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圖鑒:一根繩,一雙手,240款精美中國結,讓365天都結齣彩! 9787553757

中國結圖鑒:一根繩,一雙手,240款精美中國結,讓365天都結齣彩! 978755375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陽 鳳凰含章 齣品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結
  • 手工編織
  • 傳統文化
  • 裝飾
  • 禮品
  • DIY
  • 繩結
  • 圖鑒
  • 藝術
  • 民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晚鞦畫月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3757803
商品編碼:29582089050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結圖鑒:一根繩,一雙手,240款精美中國結,讓365天都結齣彩!

定價:49.80元

作者:陳陽 鳳凰含章 齣品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537578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從入門到精通,輕鬆進階結藝高手,看這本就夠瞭!

★品類全,花樣多:基礎編法、手鏈、項鏈等9大類全包含,240款精美中國結教程任你學!

★看得懂,學得快:圖文並茂,少則一兩分鍾,多則五六分鍾輕鬆學會一種結。

★更新穎,更實用:讓你心動的手鏈、戒指、發飾、耳環、手機吊飾……都在這裏,用心編織,讓你的生活結齣彩!

內容提要


精美的中國結是凝聚著中國人傳統民俗、審美觀念、曆史傳承的結晶。本書對中國現存的中國結編結技法進行瞭廣泛收集、細緻分類和甄選,共涉及基礎編法、手鏈、項鏈、發飾、古典盤扣、耳環、戒指、手機吊飾、掛飾9大分類,240多種中國結技法及方案,並通過圖文對照的形式將手工編結的全過程分步呈現。品種全麵,花樣繁多,看得懂,學得快,是人們學習製作中國結的超值之選。

目錄


章材料與工具

常用綫材 10

常用工具 11

常用配件 13

第二章基礎編法

單嚮平結 16

雙嚮平結 17

橫嚮雙聯結 18

竪嚮雙聯結19

鳳尾結 20

單8 字結 21

綫圈結 22

搭扣結 23

蛇結 24

金剛結 25

雙錢結 26

雙綫雙錢結 27

菠蘿結 28

酢漿草結 29

雙環結 30

萬字結 31

單綫紐扣結 32

雙綫紐扣結 33

圓形玉米結 34

方形玉米結 35

玉米結流蘇 36

太陽結 37

右斜捲結 38

左斜捲結 39

橫藻井結 40

竪藻井結 42

綫圈 44

繞綫 45

纏股綫 46

兩股辮 47

三股辮 48

四股辮 49

八股辮 50

鎖結 52

發簪結 54

十字結 55

綬帶結 56

套環結 57

菠蘿頭 58

秘魯結 59

十角籠目結 60

十五角籠目結 62

琵琶結 63

攀緣結 64

雀頭結 65

蜻蜓結 66

幸運珠結 67

流蘇 68

實心六耳團錦結 69

空心八耳團錦結 70

龜結 72

十全結 73

吉祥結 74

如意結 75

綉球結 76

四耳三戒箍結 77

五耳雙戒箍結 78

五耳三戒箍結 79

八耳單戒箍結 80

一字盤長結 81

二迴盤長結 83

三迴盤長結 85

四迴盤長結 87

復翼盤長結 89

單翼磬結 92

復翼磬結 95

魚結 99

網結 101

第三章手鏈篇

夢繞青絲 104

繽紛的愛 105

未完的歌 106

隨空 107

宿命 108

憾事 109

紅香綠玉 110

浮世 112

將離 113

我的夢 114

萬水韆山 116

崢嶸 117

繾綣 118

女兒紅 120

一往情深 123

君不見 124

隨風 126

清如許 128

許願 129

似水 130

朝暮 132

我懷念的 133

緘默 134

青春 136

嬌羞 139

思念 141

塵夢 144

隨緣 145

花非花 146

無言 147

夢影 150

花思 153

天雨流芳 154

至情 156

晴川 158

風月 159

韶紅 160

傾城 162

鳶尾 163

江南 164

星月 166

成碧 167

芙蓉 168

斷章 170

年華 172

落花意 173

初鞦 174

暮雨 175

溫暖 176

風舞 178

零落 179

斑駁 180

縈繞 182

鞦之舞 184

花想容 185

紅藥 186

迴眸 187

光陰 188

鞦波 189

三生緣 191

靜候 194

古樸愛戀 196

第四章項鏈篇

君影 198

纏綿 200

在水一方 202

飄落 205

綻放 207

山水 208

寬心 210

春光復蘇 212

沙漏 215

平安 216

渡口 219

天真 221

望舒 222

清歡 224

銘心 227

好運來 230

當歸 231

惜花 232

清荷 234

墨蓮 235

繁華 238

無眠 239

琴聲如訴 241

花如許 242

人之初 245

溫柔 248

四月天 250

水滴 251

第五章發飾篇

錦心 254

永恒 256

春意 257

忘川 258

259

春曉 260

朝雲 262

小橋 263

琵琶麯 264

第六章古典盤扣篇

無盡相思 266

如夢人生 267

時光如水 268

癡情 270

心有韆韆結 271

迴憶 272

雲煙 273

往事流芳 274

來生緣 275

一諾天涯 276

第七章耳環篇

知鞦 278

結緣 280

流年 282

流逝 283

錦時 284

淚珠兒 286

夏言 288

綠蔭 290

歲月 292

藍色雨 293

刹那芳華 296

荼蘼 297

山桃犯 298

獨白 301

解語花 302

香雪海 304

不羈的風 306

樂未央 308

迷迭香 310

流雲 312

圓舞 314

第八章戒指篇

相思成灰 316

藍色舞者 317

刹那無聲 318

花事 319

宿債 320

如酒 321

遠遊 322

傾聽 324

七月 325

經年 326

婉約 327

梅花烙 328

第九章手機吊飾篇

盛世 330

若素 331

如意 332

望 334

風沙 336

開運符 338

晚霞 340

如歌 341

香草山 342

今天 344

自在 346

圓滿 347

叮當 348

兩離分 350

漣漪 351

錯愛 354

情人扣 356

如蓮的心 358

綠珠 360

苦盡甘來 362

初衷 363

一心一意 364

禪意 366

祈喜 367

招福進寶 368

君子如玉 370

第十章掛飾篇

彼岸花 372

雲淡風輕 373

374

壽比南山 376

紅塵一夢 378

樂事 380

廣寒宮 381

祈願 382

作者介紹


陳陽,齣身書香世傢,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幼對流傳於民間的傳統手工工藝有著濃厚的興趣,癡迷於中國結的編結方案、技巧,經多年研究和實踐,收集並總結齣大量的傳統中國結及現代手工編結技法,並緻力於這些傳統工藝的研究和傳播。

文摘







序言



編織的藝術:從古老符號到現代創意的流變 本書是一部深度探索人類編織藝術,特彆是繩結技藝演變及其文化意義的專著。它並非聚焦於特定地域或特定時期的一種結藝流派,而是以一種宏大的曆史視野,梳理瞭繩結作為一種基本工具、符號係統以及審美載體,如何在不同文明中發展、演進並最終融入現代生活的曆程。 第一部分:繩結的起源與史前印記 本章將追溯人類最早使用縴維材料的痕跡。從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角度齣發,探討原始社會中,繩索和結的最初功能——不僅僅是捆綁和狩獵工具,更是生存智慧的結晶。我們將分析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縴維殘骸,推測早期編織技術的復雜度。重點討論瞭“結”作為早期信息載體的可能性,比如原始的記事結、計數結的形態與功能,以及它們如何成為早期社會組織和交流的基礎。通過比較不同大陸早期文明的繩索技術,揭示齣人類在材料處理和結構設計上的共性與差異。 第二部分:東方繩韻的韆年流轉 此部分將聚焦於亞洲腹地,特彆是尼泊爾、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亞地區的繩結藝術。我們將深入研究佛教和印度教儀式中廣泛使用的特定結飾,分析它們與宇宙觀、能量流動的關聯。例如,對“曼陀羅結”的結構解析,探討其如何通過無限循環的形態來象徵永恒和完滿。此外,本章還將對比印度傳統珠寶編織中對特定植物縴維的運用,以及中亞遊牧民族在鞍具和服飾中對堅固耐用繩結的偏愛,展示功能性與裝飾性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平衡。 第三部分:海洋與航海的結語:西方的實用美學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轉嚮西方世界,重點考察海洋文明對繩結技術的推動作用。從腓尼基人的帆船到維京人的長船,再到大航海時代的巨型帆船,繩結不再僅僅是手工藝品,而是決定航行安全與速度的關鍵技術。本章將詳盡介紹不同海事結的力學原理,如固定結、連接結、套結等,並分析這些技術如何被標準化和記錄下來,形成早期的“航海手冊”。同時,也會探討西方文化中,水手文化如何催生齣獨特的“水手工藝品”(Knotwork Curios),如裝飾用的纜繩藝術,以及這些作品如何成為身份和技藝的象徵。 第四部分:裝飾的密碼:中世紀至巴洛剋時期的繩結 在歐洲中世紀,繩結藝術在修道院和貴族階層中找到瞭新的錶達空間。本章將細緻描繪裝飾性編織在服裝、傢具和建築細節中的應用。我們會深入研究哥特式和巴洛剋風格中常見的“交織圖案”(Interlacing Patterns),這些圖案往往取材於自然界或宗教象徵,通過復雜的循環和對稱性,展現齣對秩序和宏偉的追求。通過對曆史文獻和博物館藏品的分析,重構這些精細編織品的製作工藝和所使用的材料,如金銀絲綫、絲綢和細麻繩。 第五部分:現代語境下的繩結復興 進入近現代,繩結技術在工業化浪潮後麵臨挑戰,但並未消亡。本章探討瞭繩結藝術在二十世紀的幾次重要復興浪潮:首先是戰後手工藝運動中對傳統技能的迴歸;其次是攀岩、登山運動的興起,對高科技繩索材料和極限性能結法的需求,極大地推動瞭繩結科學的發展;最後,是當代設計領域對“手工感”和“自然材料”的追溯。本章將分析當代藝術傢和設計師如何藉鑒傳統結藝的幾何邏輯,將其應用於雕塑、裝置藝術、以及可持續時尚設計中,賦予古老技藝以嶄新的生命力和當代哲學思考。 結語:連接萬物的無形之手 全書最後將總結繩結藝術的本質:它是一種跨越時間、文化和功能界限的通用語言。無論是在古代的訊息傳遞,中世紀的宗教象徵,還是現代的工程力學中,一根繩子通過巧妙的雙手,展現齣人類對結構、秩序與美學的永恒追求。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的框架,讓讀者理解編織藝術的廣闊圖景,激勵他們探索和實踐這門古老而常新的技藝。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琳琅滿目的中國結“大觀園”。240款的豐富程度,足以讓任何一位中國結愛好者欣喜若狂。我最喜歡的一點是,書中不僅僅提供瞭大量的款式,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款式進行瞭細緻的分類和講解。從最基礎的結法,到各種變化和組閤,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每一款中國結的編織過程,都被作者用非常直觀的圖示和清晰易懂的文字一步步地展示齣來。即便是對於一些我之前覺得非常復雜的結,通過書中的指導,也能夠理清思路,一步步地嘗試。我尤其喜歡書中一些關於“進階”技巧的講解,比如如何讓結體更加飽滿,如何讓繩子更加順滑,這些細節上的提示,對於提升作品的整體質感非常有幫助。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編織瞭幾款,發現成品的效果真的非常不錯,比我之前自己摸索齣來的要好很多。而且,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關於中國結在不同場閤的應用,比如作為裝飾品、護身符等等,這讓我對中國結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製作指南,它更像是在講述中國結背後豐富的文化故事,讓我感受到這份古老技藝的魅力。

評分

作為一名對傳統手工藝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毫不猶豫地入手瞭這本《中國結圖鑒》。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全麵性”。240款中國結,這個數字本身就足夠令人驚喜,這意味著我將有非常豐富的素材來學習和實踐。翻開書頁,首先被吸引的是那些充滿視覺衝擊力的作品圖片,色彩鮮艷,造型各異,每一款都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到位。作者不僅展示瞭成品的精美,更著重於編織過程的細緻拆解。那些復雜的繩結,在書中被分解成一個個清晰可辨的步驟,配以詳細的圖示和簡潔的文字說明,讓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技藝變得觸手可及。我嘗試著跟隨書中的指導,從一個簡單的基礎結開始,到後來挑戰一些更具立體感的造型,整個過程都充滿瞭樂趣和探索的興奮。這本書還提供瞭一些關於繩材選擇、顔色搭配的建議,這對於想要將中國結融入實際應用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參考價值。我計劃用書中介紹的技法來製作一些節日裝飾品,比如春節的掛飾,或者作為禮物的點綴,讓這些充滿心意的作品為生活增添一份特彆的儀式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鑒,它更像是一本能夠喚醒我們內心創造力的指南。

評分

初拿到這本書,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封麵設計深深吸引。打開後,感覺像是進入瞭一個充滿東方古韻的手工藝世界。240款中國結的介紹,每款都配有精美的實物照片,色彩搭配、造型設計都非常有創意,讓我眼前一亮。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編織教程非常詳盡,圖文並茂,步驟清晰。對於我這樣初學者來說,能夠準確地理解每一個打結的動作,並且一步步跟著做,感覺非常容易上手。我嘗試著學習瞭幾個基礎的結,然後又挑戰瞭一個相對復雜的立體結,過程雖然需要一些耐心,但每當完成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感到非常滿足。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僅教授瞭編織技法,還傳達瞭中國結背後蘊含的美好寓意。瞭解瞭這些,在編織過程中,也多瞭一份心意和情感的注入。我特彆喜歡書中的一些關於“心意”的錶達,比如如何用中國結傳遞祝福,如何讓生活充滿“結”彩。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一種手工技能,更是引導我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去創造和分享這份美好。我計劃用書中的方法,製作一些送給親朋好友的禮物,相信這份用雙手編織齣的心意,一定會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評分

收到這本書,感覺像是打開瞭一個充滿東方韻味的手工藝寶藏。封麵設計就頗具匠心,濃鬱的中國紅搭配精緻的繩結圖案,瞬間就吸引瞭我的目光。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根根色彩斑斕、質感各異的繩子,它們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在作者的手中跳躍、纏繞,編織齣令人驚嘆的圖案。書中收錄的240款中國結,每一款都獨具特色,從最基礎的平結、蛇結,到復雜精巧的酢漿草結、牡丹結,應有盡有。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圖鑒,它還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步步地講解製作過程,配以清晰的圖示和文字說明,即使是完全沒有接觸過中國結的手工藝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我嘗試著跟著書中的教程做瞭一個簡單的流蘇結,從一開始的笨拙到最後的成型,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看著自己親手編織齣的作品,仿佛連接瞭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創意,非常有意義。這本書的編排也十分閤理,將不同風格和難度的中國結分類展示,方便讀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基礎進行選擇。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帶有美好寓意的中國結,比如象徵吉祥如意的“如意結”,寓意圓滿的“團圓結”,每一個都能傳遞一份祝福。365天的生活,因為這些精美的中國結,似乎也因此增添瞭更多的色彩和樂趣。

評分

這絕對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次圖書購買體驗瞭!這本書的整體感覺非常“實在”,用料紮實,裝幀也很精美,拿在手裏就覺得很有分量。書中的內容更是讓人眼前一亮,240款中國結的展示,每一款的圖片都非常清晰,細節處理得也很好,能看到繩子的紋理和編織的走嚮。我尤其欣賞的是,這本書在介紹每一款中國結時,不僅僅給齣瞭成品圖,還配有詳細的步驟分解圖,這對於像我這樣需要視覺化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有些復雜的結,文字描述可能會讓人一頭霧水,但有瞭清晰的圖片引導,一切都變得簡單明瞭。我嘗試著學習瞭幾個立體結,雖然過程有些挑戰,但每完成一個,都覺得成就感爆棚。書中的繩子顔色搭配也很有講究,很多都是我以前沒想過的組閤,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作者還針對不同的繩結,給齣瞭編織時的實用技巧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新手來說非常有幫助,避免瞭很多不必要的彎路。我一直覺得中國結是一種非常具有東方美學的手工藝,它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這本書則很好地將這種傳統美學與現代生活相結閤,讓我們可以親手體驗和傳承這份美好。感覺有瞭這本書,我今年的手工生活都可以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都能嘗試一個新的結,讓生活充滿驚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