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的沉思 9787508648507

哲人的沉思 97875086485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玉北著,韦尔乔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思辨
  • 人生
  • 存在主义
  • 西方哲学
  • 尼采
  • 叔本华
  • 人生思考
  • 精神世界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琅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8507
商品编码:2960387982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哲人的沉思 作者 王玉北著,韦尔乔 绘
定价 38.00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48507 出版日期 2015-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24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典籍中,无数睿智的哲学家留下了宝贵的世界与人生智慧,予人启发。本书独辟蹊径,由画者韦尔乔以钢笔线条,诠释作者浓缩后的哲理和故事,以古朴雅致的独特风格、自由驰骋的精妙创意,解读西方古代哲学的激荡画卷。图文交相辉映,雅俗共赏,知识与艺术相得益彰。阅读本书,可欣赏机智洒脱、轻松灵动的线条,更可在艺术之美中,了解西方哲学的深刻精髓,获得心灵的启迪与超脱。

本书的内容包括希腊早期的哲学和艺术。


   作者简介

韦尔乔,1964年生于哈尔滨,哈工大医院内科医师,因患肺癌于2007年8月29日医治无效不幸辞世。在值夜班时,为了打发漫漫长夜,或排遣内心的恐惧,在处方笺上画画,后出版画集。自1997年起,已出版各类绘本图书及为书籍插图共计70余种,插图约8500余幅。曾为作家马原、皮皮、周国平、陈染、海子、刘原等的作品绘制插图,另有独立作品千余幅。为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绘制的插图,好评如潮。同时也为《读者》和《南方周末》创作插图。

王玉北,生于1964年,山东潍坊人,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西方哲学博士学位。后在南京某大学图书馆任职,一直做到研究馆员。1999年调任大学学报主编,2009年离职上山,植树造林至今。


   目录

   编辑推荐
周国平、洁尘诚意推荐。医界艺术家的惊世之作。心内医生的艺术世界,被画家惊为天人。令文艺界和书画界同声赞叹的绝美作品。
直觉、无意识和自由的想象,摆脱技巧的束缚,直达职业画家无法企及的境界。画面渗透哲学、文学、历史、绘画、音乐等多领域的深厚修养,文化品位浓郁纯正,深刻富于灵感。
图画简洁、洒脱、漂亮,自由自在,弥漫着安静超脱的禅意。兼具异国风情与中国文人画趣味,****的绘画风格。
不同于几米、庸等人的画,以白描见长,冷峻而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独辟蹊径,以图画和片断的方式介绍西方哲学和西方近代艺术,图文相得益彰,雅俗共赏。
让读者快捷地了解西方哲学和艺术的精华,激发他们亲近原著原典的浓厚兴趣,提供掌握作家作品精髓的审美愉悦,满足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现代人的需求。

   文摘







   序言

《文明的遗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智慧之光》 一、 导言:人类精神的漫长跋涉 自人类文明的曙光初现,对世界、对自身、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便从未停歇。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无数思想碎片构建的宏大殿堂之中,而支撑起这座殿堂的,是那些跨越千年、历久弥新的智慧之光。本书并非简单的历史编年,而是一次对西方思想核心脉络的深度探访,旨在梳理从古希腊的理性觉醒,到中世纪神学体系的建立,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勃发,这一系列思想范式的重大转变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理解世界的方式。我们将重点聚焦于那些在关键历史节点上,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定义了时代精神的伟大思想家及其核心观念,探讨他们的理论遗产如何成为后世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二、 古希腊的黎明:理性与秩序的奠基 西方哲学的源头,如同一股清澈的泉水,自爱琴海畔汩汩涌出,试图以逻辑和观察取代神话叙事。本书的第一部分将详尽考察“万物的本源”这一最初的命题是如何推动自然哲学家们(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从物质探寻到观念的飞跃。 随后,焦点将转移至雅典的黄金时代。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坚定呼唤,标志着哲学的核心转向了对人类道德、伦理和政治生活的关注。我们不会止步于苏格拉底的审判与殉道,而是深入剖析柏拉图的“理型论”(Theory of Forms)。柏拉图构建了一个超越感官经验的、完美的理念世界,这不仅是形而上学的创举,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宗教和科学思想对“真理”的定义。他的《理想国》对完美城邦的构想,至今仍是政治哲学领域无法绕开的参照系。 紧接着,亚里士多德的出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贴近经验世界的知识体系。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三段论)、形而上学(实体、潜能与实现)、伦理学(中道、幸福的追求)以及政治学(人是社会性动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谨的知识体系,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奠定了无可替代的逻辑框架。我们将细致辨析他关于形式与质料、目的论思想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应用。 三、 希腊化与罗马的实用智慧:伦理与帝国秩序 随着城邦体系的衰落,人们的关注点从宏大的城邦政治转向了个人在动荡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术。本书将用一章的篇幅来剖析希腊化时期的三大主要思潮: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怀疑主义。 斯多葛学派(如芝诺、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强调顺应自然、克制激情、培养内在的德性作为唯一的善。这种冷静的、面向责任的伦理观,在罗马帝国广阔的疆域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成为了维系帝国精英阶层道德和治理理念的核心力量。而伊壁鸠鲁主义则提倡在避免痛苦中寻求平静的快乐(Ataraxia),这是一种更为个体化和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哲学。本书将对比这两种看似对立,实则都服务于“如何过好一生”的实用智慧。 四、 中世纪的整合:信仰与理性的张力 进入罗马帝国晚期和中世纪,基督教思想逐渐占据了西方文明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哲学的核心任务从探寻自然转向了理解和阐释神启。本书将重点描绘基督教神学对希腊哲学的“驯化”与吸收过程。 奥古斯丁的思想是连接古典世界与中世纪精神的桥梁。他的《忏悔录》不仅是个人心灵史,更是对时间、记忆和上帝恩典的深刻反思。他如何将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转化为对上帝永恒真理的摹写,成为早期中世纪思辨的核心。 随后,我们将步入经院哲学的巅峰——托马斯·阿奎那的时代。阿奎那是系统整合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试图在信仰(启示)与理性(哲学)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并建立一个宏大、和谐的神学体系(《神学大全》)。我们将详细解析他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的逻辑结构,以及他所提出的信仰与理性之间相互支持而非相互冲突的论断,这一论断深刻影响了后世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定位。 五、 文艺复兴的觉醒:人性的回归与古典的再发现 中世纪的僵化体系在十四世纪后开始松动,对古典文化的重新热情催生了文艺复兴。本书的最后部分将探讨人文主义的兴起及其对西方世界观的颠覆性影响。 人文主义者(如彼特拉克、薄伽丘)将目光从天堂拉回人间,赞美人的尊严、潜能和现世的成就。我们不仅要关注对古典文本(特别是柏拉图和西塞罗)的纯粹学术回归,更要探讨这种回归如何转化为一种新的伦理和政治实践。从佛罗伦萨的城邦公民美德,到启蒙运动前夕对个体自由的初步萌芽,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理念的重新阐释,为近代科学和政治革命的爆发积蓄了必要的思想能量。 结语:流动的思想遗产 本书旨在揭示,从对“本源”的追问,到对“德性”的界定,再到对“神性”的阐释,最终回归对“人性”的肯定,西方文明的思想进程是一个不断对话、吸收、扬弃的动态过程。这些跨越千年的智慧之光,其间的连续性与断裂感,共同构筑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充满张力的西方思想图景。阅读这些古典的沉思,并非为了重温历史,而是为了更好地校准我们理解当下复杂世界的精神罗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去接触,它不像是那种翻几页就能丢在一边的娱乐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甚至反复咀嚼的。初读时,我被那股沉静的力量所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历史的长河边,用一种超脱的视角审视着人生的种种际遇。他的文字,像是一泓清泉,流淌过内心的荒芜,带来一种洗涤和宁静。我常常会在某个午后,泡上一壶茶,翻开这本书,让思绪随着他的文字一起飘远。那些关于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关于人类的本质,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奥秘,无不引发我深刻的思考。它不像是一本说教的书,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你在阅读中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思想碰撞。我喜欢它那种不急不缓的节奏,仿佛在引导你一步步深入,去探索那些我们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命题。那种直击灵魂的洞察力,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复琢磨,甚至拿起笔来,记下自己那些零散的感悟。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内心深处那些模糊不清的想法,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一种对生命更深层次的关怀。

评分

我总觉得,有些书,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感受”的。这本书就是这样。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但它却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当我沉浸其中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广阔而宁静的空间,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缓慢而清晰。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位温柔的引导者,他不会强迫你接受任何观点,而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邀请你去思考,去探索。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些段落时,停下来,看着窗外的风景,让思绪在书中营造的氛围中自由地漫步。那些关于智慧、关于存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舒展。它不像是一本知识密集型的书籍,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旅程,让你在旅途中不断地发现自我,认识世界。我喜欢它那种内敛而深沉的表达方式,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最深刻的道理。它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陪伴着你,给你力量,给你启迪。每次读完,我都会感到一种内心的充盈和满足,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不像市面上那些追求销量和话题度的图书,而是沉下心来,认真地打磨每一字每一句。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作者仿佛拥有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智慧,能够洞悉人生的起伏,看透世事的变迁。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你的每一个疑问,似乎都能在那里找到一丝线索。我常常会在深夜,点一盏台灯,在寂静的房间里,与这本书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那些关于时间、关于存在、关于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探讨,总是能引发我无数的联想。它不像是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书,更像是一本引导你如何去“活”的书。我喜欢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声嘶力竭,却能让你在不经意间,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它就像是一片宁静的港湾,让你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方可以停泊心灵的土地。每次读完,我都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对生活有了更豁达的态度,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期许。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书籍,能够引领你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不只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碰撞,是灵魂的对话。这本书,正是如此。它没有炫目的包装,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它却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触及到我内心最深处。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驾驭着思想的巨轮,带领我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那些关于存在的本质,关于时间的流逝,关于个体在宏大叙事中的位置的思考,都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时空维度。我喜欢它那种纯粹而深邃的表达,它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直击事物的核心。它就像是一位智者,在低语,却字字珠玑。我常常会在独自一人时,翻开这本书,让自己的思绪随着他的文字一起飞扬。它不像是一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书,而更像是一本引导你“如何去思考”的书。每次读完,我都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豁达的感悟。

评分

这本书,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就被一种沉静而悠远的气息所吸引。它不像那些一眼就能看完的书,而是需要慢慢品,细细嚼。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旅人,将他对人生的感悟,用一种近乎朴素却又饱含深情的方式娓娓道来。我常常会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窗边,一边品着咖啡,一边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那些关于生命短暂与永恒,关于个体与宏大的宇宙,关于人类情感的细微之处的描绘,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它不像是一本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导师,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你探索生命的奥秘。我喜欢它那种不疾不徐的节奏,让你在阅读中,能够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它就像是人生的一面镜子,让你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每次读完,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人生的态度也更加平和与积极。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内心的安宁和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