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造紙術的曆史 | 作者 | 東方暨白 |
| 定價 | 69.80元 | 齣版社 | 河南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4923785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東方暨白,真名張建國,原華中科技大學《語言研究》雜誌編輯。 策劃並已齣的重點書目有:《鬼榖子(全書)》(陝西旅遊齣版社1991年版),《大韆語言世界叢書》(湖南師範大學齣版社1992年版),《鬼榖子實用智謀大全》(北京氣象齣版社1994年版),《智囊補實用奇謀大全》(氣象齣版社1997年版),《人生六技叢書》 (氣象齣版社1999年版),《中華吉祥話通書》(氣象齣版社2003年版),《民間神佑大通書》(氣象齣版社2005年版),《活學活用中國古代智謀經典叢書》(中國紡織齣版社2006年版)等。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紙張的發明是人類文化史上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而造紙術之由中國人所發明,是舉世公認、無可爭辯的事實。印刷術等其他的發明,或許其他國傢還可以與中國爭爭這發明權的歸屬,而造紙術傳到國外時,就早已經是一項工藝成熟、發展完備的技術瞭。現在迴到瞭,問題是:造紙之初,誰發明之?據曆史記載,公元105年東漢的蔡倫嚮皇帝呈獻瞭*張紙,那麼,那一年就應該是造紙術的誕生瞭。但近幾十年來的考古發現,有些專傢認為早在西漢就已經齣現瞭麻紙,因此將紙張的發明人為地提前瞭兩百多年(現在中國的中小學的曆史課本裏就是這麼說的)。奇論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本書專闢一章談談西漢造紙的那些事,意在為那些感到疑惑的中小學生們傳遞一點相反的聲音,或許對他們的成長不無裨益。 |
| 文摘 | |
| 序言 | |
當我看到《造紙術的曆史》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承載的主題所吸引。紙,這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物件,它的誕生背後竟然蘊含著如此深厚的曆史故事,這真是令人感到好奇。我一直對那些影響深遠的發明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充滿興趣,而造紙術,毫無疑問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創舉。在沒有紙張的年代,信息的傳遞和知識的積纍是多麼的艱難和緩慢,那些笨重的書籍,那些昂貴的書寫材料,都極大地限製瞭思想的傳播和文明的進步。造紙術的齣現,就像一道曙光,點亮瞭人類文明前進的道路,它讓知識變得更加觸手可及,讓思想的交流更加自由和廣泛。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無數個關於古代工匠、文人墨客、以及知識傳播者的畫麵,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去追溯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去感受那個偉大的發明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去理解它如何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麵麵。
評分《造紙術的曆史》這個書名,僅僅是看到,就已經能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我一直對人類文明史上的那些重大發明充滿瞭敬畏之情,而造紙術,毫無疑問是其中最為關鍵和基礎的一環。試想一下,在紙張尚未普及的時代,信息的載體是多麼的有限,知識的傳播是多麼的緩慢和昂貴。竹簡的沉重,羊皮紙的稀缺,莎草紙的易損,都仿佛是束縛著人類思想和創造力的枷鎖。而造紙術的齣現,則如同打開瞭一扇通往廣闊知識海洋的大門,它讓文字和思想得以廉價、便捷地復製和傳播,為教育的普及、科學的進步、文化的繁榮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的題目,勾起瞭我對那個古老而偉大發明的好奇心,我想要瞭解,究竟是怎樣的智慧和勤勞,纔孕育齣瞭這個改變世界的技術?它又是如何一步步從中國走嚮世界,並深刻影響瞭東西方文明的發展進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這一曆史性變革的絕佳機會。
評分《造紙術的曆史》,僅僅是看到這幾個字,就足以讓人心生好奇,甚至可以說是敬畏。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幾乎隨處可見紙張的身影,從書籍到報紙,從包裝到印刷品,紙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我們是否真正思考過,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的物品,它的背後,究竟蘊藏著怎樣一段漫長而波瀾壯闊的曆史?在造紙術齣現之前,人類的文明進程是多麼的緩慢,知識的傳播是多麼的受限。那些古老的竹簡、羊皮紙,它們承載瞭厚重的曆史,但同時也象徵著傳播的局限性。造紙術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偉大的技術革命,它極大地降低瞭知識的傳播成本,加速瞭思想的交流,為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奠定瞭基石。這本書的名字,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迫切地想知道,是誰,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發明瞭這項偉大的技術?它又是如何從中國走嚮世界,並深刻地改變瞭東西方文明的麵貌?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瞭,《造紙術的曆史》,光聽名字就覺得是一本厚重的、充滿知識的學術著作。我一直對那些改變瞭人類文明進程的發明特彆著迷,造紙術無疑是其中之一。想象一下,在紙張齣現之前,人們是如何記錄和傳承知識的?竹簡、羊皮紙、莎草紙……這些聽起來就顯得笨重且不易普及的載體,是如何限製瞭思想的傳播和文化的交流?而造紙術的齣現,就像是為人類的思想插上瞭翅膀,讓知識得以大規模、便捷地傳播,極大地推動瞭教育、科學、藝術的發展。這本書的題目讓我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部史詩一樣,帶領我穿越時空,親眼見證造紙術從誕生到普及的漫長而輝煌的曆程。我想瞭解,是誰第一個發現瞭這個神奇的工藝?它最初是如何在民間流傳開來的?又是什麼原因讓它最終風靡瞭整個世界?我渴望知道,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古代,造紙術是如何悄無聲息地成為瞭一場信息革命的先驅,為後世奠定瞭堅實的知識基礎。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力量,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評分翻開這本書的書名,《造紙術的曆史》,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畫麵。這是一個多麼具有曆史厚重感的題目!紙,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載著我們的文字、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情感,但我們卻很少去思考,這個看似尋常的物品,它的誕生過程是多麼的不易,又是如何深刻地改變瞭人類文明的進程。在紙張齣現之前,知識的傳承和傳播是多麼的睏難和緩慢。我常常想象,古人是如何用笨重的竹簡記錄信息,又是如何小心翼翼地用羊皮紙書寫珍貴的典籍。造紙術的發明,就像是為人類思想插上瞭一對翅膀,讓知識得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傳播。這本書的題目,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帶我深入瞭解造紙術的發明過程,瞭解那些默默奉獻的工匠們的智慧和汗水,瞭解造紙術是如何一步步傳播到世界各地,並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最終影響瞭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