编织在服装、家具和建筑细节中的应用。我们会深入研究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中常见的“交织图案”(Interlacing Patterns),这些图案往往取材于自然界或宗教象征,通过复杂的循环和对称性,展现出对秩序和宏伟的追求。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博物馆藏品的分析,重构这些精细编织品的制作工艺和所使用的材料,如金银丝线、丝绸和细麻绳。 第五部分:现代语境下的绳结复兴 进入近现代,绳结技术在工业化浪潮后面临挑战,但并未消亡。本章探讨了绳结艺术在二十世纪的几次重要复兴浪潮:首先是战后手工艺运动中对传统技能的回归;其次是攀岩、登山运动的兴起,对高科技绳索材料和极限性能结法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绳结科学的发展;最后,是当代设计领域对“手工感”和“自然材料”的追溯。本章将分析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如何借鉴传统结艺的几何逻辑,将其应用于雕塑、装置艺术、以及可持续时尚设计中,赋予古老技艺以崭新的生命力和当代哲学思考。 结语:连接万物的无形之手 全书最后将总结绳结艺术的本质:它是一种跨越时间、文化和功能界限的通用语言。无论是在古代的讯息传递,中世纪的宗教象征,还是现代的工程力学中,一根绳子通过巧妙的双手,展现出人类对结构、秩序与美学的永恒追求。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让读者理解编织艺术的广阔图景,激励他们探索和实践这门古老而常新的技艺。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深深吸引。打开后,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充满东方古韵的手工艺世界。240款中国结的介绍,每款都配有精美的实物照片,色彩搭配、造型设计都非常有创意,让我眼前一亮。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编织教程非常详尽,图文并茂,步骤清晰。对于我这样初学者来说,能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打结的动作,并且一步步跟着做,感觉非常容易上手。我尝试着学习了几个基础的结,然后又挑战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立体结,过程虽然需要一些耐心,但每当完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感到非常满足。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教授了编织技法,还传达了中国结背后蕴含的美好寓意。了解了这些,在编织过程中,也多了一份心意和情感的注入。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关于“心意”的表达,比如如何用中国结传递祝福,如何让生活充满“结”彩。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一种手工技能,更是引导我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去创造和分享这份美好。我计划用书中的方法,制作一些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相信这份用双手编织出的心意,一定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中国结图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全面性”。240款中国结,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令人惊喜,这意味着我将有非常丰富的素材来学习和实践。翻开书页,首先被吸引的是那些充满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图片,色彩鲜艳,造型各异,每一款都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到位。作者不仅展示了成品的精美,更着重于编织过程的细致拆解。那些复杂的绳结,在书中被分解成一个个清晰可辨的步骤,配以详细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说明,让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技艺变得触手可及。我尝试着跟随书中的指导,从一个简单的基础结开始,到后来挑战一些更具立体感的造型,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乐趣和探索的兴奋。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关于绳材选择、颜色搭配的建议,这对于想要将中国结融入实际应用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我计划用书中介绍的技法来制作一些节日装饰品,比如春节的挂饰,或者作为礼物的点缀,让这些充满心意的作品为生活增添一份特别的仪式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它更像是一本能够唤醒我们内心创造力的指南。

评分

收到这本书,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手工艺宝藏。封面设计就颇具匠心,浓郁的中国红搭配精致的绳结图案,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根根色彩斑斓、质感各异的绳子,它们仿佛拥有生命一般,在作者的手中跳跃、缠绕,编织出令人惊叹的图案。书中收录的240款中国结,每一款都独具特色,从最基础的平结、蛇结,到复杂精巧的酢浆草结、牡丹结,应有尽有。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图鉴,它还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一步步地讲解制作过程,配以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中国结的手工艺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教程做了一个简单的流苏结,从一开始的笨拙到最后的成型,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看着自己亲手编织出的作品,仿佛连接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创意,非常有意义。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合理,将不同风格和难度的中国结分类展示,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基础进行选择。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带有美好寓意的中国结,比如象征吉祥如意的“如意结”,寓意圆满的“团圆结”,每一个都能传递一份祝福。365天的生活,因为这些精美的中国结,似乎也因此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乐趣。

评分

这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图书购买体验了!这本书的整体感觉非常“实在”,用料扎实,装帧也很精美,拿在手里就觉得很有分量。书中的内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240款中国结的展示,每一款的图片都非常清晰,细节处理得也很好,能看到绳子的纹理和编织的走向。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在介绍每一款中国结时,不仅仅给出了成品图,还配有详细的步骤分解图,这对于像我这样需要视觉化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有些复杂的结,文字描述可能会让人一头雾水,但有了清晰的图片引导,一切都变得简单明了。我尝试着学习了几个立体结,虽然过程有些挑战,但每完成一个,都觉得成就感爆棚。书中的绳子颜色搭配也很有讲究,很多都是我以前没想过的组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作者还针对不同的绳结,给出了编织时的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新手来说非常有帮助,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我一直觉得中国结是一种非常具有东方美学的手工艺,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本书则很好地将这种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我们可以亲手体验和传承这份美好。感觉有了这本书,我今年的手工生活都可以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能尝试一个新的结,让生活充满惊喜。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中国结“大观园”。240款的丰富程度,足以让任何一位中国结爱好者欣喜若狂。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不仅仅提供了大量的款式,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款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讲解。从最基础的结法,到各种变化和组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一款中国结的编织过程,都被作者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清晰易懂的文字一步步地展示出来。即便是对于一些我之前觉得非常复杂的结,通过书中的指导,也能够理清思路,一步步地尝试。我尤其喜欢书中一些关于“进阶”技巧的讲解,比如如何让结体更加饱满,如何让绳子更加顺滑,这些细节上的提示,对于提升作品的整体质感非常有帮助。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编织了几款,发现成品的效果真的非常不错,比我之前自己摸索出来的要好很多。而且,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中国结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比如作为装饰品、护身符等等,这让我对中国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制作指南,它更像是在讲述中国结背后丰富的文化故事,让我感受到这份古老技艺的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