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趣味振動力學
定價:29.00元
售價:21.8元,便宜7.2元,摺扣75
作者:劉延柱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0403434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41kg
《趣味振動力學》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講述振動力學,包括綫性振動的傳統內容,從單自由度振動到多自由度和連續體振動。也涉及非綫性振動,如乾摩擦阻尼、自激振動、參數振動和混沌振動等內容。在敘述方式上力圖避免或減少數學公式,著重從物理概念上解釋各種振動現象。本書由劉延柱著。
《趣昧振動力學》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講述振動力學,包括綫性振動的傳統內容,從單自由度振動到多自由度和連續體振動,也涉及非綫性振動,如乾摩擦阻尼、自激振動、參數振動和混沌振動等內容。在敘述方式上力圖避免或減少數學公式,著重從物理概念上解釋各種振動現象。《趣昧振動力學》除作為科普讀物供讀者閱讀以外,也可作為理工科大學振動力學課程的課外參考書。本書由劉延柱著。
章 振動
1.1 振動及其産生條件
1.2 我們生活中的振動
1.3 振動力學的研究內容
第2章 自由振動
2.1 振子
2.2 鬍剋定律
2.3 筒諧振動
2.4 數學模型
2.5 相軌跡
2.6 機械能守恒
2.7 硬彈簧和軟彈簧
附錄 保守係統的周期和相軌跡
第3章 阻尼振動
3.1 振動的衰減
3.2 庫侖定律
3.3 黏性阻尼
3.4 等效黏性阻尼
3.5 彈性材料的內阻尼
3.6 有乾摩擦的自由振動
3.7 振動傳送
3.8 乾摩擦的傑作
附錄 阻尼自由振動的相軌跡
第4章 擺的故事
4.1 教堂裏的發現
4.2 擺的實驗
4.3 單擺和復擺
4.4 天平和杆秤
4.5 傅科擺
4.6 舒勒周期
4.7 搖擺的船舶
附錄1 單擺的周期和相軌跡
附錄2 舒勒周期擺
第5章 擺鍾的誕生
5.1 古人如何計時
5.2 早期的機械鍾
5.3 用擺計時的關鍵問題
5.4 擒縱機構
5.5 惠更斯鍾
5.6 惠更斯鍾的同步現象
附錄 惠更斯擺的等時性
第6章 受迫振動
6.1 周期性激勵和響應
6.2 簡諧激勵的受迫振動
6.3 倍頻響應和跳躍現象
6.4 慣性力激勵的受迫振動
6.5 共振現象
6.6 振動的隔離
6.7 非周期性激勵
6.8 隨機振動
6.9 振動的量測
附錄 阻尼受迫振動
第7章 自激振動
7.1 自激振動現象
7.2 自激振動的特徵
7.3 擺鍾的原理
7.4 乾摩擦激發的振動
7.5 輸電綫的舞動
7.6 管內流體的喘振
7.7 汽車轉嚮輪的擺振
7.8 蕩鞦韆和振浪
7.9 張弛振動
附錄 擺鍾的相軌跡
第8章 多自由度振動
8.1 多自由度係統
8.2 振動的閤成
8.3 汽車的振動
8.4 彈簧耦閤的雙擺
8.5 動力吸振器
8.6 串聯的雙擺
8.7 船舶穩定器
8.8 遊離的振動係統
附錄 二自由度係統的振動
第9章 連續體的振動
9.1 弦的振動
9.2 梁的彎麯振動
9.3 軸的扭轉振動
9.4 參數振動
9.5 飛機機翼的顫振
9.6 杆係結構的振動
9.7 膜和闆的振動
9.8 轉經碗和半球陀螺儀
9.9 佛鍾和編鍾
附錄 杆的縱嚮振動固有頻率
0章 振動與波動
10.1 一維波動
10.2 行波和駐波
10.3 聲波和超聲波
10.4 水波
10.5 波的乾涉和衍射
10.6 多普勒效應
10.7 撓波
附錄 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章 振動與音樂
11.1 交響樂中的振動
11.2 畢達哥拉斯的發現
11.3 弦樂器的茛聲
11.4 管樂器的發聲
11.5 樂器的音色
11.6 三分損益律
11.7 十二平均律
2章 生物中的振動
12.1 心跳和呼吸
12.2 肢體震顫
12.3 人類的發聲
12.4 人類的聽聲
12.5 動物的茛聲
12.6 撲翼和振翅
72.7 蒼蠅和蜻蜓
3章 混沌振動
13.1 混沌
13.2 規則激勵的無規則響應
13.3 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
13.4 龐加萊映射
13.5 奇怪吸引子
13.6 分形幾何
13.7 混沌振動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理解基礎物理概念的書籍,特彆是那些讓我感到頭疼的“力學”部分。《趣味振動力學》這本書,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采用傳統的教科書模式,而是巧妙地將生活中的各種“動”的現象串聯起來,構建瞭一個完整的振動力學圖景。我最欣賞的是他處理復雜問題的循序漸進,從來不會一下子拋齣難題,而是從最簡單的模型開始,一步步引入更復雜的因素。比如,在講解阻尼振動時,他會先從理想情況下的自由振動講起,然後慢慢加入空氣阻力、摩擦力等現實中的阻尼因素,並解釋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振動的幅度衰減的。書中還包含瞭一些小實驗的建議,雖然我還沒來得及親自實踐,但光是讀著那些描述,就仿佛已經身臨其境,能夠清晰地想象齣實驗過程和結果。書中的圖錶也設計得非常簡潔明瞭,能夠直觀地展示振動的特點,比如位移-時間麯綫、速度-時間麯綫等等,讓我能夠從視覺上更好地理解這些動態過程。總而言之,這本書在知識的傳遞上做到瞭“潤物細無聲”,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絕對是我最近讀過最值得推薦的一本物理入門讀物。
評分這本書真是太齣乎我的意料瞭!我原本以為“振動力學”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我望而卻步,畢竟“學”這個字擺在那裏,總覺得會是一堆枯燥的公式和復雜的推導。然而,《趣味振動力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書的開篇並沒有直接撲麵而來的數學符號,而是用生動有趣的例子,比如鞦韆的擺動、樂器的發聲,甚至還有搖搖晃晃的建築,來引入振動的概念。作者的語言非常平實,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樣,把那些看似高深的物理原理,拆解成一個個容易理解的小片段。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共振”的解釋,不再是冷冰冰的定義,而是通過歌麯的頻率和音響産生共鳴的現象,讓我瞬間就抓住瞭核心。而且,書中穿插瞭很多插畫,雖然不華麗,但卻精準地描繪瞭振動的狀態,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化。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次有趣的探索,感覺就像在玩一個物理遊戲,不斷地發現新奇的現象和背後的原理。我之前對物理完全不感冒,現在卻對這些“動來動去”的現象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趣味”二字,名副其實。
評分坦白說,我最初是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的。“趣味振動力學”聽起來就很不一樣,不像市麵上那些動輒厚重、公式滿滿的書籍。翻開之後,果然如我所料,這是一本充滿驚喜的書。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看似枯燥乏味的振動理論,變成一場引人入勝的知識冒險。我喜歡他時不時穿插的一些曆史故事,比如描述牛頓在蘋果樹下思考萬有引力時,也順帶提到瞭當時人們對物體的運動規律的探索,這讓我感覺物理學的發展並非空中樓閣,而是與人類的認知演進緊密相連。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釋一些復雜的概念時,會引用大量的類比,比如用“蕩鞦韆”來比喻簡諧振動,用“彈簧上的小球”來比喻受迫振動,這些生動形象的比喻,極大地降低瞭我理解的門檻,讓我能夠輕鬆地掌握核心要義。書中還包含瞭一些曆史上的著名實驗,例如鬍剋定律的發現過程,作者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讓我對這些科學傢的智慧和毅力有瞭更深的敬意。總的來說,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靈活,不拘泥於固定的框架,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瞭振動力學的知識。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物理學,尤其是像振動力學這樣涉及大量運動和變化概念的學科,最需要的是一種直觀的理解,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公式。《趣味振動力學》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非常注重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閤,書中的每一個概念,幾乎都能找到在現實生活中的對應。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用“風吹過橋梁引發的共振”來解釋大型工程中振動控製的重要性,這讓我一下子就體會到瞭振動力學在工程領域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書中提供的很多思考題,都非常有啓發性,不會讓你覺得是機械的練習,而是引導你去主動探索和思考。例如,書中會讓你思考“為什麼有些樂器在演奏時會發齣更響亮的聲音?”,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背後卻牽涉到共振、能量傳遞等復雜的物理原理,而作者會一步步引導你找到答案。書中對於不同阻尼狀態的描述,也做得非常細緻,從無阻尼的理想情況,到過阻尼的緩慢恢復,再到臨界阻尼和欠阻尼的不同錶現,作者用清晰的圖示和生動的語言,讓我對這些概念有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讓我覺得,振動力學並非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評分作為一個對物理學有一定基礎但又希望找到更具啓發性讀物的人,《趣味振動力學》這本書無疑是一個驚喜。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注重邏輯性和係統性,但又不失趣味性。他並沒有迴避復雜的數學推導,但會將它們融入到清晰的邏輯鏈條中,並且在必要時提供直觀的解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能量”在振動係統中的作用的闡述,作者通過不同的振動模式,詳細地講解瞭能量是如何在動能和勢能之間轉化的,並且解釋瞭能量的耗散是如何影響振動的。書中還涉及瞭一些更高級的概念,比如非綫性振動,作者也用瞭一些巧妙的比喻來幫助讀者理解,比如將非綫性振動比作“難以預測的地震”,這讓我對這種復雜現象有瞭一個初步的認識。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相當用心,大量的圖錶和公式都經過精心編排,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到舒適和高效。我之所以覺得這本書的“趣味”之處在於其深刻的洞察力,它能夠讓你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現象,而是去探究更深層次的原理。這本書讓我對振動力學的認識有瞭質的飛躍,我發現自己開始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周圍世界的“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