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 9787562492672

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 978756249267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元胜 著
图书标签:
  • 昆虫
  • 自然
  • 科普
  • 雨林
  • 生物
  • 摄影
  • 动物
  • 儿童
  • 科学
  • 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92672
商品编码:2965443814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 作者 李元胜
定价 68.00元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2492672 出版日期 2015-1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在完成创作《昆虫之美》后,作者以七年时间,多次深入西双版纳、海南等地中国热带雨林考察、拍摄,历经过程的艰辛和发现的惊喜,厚积薄发,终于有了这部惊艳之作。热带雨林的珍稀物种,在诗人好奇的镜头下,具备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精彩的考察和探险过程,也给了作者极大的启发,激发出兼有自由、浪漫和科学的严谨的文字,相信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爱和敬意。作者是诗人,他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是近年来传播得为广泛的现代诗之一。在这本科考笔记中,同样体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怀。

   作者简介

李元胜,男,年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生态摄影师。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设计专业。年起开始自然考察和摄影,出版多部科普作品,曾出版诗集《无限事》(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年、年传播度高的现代诗)、《昆虫之美》等。


   目录

八月。空中悬挂着水滴的雨季。整个西双版纳的上空,就像一张变化不定的桌布。
望天树的昼与夜 /013
勐腊的南腊河,与望天树的原始雨林互相滋润,形成了类似河流地带的景观。
莱阳河:雨林之上 / 030
思小高速应该称得上中国美的高速公路之一吧,路在雨林中穿行,沿途甚至还有观察点,可以随时进观察点泊车区,去森林里散散步。
春节到版纳拍蝴蝶 /042
它停在一片草叶上,安静地等候阳光,翅膀上挂满了露水钻石。
公路通向曼燕村 /055
在这条路上浏览窗外景色,就像用幻灯片模式,欣赏一个热带相片册,很多景致一闪而过,让你来不及琢磨。
绿石林印象 /066
热带沟谷雨林接近原始雨林的生态,我曾三次在这个景区消磨时光。
夜里的声响 /077
夜深了,版纳植物园并不寂静,虫声此伏彼起,相当热闹。
大浪坝 /086
我看到了晨光的来源,它从天边的云缝里泄露而出,投射到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把山下的大片田野和河流,留在阴影里。
关于燕凤蝶 /097
燕凤蝶是中国小的凤蝶,好几年里,对常居重庆的我来说,它是一种传说中的蝴蝶。
尖峰岭上的星光 /106
尖峰岭临海,所以气候和海南岛腹地有所不同,明显干燥得多,甚至看不出一点雨季的迹象,路边的草叶都有些枯黄。
一次恐怖而美丽的考察 /117
恐怖的一次,是当天晚上,他在草丛中寻找竹节虫,几分钟的时间,袜子上布满了一层蚂蟥。
有呼吸的宝石 /126
这些千奇百怪的瓢蜡蝉,就像有呼吸的宝石一样,有着非常美丽的形状和图案,非常迷人。
黄猄蚁小记 / 137
黄猄蚁是一种织巢蚁,喜欢在空中筑巢,
树枝上安家。
树干上的故事 /146
就像从一面镜子里面,看到一个城市,一棵树也可以作为这样的镜子,它映射出很多整个树林的信息。
跟我去看蝉的羽化 /159
这个季节倒有另一个不错的节目——那就是打着电筒,去看蝉的羽化。
灯光下的昆虫 /171
很多珍稀昆虫,或者成虫发生期短,或者生活习性比较隐蔽,也很难被我们发现。
花间 /180
蜜腺分泌着糖分,散发着甜甜的香味,吸引着昆虫源源不断地赶来吮吸。
从自怀、赤水到黄金老林 /197
考察方式是比较的田野调查方式,白天和晚上分别进行户外观察搜索、拍照记录,另外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灯诱。
茂兰笔记:时光的停顿 /219
在遥远的时代,那里本来是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无边无际岩石堆,雨水顺着岩石漏斗,转入地下,成为神秘地下河流。
后记


   编辑推荐
新闻出版署向全国推荐的百种读物《昆虫之美》后续,用文字和镜头见证大自然的诗意与尊贵

   文摘

   序言

飞羽之歌:世界鸟类图鉴与生态探秘 内容简介 《飞羽之歌:世界鸟类图鉴与生态探秘》是一部全面、深入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鸟类学巨著。本书超越了传统物种图鉴的范畴,将数千年来人类对鸟类的观察、记录与科学研究成果融汇一体,旨在为自然爱好者、鸟类学家以及普通读者提供一个通往鸟类世界的权威且迷人的入口。 本书的结构精心设计,分为三大核心板块:“物种巡礼:全球鸟类大百科”、“行为解密:鸟类生态与演化之谜”以及“守护与未来:鸟类保护的挑战与展望”。 第一部分:物种巡礼——全球鸟类大百科 这一部分构成了本书的基石,收录了超过一千种最具代表性、分布最广或最具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我们摒弃了传统的科属简单罗列方式,而是根据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演化亲缘关系进行区域性分组,使得读者的学习和查阅过程更具逻辑性和趣味性。 1. 栖息地导航:从极地冰原到热带雨林 我们详细描绘了鸟类适应的各种极端环境。例如,在“极寒的使者”章节中,重点介绍了企鹅和海鸟(如信天翁)如何进化出惊人的保温机制和捕猎技巧。在“赤道上的交响乐”部分,则聚焦于新热带界和东洋界的林鸟,如蜂鸟、天堂鸟和犀鸟,它们绚丽的羽色和复杂的鸣唱系统是色彩与声音的极致展现。 2. 视觉盛宴:高清形态学解析 本书的核心亮点在于其精美绝伦的插图和摄影作品。每一种重点介绍的鸟类都配有至少两幅高清彩图,一幅展示其在自然栖息地中的形态,另一幅则是对关键辨识特征(如翼斑、喙形、脚部结构)的特写。形态学解析部分不仅描述“它是什么样子”,更深入探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例如,猛禽强健的爪和钩状的喙如何适应捕食,而食谷鸟的短而粗的喙又如何高效处理坚硬的种子。 3. 鸣唱的语言:声音图谱 鸟类的鸣唱是交流、求偶和领地宣示的重要方式。本书引入了最新的声音分析技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了数百种鸟类的鸣唱频谱图。读者可以通过视觉化的声音数据,理解不同鸣声的频率、节奏和复杂性,例如,琴鸟模仿环境声音的精妙程度,以及蜂鸟翅膀振动产生的独特“嗡鸣”。 第二部分:行为解密——鸟类生态与演化之谜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是什么”,那么第二部分则探讨“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一板块深入挖掘了鸟类学中最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 1. 迁徙的史诗:导航的奥秘 迁徙是鸟类界最伟大的奇迹之一。本书详尽分析了鸟类如何完成数千公里的精确导航。内容涵盖了地磁场感应、太阳和星辰定位,以及利用地形地貌作为参照物的复杂机制。我们特别以北极燕鸥的往返旅程为例,阐述了能量管理与迁徙路径选择的平衡艺术。 2. 筑巢的建筑师:从草巢到洞穴 鸟类的巢穴是其生存策略的直观体现。我们分类介绍了不同科属的筑巢技术:例如,织巢鸟利用蜘蛛丝和植物纤维编织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球形或袋状结构;而一些热带鸟类则利用泥土或粪便来加固巢穴,以抵御潮湿和捕食者。关于求偶展示的描述,如极乐鸟为吸引配偶而进行的复杂“舞蹈”,亦在其中占有重要篇幅。 3. 亲代投资与社会结构 本章探讨了鸟类在抚育后代上的巨大投入。从一夫一妻制的合作育雏,到杜鹃等“巢寄生”物种的无情策略。研究还涉及了群居鸟类(如鹦鹉和乌鸦)展现出的高阶认知能力,包括工具使用、知识传递以及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我们试图揭示,鸟类的“智慧”是如何在特定的生态压力下被塑造和强化的。 第三部分:守护与未来——鸟类保护的挑战与展望 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的健康状况是衡量环境质量的晴雨表。本书的第三部分着眼于当代保护科学的前沿工作。 1. 威胁的清单:栖息地丧失与气候变化 详细分析了导致全球鸟类数量下降的五大主要因素:栖息地破碎化、入侵物种、农药污染、非法贸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候鸟时间轴的扰乱。例如,分析了特定湿地消失对涉禽种群的连锁反应。 2. 恢复与重建:保护实践案例 本书收录了多个成功的物种恢复案例,如加州秃鹰和新西兰鸮鹦鹉的野化放归项目。这些案例展示了基因管理、疫病控制和栖息地动态恢复的有效策略。读者将了解到野外监测技术(如卫星追踪和无人机普查)在现代保护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3. 城市中的飞鸟 本章关注人与鸟类的共存问题。我们探讨了城市化如何改变鸟类的生活方式,并提出了如何在城市绿地中设计对鸟类友好的环境,减少玻璃碰撞和宠物捕猎带来的伤亡,倡导公民科学在记录城市鸟类多样性中的重要性。 《飞羽之歌》不仅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参考资料,更是一次对生命奇迹的深度探索。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无可挑剔的视觉呈现,本书将引导读者重新认识我们身边这些充满活力、令人惊叹的飞行生物,激发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敬畏与责任感。它将成为每一位热爱自然者书架上不可或缺的珍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大自然中的生命,尤其是那些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微小生物,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这本书,则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深入了解我一直十分着迷的热带雨林及其中的昆虫世界。我一直想象着,在那个远离尘嚣的神秘之地,隐藏着多少令人惊叹的生命奇迹,它们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绝对是令人瞩目的。精美的插图不仅仅是图片的叠加,更是艺术家对昆虫世界的一次深刻解读。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生命力,细节的描绘令人叹为观止,从翅膀上微妙的光泽到触角上细密的绒毛,都栩栩如生。我尤其被书中那些色彩丰富、造型奇特的昆虫所吸引,它们仿佛是从神话故事中走出来的一般,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昆虫生态习性的详尽描述。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昆虫外形的介绍,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在雨林环境中生存的智慧和策略。例如,那些关于伪装、捕食和繁殖的故事,都让我对生命的顽强和适应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惊叹于这些微小生命所展现出的惊人智慧,它们如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流畅且富有吸引力。作者的文字仿佛一股清流,将那些枯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一次身临其境的雨林探险,我仿佛能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到潮湿的空气,以及那些隐藏在阴影里的生命气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对雨林昆虫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美”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指那些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形态,更包含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顽强生命力。这些雨林中的昆虫,用它们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姿态。这本书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责任。

评分

我对昆虫一直都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既着迷于它们奇异的形态和色彩,又对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感到由衷的敬佩。而《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些微小生物的探索欲,尤其是在我一直心驰神往的热带雨林这个充满生机的环境中。我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描绘过那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想象着其中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故事。 这本书的插画质量绝对是令人惊叹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更是充满艺术感的再创作。每一幅插图都极其精细,将雨林中昆虫的纹理、色彩和形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展现出昆虫翅膀上精美图案和身体上细微绒毛的特写,让我感觉仿佛置身其中,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这些生命的细节。这种视觉上的震撼,是任何单纯的照片都无法比拟的。 让我感到特别满意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昆虫外表的描绘,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在雨林生态系统中的生存法则。作者通过生动翔实的描述,展现了不同昆虫如何巧妙地利用环境,如何与其他生物互动,以及它们在整个生态链中扮演的独特角色。这些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繁荣并非偶然,而是无数精妙的适应和协作的结果。 阅读体验非常棒。作者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将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仿佛随着作者的笔触,一同在雨林中穿梭,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绿叶下的奇迹。这种沉浸式的阅读方式,让我对雨林和其中的昆虫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美”的含义。它不再局限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美好,而是包含了生命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的坚韧、智慧和创造力。那些在雨林中努力生存的昆虫,无论它们的形态如何,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生命之美的独特篇章。这本书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以及对大自然无尽神奇的敬畏之情。

评分

我一直都对自然科学类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入探索特定领域,并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的作品。这本《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恰好就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我对于热带雨林这个地球上生命最繁盛的区域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而昆虫作为雨林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对象。我曾多次想象过,在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隐藏着多少令人惊叹的生命奇迹。 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做得非常出色。精美的插画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更是对昆虫形态和特征的精准描绘,并且融入了艺术的视角。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色彩的运用,那些浓烈而又和谐的色彩组合,生动地展现了雨林中昆虫的绚丽多姿。每一张插画都仿佛是一幅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那些微小生命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昆虫生态习性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昆虫外形的描述,而是更进一步地探讨了它们在雨林环境中的生存之道。例如,一些昆虫为了适应潮湿的环境而进化出的特殊结构,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共生或寄生关系,都让我大开眼界。这些知识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更让我对生命的演化和适应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很吸引人。它不像一些枯燥的科普读物,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消化。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雨林的重重迷雾,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生命宝藏。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让我感到非常投入。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昆虫不仅仅是微小的生物,更是构成雨林生命网的重要节点。它们身上所蕴含的生命力、适应性和创造力,都让我感到无比惊叹。这本书也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应该以更敬畏和珍惜的态度去对待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评分

这套关于《昆虫之美》的系列图书,我一直都非常关注。我对于那些微观世界的生命充满了无穷的好奇心,尤其是我一直以来都对热带雨林这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看到这本《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的出现,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梦想着能够亲身感受那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神秘环境,感受那些在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角落里,依旧上演着精彩生命的戏剧。 这本书的插画风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一直认为,对于昆虫这类生物来说,精美的插画是比单纯的照片更能传达其神韵的媒介。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完美。每一幅插图都充满了艺术感,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细节的描绘丝丝入扣。我尤其喜欢那些放大到足以展现出昆虫翅膀上细微鳞片和触角上纤毛的插图,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能够洞察秋毫的眼睛。 书中对于昆虫的描述,不仅仅停留在它们的形态特征,更是深入探讨了它们在雨林生态系统中的独特生存策略。我被那些关于它们如何伪装、如何捕食、以及如何繁衍后代的故事所深深吸引。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独立而精彩的生命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智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微小生命,发现它们身上蕴含着多么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雨林探索之旅。作者的笔触生动而充满感染力,仿佛能将读者带入那潮湿、葱郁的雨林之中,亲身感受那里的气息和声音。我仿佛能听到虫儿们在叶片间穿梭的沙沙声,感受到那些隐藏在阴影里的危机,也能看到那些在阳光下闪耀着奇幻色彩的昆虫。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对于“美”的定义有了更广阔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指那些符合传统审美的形态,更是包含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展现出的独特适应性和生命力。那些在雨林中生存的昆虫,无论它们的外表如何,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这片土地增添着生机与活力。这本书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这个星球上珍贵的生物多样性。

评分

这本《昆虫之美:2:雨林秘境》绝对是给我带来惊喜的!我一直对自然界的神奇生物充满好奇,尤其对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昆虫情有独钟。虽然我并没有机会真正深入雨林腹地,但这本书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神秘世界的窗户。我一直想象着那里潮湿而闷热的空气,以及各种我从未见过的生命在其中悄然生长、繁衍。 书中的插图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那些细腻的笔触,精准地捕捉到了雨林中昆虫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从它们翅膀上的纹路,到触角上的绒毛,再到复眼闪烁的光泽,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页中跳出来。我尤其喜欢那些近距离的特写,让我能清晰地看到它们身上令人惊叹的几何图案和色彩搭配,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不同昆虫习性的描述,它们之间的互动,以及它们在整个雨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例如,有些昆虫如何巧妙地模仿植物的叶子来躲避捕食者,有些又是如何利用鲜艳的色彩来吸引配偶,还有些则是在夜晚悄然活动,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这些细节让我对雨林这个复杂而精妙的生命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敬畏生命的顽强与智慧。 整本书的编排也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昆虫种类,而是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将那些遥远而陌生的生命变得触手可及。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雨林探险家,带着我们穿越茂密的植被,一步步揭开隐藏在雨林深处的昆虫秘密。这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家中也能感受到雨林的呼吸,听到虫鸣鸟叫。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鲜为人知却又极其重要的昆虫的介绍。它们可能不如蝴蝶那样美丽,也没有甲虫那样强壮,但它们在维持雨林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那些默默无闻的传粉者,或是控制着其他生物数量的掠食者。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