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2015中國公路地圖集(專業道路地圖集 超豪華版)
定價:158.0元
售價:115.3元,便宜42.7元,摺扣72
作者:中圖北鬥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16588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1.采用瞭大16開本設計,地圖幅麵可以完全展開,內容超級詳細,清晰易讀;
2.清晰的居民點,準確的公路資料,實地專業調繪的**道路信息;
3.新的國傢高速公路網統一編號及命名;
4.的城區及過境二閤一超大詳圖,讓讀者快速準確通往目的地;
5.特彆設計的城際間裏程錶,能夠快速查詢全國多個地級城市間的公裏數。
1.10幅中國全圖和地區圖,可為廣大讀者瞭解我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各級路網的總體布局,以及跨省區行車規劃路綫提供參考。
2、34幅省級全圖,供省內和省際齣行參考。
3.240幅省市地圖,錶示瞭高速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名稱、高速公路編號、齣入口收費站名稱、服務區名稱及新的裏程樁)、高等級公路、國道、省道、和縣鄉道,以及各級路網間的通達裏程。
4.370幅城市地圖,全方位錶示進齣城道路,為齣入城區提供快捷指引;城內的吃、住、行、玩等信息,皆一目瞭然。
5.特彆設計的城市間裏程錶,為空車配貨、長途運輸、規劃綫路提供參考。
6、8000餘條景點和34000餘條鄉鎮以上地名索引方便讀圖、快速查找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為我父母提供一套可靠的、方便他們在退休後進行國內慢遊的硬拷貝地圖。他們對電子設備操作不太熟練,所以一本厚重的、信息詳盡的地圖集是他們最好的夥伴。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字號和地圖標注的密度,對中老年人並不友好。地圖上的地名標注非常密集,而且由於篇幅限製,很多小地名使用的字體非常細小,在顛簸的車廂內或者光綫不佳的環境下,即便是老花鏡也難以快速捕捉。我理解,為瞭在一本有限的冊子裏塞進全國的道路信息,必須在縮放比例上做齣妥協,但對於麵嚮大眾消費者的“豪華版”來說,是否應該預留齣足夠的“留白”,或者至少在核心的旅遊乾綫上,采用更大更易讀的字體呢?相比之下,我傢裏那本十年前的普通版,雖然信息量少,但字大清晰,反而更受我父母的歡迎。這本書的“專業”之名,似乎更多地指嚮瞭測量學和工程學的嚴謹,而非普通使用者在實際旅途中的直觀便利性。
評分這本關於中國公路的圖集,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的裝幀和紙張質量震撼到瞭。那種厚重感和精細的印刷,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大功夫的。我記得我當時是想找一份非常詳盡的,能夠覆蓋到縣級乃至鄉鎮級道路的參考資料,因為我經常需要進行一些長途自駕規劃,對那些導航軟件可能更新不及時或者信息不夠細緻的地方非常頭疼。然而,當我翻開前幾頁,快速瀏覽目錄結構時,心裏就咯噔瞭一下。它更側重於宏觀的交通網絡和主乾道的展示,雖然信息量巨大,但對於我這種追求“毛細血管”級彆的路網細節的“深度自駕愛好者”來說,似乎力度稍顯不足。比如,一些山區或偏遠地區的非國道、省道,那些真正考驗駕駛技術和路綫選擇的小路,在這本圖集上看起來就比較模糊,綫條的區分度不高。我原本期待的是那種能讓我提前預判路麵狀況和周邊環境的細節,比如一些關鍵的橋梁或隧道群的標注,但它更像是一本麵嚮專業運輸或大型項目規劃者的工具書,而非一個普通自駕客的“藏寶圖”。整體而言,它在信息的準確性和覆蓋麵上無疑是頂尖的,但其側重麵嚮的“專業”領域,與我個人的“業餘深度探索”需求,存在一絲微妙的錯位。
評分我買下這本書,主要是衝著“專業道路地圖集”這個名頭去的,想著終於能擁有一本可以替代電子設備的、不受網絡信號限製的權威參考。對於從事物流調度或者公路工程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定海神針”。從地圖的投影方式到比例尺的選擇,都能看齣編纂者嚴謹的科學態度。我尤其欣賞它在一些重要交通樞紐處做的放大圖處理,那些復雜的立交橋和城市外圍的繞行方案,被繪製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到令人贊嘆。這比我在網上看到的任何一張動態規劃圖都要來得可靠和穩定。然而,當我試圖用它來解決一個具體問題時——尋找一條連接兩個相鄰地級市之間,避開主要收費站的次級公路路綫時,我發現這種“專業性”也帶來瞭某種限製。地圖上的信息密度過高,信息點之間的層級劃分不夠人性化,導緻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辨彆哪些是主乾道,哪些是次要道路,缺乏一個清晰的視覺引導來快速鎖定“替代路綫”。如果能像某些旅遊地圖那樣,用不同顔色的粗細來區分道路的等級和推薦度,哪怕犧牲一點點的信息精確度,對普通用戶來說體驗會大幅提升。這本書的專業,是刻在骨子裏的,卻也因此顯得有些高冷,不容易親近。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開本和裝幀設計簡直是為“收藏”而生的,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印刷的油墨味道都帶著一種莊重感。但當我們談論地圖集時,最終還是得迴歸到它作為工具的實用性。我嘗試用它來做一次跨越幾個省份的長途規劃,全程使用這本書作為唯一的路綫參考。最大的挑戰在於,地圖集的更新速度似乎無法跟上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我齣發前一周,剛剛開通瞭一條新的省際高速,但在圖集上,那段路還是空白的或者標記為“規劃中”。這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是任何紙質地圖都難以避免的尷尬。更讓我感到不便的是,它似乎沒有充分考慮到現代駕駛的實際需求,比如,對於服務區、加油站的詳細標注相對保守,很多新設的、非常便捷的休息點都沒有收錄。這讓我一度非常依賴手機導航,一旦駛入信號盲區,這本書就顯得有些“力不從生”。它更像是一個定格瞭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權威記錄,而非一個動態的、與時俱進的駕駛夥伴。如果能有一個機製定期推齣增補頁或者電子版數據的同步更新,那它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評分這本書的地圖繪製風格非常古典、嚴謹,綫條銳利,色彩區分明確,尤其是地貌和水係的錶達,非常符閤傳統測繪的標準。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傳統製圖的美學,它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不同於屏幕上那些虛擬的、隨時可能崩潰的界麵。然而,在信息呈現的層級上,我感覺它采取瞭一種“平均主義”的策略,即重要和次要信息往往占據瞭相似的視覺權重。比如,一個重要的城市群的內部布局,和一條偏遠山區的縣道,在地圖上的綫條粗細和背景填充的處理上,區彆不夠明顯。這導緻在需要快速定位一個特定目標,或者對比不同路綫的優劣時,我的眼睛需要進行二次處理和篩選。對於需要快速決策的駕駛環境來說,這種美學上的嚴謹,轉化為操作上的略微遲滯。我期望的“超豪華版”應該在視覺信息傳達的效率上更進一步,比如通過更精妙的色彩飽和度或符號係統,在不破壞整體專業性的前提下,突齣“主乾優先”的原則,讓用戶能在三秒內鎖定主要行駛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