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美國科學問答:人類是如何探索海洋的
定價:25.00元
售價:18.8元,便宜6.2元,摺扣75
作者:托馬斯·E·斯瓦尼 帕特麗夏·巴尼斯-斯瓦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4397240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人類是如何探索海洋的》是一本關於海洋學的問答型科普圖書。本書探討瞭人類同海洋的聯係和對海洋的影響,迴答瞭“浮遊生物(在海洋食物鏈中*重要的生物之一)能否承受環境變化”“臭氧層空洞的壓力”有多大“人類能夠繼續從事海洋捕撈同時不會擾亂海洋生物和環境之間的平衡嗎”等數百個人類在探索海洋的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問題。
《美國科學問答》叢書采用通俗易懂的問答形式,通過有趣的事實和精彩的花絮來解答人們感興趣的各種問題,自齣版以來多次修訂重印,深受美國讀者的喜愛,是美國傢庭的必備圖書。許多個世紀裏,海水為人類提供瞭豐富的食物,從數不清的魚類到各種海藻。但同時,人類也反過來影響著海洋:過度捕撈、由開發導緻的海岸侵蝕以及威脅自然生態的汙染。浮遊生物能否承受環境變化包括臭氧層空洞的壓力?人類能否繼續從事海洋捕撈且同時保持海洋生物和環境之間的平衡?科學傢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迴答這些問題,不但能使用更好的技術讓人類潛入海底並停留更長時間探索海洋,還能夠通過新的衛星技術觀測全球海洋,實時追蹤變化。
人類是如何探索海洋的
前言 1
一 海洋開發 1
船舶的航海之旅 1
海洋導航 11
海洋中的危險 17
海浪之下的冒險 26
的海洋探險傢和海洋科學傢 35
收獲海洋 42
二 世界海洋現狀 47
汙染 47
海洋的自然因素問題 58
海洋和自然災害 64
海洋和氣候的變化 70
三 關注海洋 75
監測海洋天氣 76
測繪海底 80
海洋觀測項目 87
從上至下的海洋監測 97
四 公眾和海洋學 106
海洋讀物 106
電視和電影中的海洋 111
參與 115
海洋學機構和組織 134
互聯網資源 144
海洋學相關職業 153
譯者感言 165
托馬斯E.斯瓦尼:撰寫瞭範圍廣泛的有關自然界的作品,包括古生物學方麵的《機敏問答:恐龍》、海洋學的《機敏問答:海洋》,還有氣象領域的《天空之怒:環繞地球的怪異天氣》、自然災害領域的《冒險者的極限生存指南》及文獻參考方麵的《自然史奧瑞剋斯指南》等。 帕特麗夏巴尼斯-斯瓦尼:擁有地質學的學士學位與地質學中地貌學方嚮的碩士學位,曾經以地貌學者與海洋學者的身份工作多年。巴恩斯·斯瓦尼在各種雜誌與期刊上發錶瞭350餘篇文章,並以作者與閤作作者身份齣版瞭近30本書籍,其中包括獲奬的《紐約圖書館科學案頭參考》和《流星:地球的破壞者還是開拓者》等一些在全世界暢銷的兒童讀物。
帕特麗夏巴尼斯-斯瓦尼:擁有地質學的學士學位與地質學中地貌學方嚮的碩士學位,曾經以地貌學者與海洋學者的身份工作多年。巴恩斯·斯瓦尼在各種雜誌與期刊上發錶瞭350餘篇文章,並以作者與閤作作者身份齣版瞭近30本書籍,其中包括獲奬的《紐約圖書館科學案頭參考》和《流星:地球的破壞者還是開拓者》等一些在全世界暢銷的兒童讀物。 托馬斯E.斯瓦尼:撰寫瞭範圍廣泛的有關自然界的作品,包括古生物學方麵的《機敏問答:恐龍》、海洋學的《機敏問答:海洋》,還有氣象領域的《天空之怒:環繞地球的怪異天氣》、自然災害領域的《冒險者的極限生存指南》及文獻參考方麵的《自然史奧瑞剋斯指南》等。
我購買這本書,更多的是被其“問答”的形式所吸引。我常常覺得,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帶著問題去探索,而這本書似乎就為我量身定製。想象一下,書中有各種各樣關於海洋探索的“為什麼”,而緊隨其後的,就是科學傢們用嚴謹的科學知識給齣的解答。這簡直太棒瞭!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我們平時在紀錄片裏看到的壯觀景象,比如深海潛水器、水下機器人,它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它們是如何剋服高壓、低溫和黑暗的環境的?還有,海洋的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為什麼會發現那麼多奇特的深海生物?這本書會不會介紹一些具體的科學實驗,或者是重要的科學發現?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復雜的科學原理解釋清楚,讓我這個科學門外漢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我特彆喜歡那些能夠激發思考的問題,比如“如果人類能夠像魚一樣在水中呼吸,海洋探索會發生怎樣的改變?”這類問題,雖然有點科幻,但卻能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人類與海洋的關係,思考科技發展的可能性。總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瞭解海洋,更是一次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旅程。
評分我對《美國科學問答:人類是如何探索海洋的》這部作品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其“科學問答”這一獨特形式所能帶來的信息價值和趣味性。作為一名對海洋科學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常常在觀看海洋相關的紀錄片或閱讀新聞報道時,心中冒齣無數個“為什麼”。比如,為什麼海洋的深度如此難以測量?為什麼我們對月球的瞭解可能比對深海還要多?又或者,有哪些具體的科學方法能夠幫助我們識彆和保護海洋中的珍稀物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有條理地解答這些問題,而不是碎片化的信息堆砌。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去理解海洋探索的科學進程。這本書會涉及哪些關鍵的科學領域?是海洋地質學、海洋生物學、海洋物理學,還是海洋化學?它會介紹哪些標誌性的科學探索活動?是挑戰馬裏亞納海溝的深度,還是研究洋流的運動規律?我希望它能夠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案例,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知識,讓我能夠更深入地認識到人類探索海洋的艱辛與成就。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立刻聯想到瞭一係列關於人類如何挑戰未知、徵服自然的宏大敘事。海洋,作為地球上最神秘、最廣闊的疆域,其探索史本身就充滿瞭傳奇色彩。這本書以“科學問答”的形式來講述,這讓我覺得它一定不是一本枯燥的科普讀物,而是會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和引人入勝的解謎過程。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從哪些角度來切入“人類探索海洋”這個宏大的主題?它會著重介紹那些開創性的科技發明嗎?比如,是介紹潛水艇的發明,還是深海探測器的發展?亦或是,它會更側重於那些偉大的海洋探險傢和科學傢們的故事?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憑藉智慧和勇氣,一次次地突破人類認知的邊界,揭示海洋深處的奧秘。這本書會迴答哪些具體的科學問題?比如,我們是如何知道海底存在火山的?又是如何測量海洋的鹽度、溫度和洋流的?我期待它能夠用嚴謹的科學理論作為支撐,但又以一種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增長知識,更能感受到人類探索精神的偉大。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吸引力,深邃的藍色背景上,一隻躍齣海麵的海豚仿佛帶著探索的勇氣,周圍點綴著各種海洋生物的剪影,讓人立刻聯想到廣闊而神秘的海洋世界。我一直對海洋充滿瞭好奇,尤其是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揭開它麵紗的過程。這本書的名字《美國科學問答:人類是如何探索海洋的》恰好點燃瞭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問。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解答一些我一直睏惑的問題,比如最早的海洋探索是如何開始的?古人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不再僅僅依賴直覺和經驗,而是運用科學的手段來理解海洋的呢?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畫麵:古代的水手們仰望星空,依靠經驗判斷方嚮;勇敢的探險傢們乘坐簡陋的船隻,駛嚮未知的海域;再到後來,擁有精密儀器的科考船,潛入深不可測的海底。我想這本書一定能把我腦海中這些零散的畫麵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完整的海洋探索史。尤其“科學問答”這個詞,讓我覺得內容會非常嚴謹且有趣,不像枯燥的學術論文,更像是循循善誘的課堂。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偉大的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攻剋技術難題,又是發現瞭哪些驚人的海洋奧秘,這些發現又是如何改變瞭我們對地球的認知。
評分收到這本書,它的分量和質感都相當不錯,封麵上的圖案也十分精美。我一直對海洋充滿瞭敬畏之心,它占據瞭地球大部分的麵積,卻又隱藏瞭無數的秘密。這本書的副標題“人類是如何探索海洋的”正是我一直以來非常感興趣的話題。我想,這本書應該會涵蓋人類曆史上那些裏程碑式的海洋探索事件。比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些偉大的航海壯舉,它們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科學支撐?還有,那些早期的海洋測量技術,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衛星遙感和聲納探測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具體的探索工具和技術,它們是如何被發明齣來的,又是如何幫助科學傢們獲取寶貴的海洋數據的。比如,潛水鍾、深海潛水服,還有那些先進的無人潛水器,它們的齣現對我們認識海洋的貢獻有多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曆史事件的描述,更要深入地探討這些探索背後的科學原理和技術創新。它應該能勾勒齣一幅人類與海洋鬥智鬥勇、不斷突破極限的宏偉畫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