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谱丛书:中炮对单提马
定价:36.00元
售价:26.3元,便宜9.7元,折扣73
作者:黄少龙,段雅丽,杜彬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9636435
字数:
页码:1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单提马应中炮,古谱有载,均用左直车,守法呆板,被红冲中兵破阵。
近代单提马局改为左横车,移至右肋便于集结右翼子力反击,效果较好。但红方采用挺七兵平七炮瞄马,再伸车捉士角炮,逼黑支士自塞车路,使黑反击计划落空。
单提马局新模式是横车左肋,是东北棋手的创新着法。当红跳七路马冲中兵急攻时,黑反架中炮,又退右炮摆窝心成雷公炮局阵式,对攻激烈。当然,红方也有飞边相再补仕开贴身车的稳健下法,较量中残局功夫。
总的来看,单提马对抗中炮的反击力不强,变化也不多,在重大比赛中应用较少。
目录
章 单提马横车
局 覃剑秋胜朱剑秋
第2局 童本平胜陈信安
第3局 苏文生负陈振国
第4局 朱祖勤负胡荣华
第5局 张申宏胜周松云
第6局 王嘉良胜任德纯
第7局 卜风波胜朱丛思
第8局 赵国荣胜许辉煌
第9局 曾展鸿胜谢侠逊
0局 郭瑞霞负胡明
1局 赵国荣胜陶汉明
2局 谢卓淼负洪智
3局 黄少龙胜王嘉良
4局 钱洪发负李来群
5局 杨官璘胜陈柏祥
6局 吴优负汪洋
7局 王嘉良胜薛家语
8局 郭志军负陈建民
9局 金波胜蔡忠诚
第20局 高建忠负杨汉民
第21局 黄宝琮胜李士谦
第22局 钱洪发胜汪士龙
第23局 朱贵友胜王玉才
第24局 黄学谦负汪洋
第25局 昊贵临胜陶汉明
第26局 蔡忠诚胜邓颂宏
第27局 王洪杰负何连生
第28局 言穆江胜马长安
第29局 靳玉砚负李雪松
第30局 杨官璘胜董文渊
第31局 钱洪发负徐天利
第32局 赵鑫鑫胜陈寒峰
第33局 徐和良负孟立国
第34局 臧如意胜梁利成
第35局 韩福德负任德纯
第36局 张胜王向明
第37局 李洪滨负柳大华
第38局 谢卓淼负杨克雄
第39局 侯龙登胜陈建民
第40局 崔俊负葛维蒲
第41局 李鸿嘉胜李镜华
第42局 黄成俊负胡荣华
第43局 赵国荣胜陶汉明
第44局 高建忠负于幼华
第45局 郝继超胜陈寒峰
第46局 屠景明负朱剑秋
第47局 徐天红胜冯明光
第48局 王嘉良胜孟立国
第49局 高明海负蒋志梁
第50局 吕钦胜许银川
第51局 陈建昌胜黎德志
第52局 邓颂宏胜赵永利
第53局 徐超胜陈寒峰
第54局 党斐负林宏敏
第55局 杨官璘胜董文渊
第56局 黄志辉负陈孝堃
第57局 赵力胜李锦欢
第58局 张增华负孟立国
第59局 程进超胜俞云涛
……
第二章 单提马直车
第三章 右单提马
第四章 其他
作者介绍
黄少龙,中国象棋大9币,南开大学教授。1984年创办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历任天津市棋类运动协会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协会主席、中国大学生象棋协会秘书长等职。
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以后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及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获伦敦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铜奖。1997年参加象棋个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2008年应邀赴新加坡担任亚洲象棋赛棋局讲评。
曾出版《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对策论》、《象棋秘诀丛书》、《象棋大全》等60多部著作,多次获全国象棋图书一等奖。
段雅丽,女,1961年生,天津市人。自幼喜好象棋,获得少儿象棋赛奖。20世纪80年代,多次蝉联天津市成年女子象棋冠军,达到一级棋士标准。曾获全国女子象棋赛3名以及棋友杯全国业余女子赛冠军。多年来,热心投身象棋教育工作,曾任天津市松生棋牌艺术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天津市高等棋友联谊会秘书长等职。近年致力于象棋写作,著有《象棋速通探秘》、《象棋残局攻杀法》、《怎样成为象棋高手》、《儿童棋类教学丛书》等,均已正式出版。
文摘
序言
章 单提马横车
局 覃剑秋胜朱剑秋
第2局 童本平胜陈信安
第3局 苏文生负陈振国
第4局 朱祖勤负胡荣华
第5局 张申宏胜周松云
第6局 王嘉良胜任德纯
第7局 卜风波胜朱丛思
第8局 赵国荣胜许辉煌
第9局 曾展鸿胜谢侠逊
0局 郭瑞霞负胡明
1局 赵国荣胜陶汉明
2局 谢卓淼负洪智
3局 黄少龙胜王嘉良
4局 钱洪发负李来群
5局 杨官璘胜陈柏祥
6局 吴优负汪洋
7局 王嘉良胜薛家语
8局 郭志军负陈建民
9局 金波胜蔡忠诚
第20局 高建忠负杨汉民
第21局 黄宝琮胜李士谦
第22局 钱洪发胜汪士龙
第23局 朱贵友胜王玉才
第24局 黄学谦负汪洋
第25局 昊贵临胜陶汉明
第26局 蔡忠诚胜邓颂宏
第27局 王洪杰负何连生
第28局 言穆江胜马长安
第29局 靳玉砚负李雪松
第30局 杨官璘胜董文渊
第31局 钱洪发负徐天利
第32局 赵鑫鑫胜陈寒峰
第33局 徐和良负孟立国
第34局 臧如意胜梁利成
第35局 韩福德负任德纯
第36局 张胜王向明
第37局 李洪滨负柳大华
第38局 谢卓淼负杨克雄
第39局 侯龙登胜陈建民
第40局 崔俊负葛维蒲
第41局 李鸿嘉胜李镜华
第42局 黄成俊负胡荣华
第43局 赵国荣胜陶汉明
第44局 高建忠负于幼华
第45局 郝继超胜陈寒峰
第46局 屠景明负朱剑秋
第47局 徐天红胜冯明光
第48局 王嘉良胜孟立国
第49局 高明海负蒋志梁
第50局 吕钦胜许银川
第51局 陈建昌胜黎德志
第52局 邓颂宏胜赵永利
第53局 徐超胜陈寒峰
第54局 党斐负林宏敏
第55局 杨官璘胜董文渊
第56局 黄志辉负陈孝堃
第57局 赵力胜李锦欢
第58局 张增华负孟立国
第59局 程进超胜俞云涛
……
第二章 单提马直车
第三章 右单提马
第四章 其他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我对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和文化底蕴感受尤为深刻。作者的文笔非常典雅,行文流畅,绝非那种干巴巴的术语堆砌。在分析一些复杂的战术组合时,作者会穿插一些极富画面感的描述,仿佛能看到棋盘上双方兵马的厮杀和角逐。比如在描述某一步炮的打将时,文字中透着一股“雷霆万钧”的气势,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就能调动起自己的情绪和对局面的代入感。此外,书中对一些古谱中记载的经典着法,都有独到的考证和现代化的修正,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与创新的勇气。我尤其欣赏他对不同流派棋风的客观评价,比如对于“南方细腻派”和“北方雄劲派”在这种对局中的表现差异,作者给出了公正而深入的比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棋谱,它更像是一部关于象棋哲学和历史演变的学术著作,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愉悦和文化上的享受。我甚至会偶尔放下棋盘,只是单纯地品味那些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见解。
评分与其他一些汗牛充面的棋谱相比,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度简直令人咋舌。我试着去寻找其中的瑕疵或者遗漏,但非常遗憾(对我来说是件好事),几乎找不到可以指摘的地方。作者在处理那些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的经典变化时,总能挖掘出一些前人未曾注意到的微小角度,或者对已有的定论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质疑。比如,在讨论一个著名的“马三进五”的陷阱时,大多数棋谱只是简单地指出这是错招,但这本书却详细分析了,如果白方在第十五回合走了另外一个看似无害的“车一平二”,黑方如何能在接下来的三步内形成致命的攻击。这种对细节的偏执,正是区分“普通”与“卓越”的关键所在。对于真正想达到顶尖水平的棋手来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是胜负的分水岭。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完全可以作为专业棋手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它用最精炼的篇幅,承载了最深奥的棋理,是象棋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棋谱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深沉的墨绿色底纹配上烫金的字体,一看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印刷清晰,油墨浓郁,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对那些理论深入、分析透彻的棋谱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深度钻研的需求。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的重点非常明确,直击中炮对阵中最为精妙和复杂的变着。书中对每一个关键局面的剖析都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谨性,无论是对先手如何展开攻势,还是后手如何稳健防守,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于那些细微的着法差异导致棋局走向截然不同的地方,作者简直像是拿着显微镜在观察,每一步的动机、每一步的潜在反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提高我的实战应对能力帮助极大。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对照着棋盘,一步步推演书中的重点变化,那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真是太令人满足了。这本书无疑是象棋理论宝库中一颗闪亮的宝石,值得所有致力于提升中局战术素养的棋友珍藏。
评分我必须要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天才之作。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流水账式记录,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清晰的“主题-分支-实例”的结构。打开目录,你就能感受到一种清晰的脉络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求知欲和学习习惯。对于中炮对单提马这个经典课题,它并没有简单罗列几百个变化,而是将这些变化按照战略意图进行了划分,比如“快速出动象的变例”、“稳固中心马的对策”、“侧翼骚扰战术”等等。这种分类法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我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克。更妙的是,书中的每一条主线后面,都会配上几局精心挑选的实战范例,这些范例的作者都不是泛泛之辈,大多是近现代的国手对局,这使得理论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鲜活的战斗艺术。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弃子争先”那一节的论述,作者对弃子后棋盘的控制力和后续的进攻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妙,让我对“舍小得大”的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教你“怎么走”,更教你“为什么这么走”,这种思想层面的引导,是任何普通棋谱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价值,在我近期的几场线上快棋赛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说实话,以前我对中炮对单提马这个开局总感觉心里没底,总担心对方在某些冷僻的变着中把我打蒙。但自从系统学习了这本书的“后手应对”章节后,我的信心简直是暴涨。书中针对那些容易让人措手不及的侧翼攻击和中心反扑,都提供了至少两种以上的稳健应对方案,而且每种方案的优劣点分析得极其透彻。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着抢占先机,但这本书教会我,在某些情况下,宁可慢半拍,也要确保自己的阵型结构稳固,通过后续的效率差来反超对手。我尝试将书中学到的一个关于“牵制象眼”的技巧运用到实战中,结果对手的攻势瞬间瓦解,整个局面被我牢牢控制住,最终轻松取胜。这种直接的、可量化的进步,是对一本好棋谱最好的褒奖。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面对复杂局面时的从容和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