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用户终端设备维修实训——手机
定价:21.00元
作者:严加强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152215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7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采用项目式写法,共包括7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任务进行组织编写。具体内容包括移动通信原理、GSM手机工作原理、手机电路识图技巧、识读手机电路图、手机维修基本技能、三星手机维修实训、诺基亚手机维修实训。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广大手机维修爱好者参考用书。
目录
项目一 移动通信原理
任务一 认识蜂窝移动系统
任务二 CDMA手机工作原理
任务三 双模、双频手机工作原理
项目二 GSM手机工作原理
任务一 发射机
任务二 接收机
任务三 频率合成电路
任务四 逻辑控制系统
任务五 逻辑音频控制电路
任务六 手机电源电路
项目三 手机电路识图技巧
任务一 GSM手机电路图英文标示的含义和规律
任务二 手机整机电路图的识图技巧
项目四 识读手机电路图
任务一 手机电路图的种类与划分
任务二 射频部分单元电路
任务三 音频处理电路
任务四 逻辑控制系统
项目五 手机维修基本技能
任务一 排除手机假故障
任务二 手机的拆卸
任务三 手机的焊接
任务四 仪器仪表的使用
任务五 手机信号的测试
任务六 手机软件维修仪的使用
任务七 手机飞线操作训练
项目六 三星手机维修实训
任务一 开关机原理分析
任务二 不开机故障维修实训
任务三 射频电路原理
任务四 射频电路故障维修实训
项目七 诺基亚手机维修实训
任务一 逻辑电路工作原理与故障检修
任务二 射频电路工作原理与故障检修
任务三 界面电路工作原理与故障检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通信用户终端设备维修实训——手机”,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怀揣着一种期待,毕竟现在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会维修它,感觉能掌握一项实用的技能。但是,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它和我想象的“维修实训”似乎有些出入。它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从拆解手机最基础的螺丝开始,详细地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镊子、撬棒、螺丝刀的型号和适用场景。我更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些详细的图文并茂的讲解,比如如何安全地拆卸屏幕,如何辨别不同接口的排线,以及在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静电防护措施等等。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更侧重于一些理论层面的介绍,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各种通信协议的原理,以及终端设备在整个通信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这些内容虽然有其价值,但对于一个想要动手实践,学习维修技能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空中楼阁”。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能够指导我一步一步完成实际操作的步骤,甚至是针对不同故障场景的排查思路和解决方案。比如,当手机出现某个特定问题时,我该如何判断是屏幕问题、电池问题还是主板问题,以及相应的维修方法。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让我感觉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而非一本技能培训教材,这与我的初衷有些偏差。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颇为技术化,用词专业且严谨,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它深入探讨了通信系统中的各种技术细节,比如信号的传输、处理,以及各种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通信技术原理的专业人士来说,或许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学习手机维修的实用技能,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些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甚至是类比,来帮助我理解复杂的概念。例如,在讲解某个电路原理时,如果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会更容易被我接受。此外,书中在关于手机维修的实操部分,显得有些不足。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操作指导,比如如何判断手机是否需要更换电池,如何使用专业工具来检测屏幕的显示效果,或者如何通过软件刷机来解决一些系统性的问题。这些内容,在本书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阐述,而非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这让我感觉在学习的路径上,并没有得到我所期望的直接的技能提升。
评分对我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似乎更侧重于“通信网络”的宏观视角,而非“终端设备”的微观维修。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整个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基站、核心网、以及不同层次的网络协议。这对于理解手机在整个通信生态中的角色非常有益,比如手机如何与基站进行数据交换,如何完成语音通话等。但是,当涉及到“手机维修”这个核心主题时,内容就显得相对薄弱了。我阅读时,更关注的是如何拆卸手机,如何更换损坏的元器件,以及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解决常见的手机问题。例如,书中对于手机主板的介绍,更多的是从通信功能性的角度来描述,而缺乏对主板上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拆解和维修指导。我曾期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手机进水、摔坏、按键失灵等具体问题的维修流程,甚至是如何区分原装配件和仿冒配件,以及如何进行配件的选购和鉴别。这本书更多的是让我了解了“为什么”手机能通信,却很少教我“如何”去修理它,这让我感觉在实际技能获取上存在一定的断层。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确实拓展了我对于“通信用户终端设备”这个概念的认知范围,但对于“手机维修”这部分,我获得的直接指导性内容并不多。例如,书中对于手机内部结构的介绍,更像是一种概览,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到每一个元器件的详细功能解析,或者不同品牌、型号手机在内部设计上的差异化特点。我本以为会看到一些关于主板上各种芯片的识别和功能介绍,比如负责电源管理的芯片、负责射 telepon 信号的射频芯片,或者负责数据处理的应用处理器,以及它们在电路板上的具体位置和作用。再比如,对于常见故障的分析,例如屏幕不亮、触控失灵、无法开机等,书中更多的是宏观地提及这些问题可能与硬件相关,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故障诊断流程和维修步骤。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像“如果遇到XX故障,先检查XX,再尝试XX”这样的实用指导。另外,书中对于维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比如静电损坏、元器件物理损坏等,提及得也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规避方法。虽然它提到了一些技术名词,但缺乏将这些技术名词与实际维修操作相结合的实例,让我在理解上总感觉隔了一层。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 oldukça 严谨,更偏向于学术性的介绍,这可能对于那些希望快速掌握手机维修技能的读者来说,会觉得有些晦涩。例如,在介绍通信原理的部分,它详细阐述了各种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的过程,以及不同通信标准(如2G、3G、4G、5G)的技术演进。这部分内容无疑是具有深度和专业性的,对于想要理解手机通信底层技术原理的读者来说,会很有帮助。然而,对于我这种更倾向于动手实践,希望了解手机硬件构造和维修方法的人来说,这些理论性的讲解并没有直接转化为我可以在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些能够指导我进行实际操作的内容,例如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电路板上的焊点,如何进行精确的焊接,或者如何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来诊断电路故障。书中虽然偶尔会提及“诊断”和“维修”,但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性的存在,缺乏具体的案例支撑和操作指南。我曾期待,书中能有关于手机电池健康度检测、屏幕排线更换、扬声器/麦克风故障维修等具体的操作流程,并配以详细的图示,但这些内容在我阅读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