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美美的101個人文風光旅遊地
定價:49.80元
作者:旅遊編輯部著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11151136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十年積纍推齣誠意之作,書中資料均為實地踩綫所得,準確、詳實
——原創文字,記錄真實探訪經曆,有故事、有情懷,亦有實用信息,文字優美細膩
——大量景點信息經過層層篩選,力求精益求精,用心推薦*值得一去的人文風光旅遊地
——101個景點、300餘張精選圖片,全彩印刷,帶給你愉悅閱讀體驗
內容提要
“看見中國”係列叢書是旅遊團隊曆經數年、走遍全國、實地探訪後完成的誠意之作。在數年時間裏,團隊委派十餘位背包客深入祖國各地,從美麗的江南到神秘的西藏,從碧水銀沙的海南島到白山黑水的東三省,都印上瞭團隊作者的足跡。本套叢書內容均為作者原創,旅遊地經過層層篩選,文字內容精益求精,力求交齣讓讀者滿意也讓作者心安的*美答捲。
本冊圖書《*美*美的101個人文風光旅遊地》,按景觀類型為讀者介紹瞭101處值得領略的人文風光,包括園林、古城、古鎮、鄉村、民居、寺廟、古跡等。飽含人文底蘊的文字配上震撼人心的照片,定會給你帶來美好的心靈慰藉。
目錄
作者介紹
“旅遊”編輯部是旅遊指南圖書原創團隊之一,於2005年成立,作者均為背包客。從2005年起,團隊分批委派作者赴全國各地踩綫,實地采集各景點、賓館、飯店、交通等方麵的詳細信息,十年時間,足跡幾乎遍及中國各個角落,積纍瞭準確、詳實、豐富的**手資料。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選擇,透露齣一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尊重。它使用的那種略帶粗糲感的啞光紙張,非常適閤長時間的閱讀,沒有反光刺眼的問題,即便是翻閱那些色彩飽和度極高的自然照片,也能保持眼睛的舒適度。更讓我驚喜的是,每到章節的末尾,作者都會設置一個“思辨角落”,那裏不是提供額外的景點推薦,而是提齣一些與該地文化、曆史相關的哲學性問題,引導讀者進行深入思考。例如,在描述一個被現代文明衝擊的傳統村落時,作者提問:“當我們用效率和便利來定義‘進步’時,我們究竟失去瞭什麼?”這種設置極大地提升瞭這本書的閱讀粘性。它強迫讀者從一個被動的接收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的思考者。這種將閱讀過程轉化為一場自我對話的設計理念,在當代旅遊書籍中是極為罕見的。這本書讀起來像是一位博學的老友在耳邊低語,娓娓道來那些塵封的故事,它帶來的滿足感,遠超任何一次匆忙的旅行。
評分我通常對那些過度推崇“世外桃源”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裏麵充斥著太多主觀的浪漫臆想。但《美美的101個人文風光旅遊地》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構建的“人文風光”概念是如此的立體和多維。它不僅僅聚焦於那些未經雕琢的自然奇觀,更強調瞭人類文明在特定地理環境下留下的獨特印記。比如,書中對撒哈拉邊緣一個古老遊牧部落的遷移路綫的追蹤描寫,簡直可以拿來做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案例分析。作者不僅記錄瞭他們每年遷徙的時間點,還分析瞭氣候變暖對他們傳統智慧的衝擊,甚至引用瞭該部落的諺語來佐證其文化內核的韌性。這種多層次的敘事,使得即便是對於那些地圖上找不到具體坐標的地方,讀者也能建立起深刻的認知連接。它不是一本讓你看完後就想立刻訂機票的書,而是一本讓你在閱讀後,開始在自己的後院、在身邊的公園裏,去發掘那些被忽略的、屬於自己文化背景的“人文風光”的書。這種由外嚮內的引導,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文化輸齣。
評分我習慣於在睡前看書,這本書卻讓我經常“熬夜”。它的敘事節奏有一種獨特的魔力,讓你無法輕易閤上眼皮。我發現作者在組織內容時,采用瞭非常巧妙的“情感麯綫”布局。比如,在一係列關於寜靜、超脫的自然景觀描述之後,他會突然插入一段關於人類在極端環境下展現齣的頑強生命力的故事。這種張弛有度的節奏感,使得整本書讀起來一點都不沉悶。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深處,一個與世隔絕的采礦小鎮的介紹。作者沒有迴避采礦業帶來的環境破壞和貧睏問題,反而將人類的掙紮與周圍宏偉卻冷漠的自然景觀並置,形成瞭一種強烈的戲劇張力。這種不美化現實的誠實,反而更具震撼力。它讓人思考,我們追逐的“美景”,背後往往蘊含著復雜的社會和生態議題。這本書成功地將地理學、社會學和美學融為一體,達到瞭極高的信息密度和情感共鳴度,這纔是真正有力量的旅行文學該有的麵貌。
評分翻開這本厚厚的精裝書,首先被吸引的便是那如同油畫般細膩的封麵設計,那種撲麵而來的復古情懷,讓人仿佛置身於某個歐洲古老的山城小鎮,空氣中彌漫著咖啡和丁香的混閤香氣。內頁的排版簡直是視覺的盛宴,那種留白恰到好處的藝術感,讓每一張照片都有瞭呼吸的空間。我特意留意瞭其中關於“被遺忘的北歐峽灣燈塔”的那一章節,作者的文字功力在那一刻展現得淋灕盡緻。他沒有堆砌那些遊客爛熟於心的贊美之詞,而是用一種近乎詩歌的筆調,描繪瞭燈塔守護者日復一日的孤獨與堅韌。我能清晰地“聽”到海浪拍打花崗岩的沉悶迴響,能“感受”到北風呼嘯時,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尤其是有幾處關於光影的描述,簡直達到瞭文學性的高度,讓我這個常年旅行的人也感到震撼。這本書的作者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攝影師,他更像是一個深諳地域曆史和人文精神的敘事者,能夠穿透錶象,觸及那些隱藏在美麗風景背後的靈魂故事。它帶給我的,遠不止是一份旅遊指南,而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旅行”的真正意義——它不應隻是打卡,而應是沉浸與對話。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是有點打鼓的。市麵上關於“小眾景點”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大多是圖文並茂的“網紅速成手冊”,讀完之後毫無收獲,無非就是換個地方拍幾張相似的照片而已。然而,這本畫冊的質量,特彆是其深度挖掘的文化背景部分,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例如,其中介紹的那個關於中亞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隱秘綠洲集市,作者竟然能追溯到十七世紀某個商隊的貿易記錄,並結閤當地現存的口述曆史進行交叉驗證。這種考據的嚴謹性,對於一個純粹的旅行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寶藏級彆的存在。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那段文字和那幾張顆粒感十足的老照片中,仿佛真的聞到瞭孜然和羊油的香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你如何“慢下來”,如何用曆史的厚度去丈量腳下的土地。它沒有提供廉價的“攻略”,而是提供瞭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一種要求讀者具備足夠耐心和好奇心的“閱讀地圖”。對於那些渴望真正瞭解一個地方的來龍去脈,而不是走馬觀花的“遊客”們,這本書無疑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