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學攝影
定價:58.00元
售價:42.3元,便宜15.7元,摺扣72
作者:楊曉利
齣版社:中國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79050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該書為專業教師楊曉利30年潛心授課經驗匯集而成。書中有攝影的視覺意義、攝影器材的選擇、拍攝技法和常用技術、攝影造型的要素、攝影畫麵的主體、光與影的藝術特徵、攝影的真實性、攝影的情感與風格等看似常識性話題,卻因為作者的特色講授方式而頗具可讀性。此外書中每節都附有作業,結尾還有期末考試等題目,堪為國內的經典攝影教科書。另外該書已被教育部評定為“精品視頻公開課”,並同時在教育部“愛課程”網站、網易公開課、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綫”網站開講,受到瞭充分的肯定。《大學攝影》算是文字版的公開課。
內容提要
該書為專業教師楊曉利30年潛心授課經驗的集成。全書分攝影的視覺意義、器材選擇、技法技術、造型要素、畫麵主體、光影藝術特徵、攝影真實性、情感與風格等幾個章節,並附有作業、期末考試等題目,為文字版的公開課。
目錄
作者介紹
楊曉利
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攝影專業教師
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原副秘書長
北京長城攝影協會主席
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
中國華僑攝影學會會員
中國當代攝影學會會員
北京攝影傢協會會員
攝影著作:
1987 年齣版專著:《建築攝影》
1992 年齣版專集:《楊曉利攝影作品集》
2000 年齣版專著:《現代黑白攝影》
2000 年齣版專著:《黑白影調》
2002 年齣版專著:《老相機收藏》
2001—2006 年主編《中國攝影傢作品集》係列畫冊
攝影作品:
1986 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楊曉利攝影作品展覽”
1989 年獲北京攝影金像奬
1990 年獲第十六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銅牌奬
1992 年獲中國攝影金像提名奬
1997 年獲第十八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銀牌奬
1998 年、2002 年獲文化部“群星杯”攝影銀牌奬
2003 年獲得美國、加拿大國際攝影展覽奬
攝影教學成果:
課程《攝影的實用性與藝術性漫談》2014 年獲得教育部 “*精品視頻公開課”榮譽稱號。並在教育部“愛課程”網站、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生在綫網站同時登陸視頻公開授課。
課程《攝影的實用性與藝術性漫談》在2014 年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授予*“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選課”。
專題攝影視頻講座《中國古塔的秘密》在鳳凰網(聽講頻道)上綫。
《現代黑白攝影》課程2006 年獲得中國藝術攝影學會評選的“全國攝影教材一等奬”。
文摘
序言
思想的碰撞:攝影的哲學與藝術 當我以為我對攝影已經有瞭一定程度的瞭解時,《大學攝影》這本書卻像打開瞭我新的認知大門,讓我看到瞭攝影更深層次的價值和意義。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關於攝影哲學的入門讀物。書中對“真實與觀看”、“觀看者與被觀看者”關係的探討,讓我對攝影的本質産生瞭新的思考。我之前更多地關注“拍什麼”,而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拍”以及“怎麼拍齣更有意義的”。它引導我去理解攝影作為一種記錄方式,是如何塑造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以及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又是如何介入和影響現實。我被書中對不同攝影流派及其思想背景的梳理所吸引,這讓我瞭解到,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攝影師的立場、態度和思考。它鼓勵我跳齣單一的技術框架,去擁抱攝影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迴想自己過去的拍攝經曆,思考自己是如何與被攝對象互動的,以及我的拍攝行為本身是否帶有瞭某種預設的判斷。這本書,讓我覺得攝影不再僅僅是按下快門,而是與世界進行深度對話的一種方式。
評分視野的拓展:從局部到整體的宏觀審視 我一直覺得,攝影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拓展視野的過程。《大學攝影》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幫助我從“局部”走嚮“整體”,從“技術”走嚮“文化”的引導者。它在傳授攝影技法之餘,更加注重將攝影置於更廣闊的文化和社會語境中進行審視。書中關於“攝影史”的梳理,讓我瞭解到不同時代背景下攝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演變,這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攝影的認知。它讓我明白,攝影並非孤立存在的技術,而是與人類文明發展息息相關的文化現象。此外,書中對“攝影倫理”的探討,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拍攝過程中的責任和影響,比如如何尊重被攝者,如何避免媒介的偏見等。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覺得自己的攝影學習不再局限於個人技術的提升,而是上升到瞭一個更具社會意義的層麵。閱讀這本書,就像在為我的攝影知識體係構建一個更紮實的地基,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以更成熟的姿態去擁抱攝影的世界。
評分進階的階梯:打破思維定勢的思考者 作為一名有幾年攝影經驗的愛好者,我一直覺得自己的作品似乎總是停滯不前,缺乏靈魂,總是在重復自己熟悉的模式。我渴望突破,渴望找到新的創作視角和靈感。《大學攝影》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思考契機。它並沒有局限於教你如何操作相機,而是更加注重攝影背後的“為什麼”。書中關於“攝影的語言”的探討,讓我開始審視自己作品的錶達力,思考我真正想要通過照片傳達的情感和故事。它鼓勵讀者去質疑,去探索,去嘗試不尋常的拍攝角度和錶現手法,這與我之前“模仿大師”的學習方式截然不同。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意境”的解讀,如何通過光影、色彩、虛實等元素來烘托氛圍,傳遞情緒,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攝影不僅僅是記錄,更是情感的抒發和思想的錶達。書中提供的那些引導性問題,如同在我腦海中播下瞭探索的種子,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過程,思考如何讓我的作品更具個性和深度。這本書,像一個智者,引導我去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去發掘攝影的更多可能性。
評分初窺之喜:攝影小白的入門啓濛 作為一個對攝影一直充滿好奇,但又從未真正踏入相機門檻的“小白”,我常常在瀏覽他人拍齣的精美照片時,感到一種無形的壁壘。那些構圖的巧妙、光影的運用、色彩的搭配,在我看來如同天書一般難以理解。直到我偶然翻開瞭這本《大學攝影》。從目錄開始,我就被它循序漸進的編排所吸引。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術語和晦澀的理論,而是從最基本的光綫、景彆、構圖等概念娓娓道來,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觀察世界。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眼睛看相機,相機看世界”的比喻,瞬間打通瞭我對於“如何取景”的睏惑。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我能清晰地看到同一個場景在不同構圖和光綫下的視覺效果差異,這讓我對“構圖”的重要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專門講解瞭如何與被攝者溝通,如何捕捉人物的情緒,這對於我這樣擔心拍攝人物會顯得尷尬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迫不及待地想帶著我的新相機,去實踐書中學到的構圖法則,去嘗試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這本書記,讓我覺得攝影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的藝術。
評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實用的技巧與靈感的源泉 對於我這樣一位時間有限,但又渴望在短時間內提升攝影水平的學習者來說,《大學攝影》這本書的實用性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巧妙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閤起來,讓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後期處理”部分的講解,它並沒有簡單地介紹各種軟件的功能,而是從“如何用後期服務於前期錶達”的角度齣發,讓我明白瞭後期並非“畫蛇添足”,而是對照片進行二次創作,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照片的視覺效果和情感傳達。書中關於“色彩管理”和“曝光補償”的講解,也清晰明瞭,配閤大量的圖示,讓我能夠輕鬆理解和掌握這些關鍵的技術點。更重要的是,它在講解技術的同時,也提供瞭大量的靈感來源,比如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拍攝對象,如何利用自然光營造不同的氛圍,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鏡頭語言來講述故事。每次閱讀,我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並迫不及待地想去戶外嘗試。這本書,真正成為瞭我連接攝影理論與實踐的堅實橋梁,讓我的每一次拍攝都更有方嚮和目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