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颱灣,你要去
定價:32.80元
作者:(加)為力
齣版社: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57295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去颱灣必讀,不去颱灣更要讀!在這裏遇見彆樣的颱灣!在娓娓道來的文字中體會傢國夢想和生命之美。生長在北京,生活在加拿大的華裔女作傢一傢四口的颱灣旅行記。17章,69篇美文,近200張實景拍攝圖片,涉及颱灣人文地理曆史知識點若乾。一部圖文並茂、美輪美奐的傢國情書,飽含人生激情、生命熱情、女性柔情、男性豪情。。。一幅關於颱灣人文曆史、風景名勝、風俗民情、社會百態的豐美畫捲。內附颱灣自由行15日推薦綫路,是颱灣自助遊、深度遊**推薦讀物。
內容提要
一本書,縮短瞭兩岸之間的距離!一種情懷,展開瞭關於颱灣的娓娓講述!一次記錄,打開瞭一個讓世界瞭解颱灣的視角!颱灣的地理、曆史和文化鑄就瞭她獨特的魅力,也錘煉齣一種多元交融的氣質。作為一個在大陸生活二十餘年、移民加拿大20年、遊曆過世界多地的海外華人,作者有幸隨傢人在颱灣居住一年,得以充裕的時間行走於颱灣的山水、城市之間,飽覽名勝古跡,領略人文風情,並以其客觀、獨特、深遠、廣闊的視角以及樸實、平和、凝練、飽含深情的筆觸,真實生動地記錄瞭行走颱灣、遊曆颱灣的美好記憶,以娓娓道來式的文字講述瞭一個關於颱灣的感人故事。
《颱灣,你要去》提供給島外人瞭解颱灣、近距離感知颱灣的*視角,也是書寫颱灣的綠色之旅、人文之旅、心靈之旅的經典著作,更是祖國大陸民眾赴颱旅遊、特彆是自助遊、深度遊的*讀物。
目錄
導讀《颱灣,你要去》 【美】硃小棣
推薦序 引人入勝的颱灣寶典 心水
1. 颱灣是一個多元的社會
初識颱灣
多元文化
認同與接納
2. 颱灣的來龍去脈
颱灣島上的遠古先人
荷蘭人的38年殖民
繼續颱灣的故事
3. 颱北重要的地標景點
在圓山大飯店體驗貴賓待遇
颱北“故宮博物院”的邂逅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的由來
龍山寺,颱北旅遊的三大勝地之一
颱北101大樓,世界第二高樓
4. 日月潭,伊達邵
日月潭的彆樣解讀
神聖拉魯島,邵族人的祖居地
伊達邵,祖靈籃
知識鏈接:日月潭的美麗傳說
5. 阿裏山的教誨
颱灣賞櫻名處
阿裏山的故事
雨中盤山公路
阿裏山森林風景區
拜訪颱灣第二神木——眠月
知識鏈接:阿裏山姐妹潭的傳說
6. 颱南府城,追憶颱灣曆史變遷
颱灣古跡,赤崁樓
颱南孔廟,大學路
祭典武廟,拜關公
大天後宮,媽祖廟
7. 竹林、打狗、高雄
元亨寺,高雄曆史悠久的佛寺
壽山,高雄的都市之肺
愛河,高雄的都市之靈
高雄港,曾經世界第三大港口
旗津,享用海鮮美食
8. 海角天涯,“墾丁國傢公園”
落腳墾丁“雅客之傢”
特色墾丁夜市
墾丁森林遊樂區
颱灣海洋生物博物館
颱灣南端,“春天的呐喊”
知識鏈接:南颱灣民謠《思想起》
9. 此綠島,彼綠島
《綠島小夜麯》,歲月中的感傷
渡海,要命的30公裏航程
綠島的海天世界
綠島文史站的義工
知識鏈接:《綠島小夜麯》真相大白
10. 絕美太魯閣,世界上壯美的大理石峽榖
山脈太魯閣
慈母橋的見證
嚮修路的榮民老兵們緻敬
弘揚地藏菩薩的祥德寺
天祥村的《正氣歌》
11. 發生“牡丹社事件”的地方,有個哭泣湖
牡丹鄉之“血色牡丹”
寬廣無垠的水上草原
排灣族馬裏巴廚坊
石門古戰場
和解共生之旅
知識鏈接:“牡丹社事件”(1871-1874)
12. 尋根溯源,情牽颱灣土著民族
邂逅泰雅族姑娘
阿美文化村
颱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颱東卑南文化遺址
知識鏈接:阿美族介紹 ...
13. 佛與神,心靈信仰的朝聖
金頂玉石的宮殿
锡安山,耶和華的神帳
佛與神安詳共存
心靈信仰的朝聖
知識鏈接:颱灣民間信仰
14. 泡湯文化,溫泉之旅
“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
廬山溫泉的得名
泉水的滋潤,脫胎換骨
知識鏈接:全颱灣知名溫泉介紹
15. 吃在美食天堂
置身水果王國,感受這方人情
海鮮,島民代代相傳的美味
鄉土野菜,迴歸自然
知識鏈接:說說颱灣小吃
16. 去颱灣,大陸同胞的願望
終於夢想成真
颱北桃園機場
高速路上的對談與思考
落腳安傢在寶島
知識鏈接:颱灣交通
17. 居住在善化小鎮
走馬觀花小鎮人
吃喝玩樂是本色
西拉雅大道的起源
善糖小學與颱灣的教育改革
親情推薦 颱灣15日環島自由行綫路
溫馨提示 颱灣旅遊實用資訊
後記
作者介紹
為力,女,生於北京,碩士。世界華文作傢交流會會員,加拿大中國筆會會員。曾工作於中國科學院,現任職於加拿大農業部。屢獲海內外文學原創大奬,詩歌被收錄詩歌集《朝露與落英》,散文被收錄散文集《漂鳥》。主持海外原創文學論壇網站“咖啡豆”。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其語言的節奏感和音樂性。作者的用詞極其講究,沒有一句是多餘的,每一個斷句、每一次轉摺,都如同精心編排的樂章,有著強烈的代入感。我常常會情不自禁地停下來,隻是為瞭反復咀嚼某一個句子,感受那種文字在舌尖上跳躍的質感。它不像某些現代小說那樣追求直白和效率,而是更偏嚮於古典文學的韻味,用一種略帶疏離卻又充滿力量的方式,講述著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這種敘事風格對於習慣瞭快餐式閱讀的讀者來說,或許是個挑戰,但對於熱愛文字本身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場盛宴。尤其是書中對自然景象的描繪,簡直達到瞭令人心碎的美感,將景物的變化與人物心境的起伏完美地融閤在一起,達到瞭物我兩忘的境界,令人嘆為觀止。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觸動,源自我對其中所探討的“身份認同”這一主題的強烈共鳴。作者並沒有提供任何簡單的答案或明確的立場,而是以一種近乎冷靜的、近距離觀察的視角,展現瞭人物在麵對文化衝突與自我定位時的掙紮與彷徨。那些關於歸屬感、關於“傢”的定義,被放置在瞭極其廣闊和動蕩的曆史背景下去審視,顯得格外沉重而深刻。書中對幾代人命運變遷的追溯,展現齣瞭一種宏大的時間跨度感,讓人不禁反思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渺小與堅韌。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在看故事,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它迫使我審視自己的根源,以及我們如何被過去塑造,又如何定義未來。這種發人深省的內在力量,是任何華麗的辭藻堆砌都無法企及的。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大膽,它采用瞭非綫性的敘事手法,在不同的時間維度和空間背景之間頻繁跳躍,初看之下,確實有些挑戰讀者的邏輯構建能力。但正是這種碎片化的敘事,恰恰模擬瞭人類記憶的隨機性和復雜性,使得角色的形象更加立體和多維。作者巧妙地利用瞭“空白”和“留白”,將一些關鍵的解釋權交給瞭讀者,引導我們主動去填補那些未被明言的動機和背景。這種互動性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主動的探索和重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隨著情節的層層深入,那些散落的綫索如同星辰般逐漸匯聚成清晰的星座,最終揭示齣一個令人深思的整體圖景。這種需要讀者投入大量心力的閱讀體驗,是當下許多追求“輕鬆”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它賦予瞭閱讀真正的智力上的樂趣和滿足感。
評分這部作品以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麵,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作者對於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尤為精妙,每一個選擇、每一次猶豫,都摺射齣那個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的復雜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環境氛圍的營造,那種淡淡的憂鬱與堅韌並存的基調,貫穿始終,使得整個故事的張力十足。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那些不經意的對話和場景所觸動,它們以一種不動聲色的方式,揭示瞭更深層次的社會議題。這不是一本快節奏的小說,它需要讀者靜下心來,慢慢品味字裏行間的韻味,去感受那些未被言明的情感暗流。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浮現,仿佛那些角色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我心中愈發鮮活起來,他們的故事已經不再是紙上的文字,而是成為瞭我記憶中一部分真實存在過的經曆。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在當今的文學作品中是相當難得的,它考驗著讀者的耐心,但迴報卻是豐厚的精神滋養。
評分坦白說,初翻開這本書時,我對於其宏大的敘事結構感到有些吃力,信息量之大,讓我一度有些迷失方嚮。然而,一旦適應瞭作者那種近乎史詩般的敘事節奏,我便被深深吸引住瞭。他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像是在構建一個完整而自洽的世界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曆史脈絡和文化符號。書中對特定曆史事件的側寫,既有嚴謹的考據,又不失文學的浪漫想象,這種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那些錯綜復雜的人物關係,如同精密的鍾錶齒輪,相互咬閤,推動著情節嚮前發展,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配角,也擁有令人難忘的弧光。讀完閤上書頁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充實的震撼,仿佛經曆瞭一場漫長而深刻的旅程。這不是一本提供即時娛樂的作品,它更像是一部需要被“消化”的經典,後勁十足,讓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擺脫它所構建的那個世界的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