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上虞探索-工程腐敗如何預防-2015年度雙查雙保中介監管報告 | 作者 | 紹興市上虞區紀律檢查委員會 紹興市上 |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新華齣版社 | 
| ISBN | 9787516626207 | 齣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投資項目由於“問題中介”的介入,在實施中被隨意變更,後成為腐敗高發的“釣魚工程”。針對這股歪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通過建立一整套嚴查嚴管製度,有效堵住瞭工程資金監管漏洞,運行三年多來,共減少瞭9.1億元的財政資金支齣。上虞區將這套方法總結為:摘掉中介“紅帽子”,設立變更“警戒綫”,刹住工程腐敗風。其中,“雙查雙保”中介監管由上虞率先實行,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 本書詳細介紹瞭上虞區在預防“工程腐敗”的經驗總結及一係列工作機製。 | 
| 作者簡介 | |
| 本書作者為紹興市上虞區紀律檢查委員會/紹興市上虞區監察局。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雙查雙保”中介監管,有效預防“工程腐敗”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體現在它提供瞭一個極其清晰的“時間切片”。它就像一個高精度的時間膠囊,把2015年特定時間點上,工程項目監管領域所采取的策略、遇到的阻力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全部清晰地固定瞭下來。與其他泛泛而談的廉政讀物不同,這份報告的視角非常聚焦,它緊緊圍繞“中介監管”這一核心環節展開,探討瞭如何通過規範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行為來切斷腐敗的利益輸送鏈條。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信息公開透明度的具體指標量化,它清晰地展示瞭當年引入瞭哪些新的技術手段來輔助監管,並評估瞭這些手段在實際操作中的有效性。這種對實踐操作細節的關注,使得這份報告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是對當時一綫監管工作的一次詳盡的、留檔式的總結,對於後來的同行者而言,無疑是一份珍貴的曆史參照。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一開始有點讓人望而卻步,它大量使用瞭專業領域的術語和規範化的錶述,對於一個非業內人士來說,初讀時確實需要一定的適應期。但是,一旦你適應瞭這種“高語境”的交流方式,就會發現它所帶來的精準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沒有試圖去迎閤大眾的閱讀習慣,而是忠實地記錄瞭2015年那一年,監管層在“雙查雙保”這個特殊背景下,對工程領域潛在風險點的排查深度和廣度。報告中對一些“灰色地帶”的描述,比如中介服務費用的閤理區間界定,簡直像是一部行業潛規則的“反製說明書”。它展示瞭一種深入一綫、腳踏實地摸排的調研精神,那種在數據堆砌背後跳動著的、對維護行業健康生態的責任感,是任何華麗辭藻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一絕,那種帶著年代感的墨綠色和燙金字體組閤在一起,立刻就讓人覺得內容分量十足,絕對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讀物。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光是翻看目錄和前言,就花瞭好一番功夫,因為它不像市麵上那些通俗讀物那樣用鮮亮的色彩和誇張的標題來吸引眼球,而是散發著一種嚴謹、務實的專業氣息。那種排版和字體選擇,仿佛就是在無聲地宣告:“這是一份嚴肅的報告,需要你投入心神去研讀。” 尤其是那些章節標題,每一個都像是一個精心設置的知識陷阱,讓你不由自主地想去探究其背後的深層邏輯和具體案例。我特彆喜歡它在引言部分對“雙查雙保”這個概念的界定,沒有過多使用復雜的官方術語,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瞭2015年那個特定時間點,行業監管所麵臨的復雜性和挑戰性,讓人對接下來要閱讀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仿佛自己即將走進一個充滿細節和數據支撐的專業領域,去審視那些隱藏在宏大敘事之下的真實運作軌跡。
評分拿到這份資料後,我的第一反應是它的信息密度高得驚人,簡直就是一本微縮版的行業教科書。翻開內頁,那些圖錶和數據分析簡直像是一張張精密的手術刀片,直接切入瞭問題的核心。我注意到,報告在論述工程腐敗的預防機製時,並沒有停留在概念層麵做空泛的論述,而是非常具體地引入瞭多個跨年度的對比數據,這種縱深感使得任何試圖對此進行辯駁的觀點都顯得蒼白無力。舉個例子,它對中介機構的準入門檻和退齣機製的分析,居然細緻到某幾個關鍵環節的審批時限變化對風險敞口的影響,這已經超齣瞭普通讀者對一份“年度報告”的預期。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查閱一些相關的政策文件背景,纔能完全跟上作者的思路,這無疑增加瞭閱讀的難度,但也極大地提升瞭知識的獲取質量,因為它迫使你進行主動式的、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灌輸。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剋製,如同一個經驗老到的法醫在解剖屍體,每一個切口都精準到位,卻不帶任何多餘的情緒渲染。這種冷靜的筆觸反而更具震撼力,因為它讓你直麵問題最冰冷、最赤裸的真相。在探討如何有效預防腐敗時,報告的結構安排極具巧思,它沒有采用傳統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綫性敘事,而是采用瞭“風險點畫像-曆史教訓反思-製度壁壘構建”的三維交織模式。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陽光審批”流程的描述,它將一個抽象的監管理念,拆解成瞭流程圖上的十幾個關鍵節點,並為每一個節點設置瞭不同的製衡機製,這種工程學式的係統思維,讓我對如何“固化”製度、防止人為乾預有瞭全新的認識。讀完後感覺,與其說是在讀一份報告,不如說是在學習一套如何設計防範體係的底層邏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