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学生不可不知的1006个文学常识
定价:32.80元
售价:22.3元,便宜10.5元,折扣67
作者:欧俊;华业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2175160
字数: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31kg
编辑推荐
文学作品如同一个载体,载着悠久的历史,在文学长河中沉浮,为世人带去感动与收获。当年缔造了人类早文明的苏美尔人已经踪迹全无,但他们的《吉尔伽美什》却依然被后人奉为英雄史诗之祖。当年声名煊赫的汉武帝早已成家中白骨,但司马迁的《史记》却依然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一部的作品可以历久不衰,穿越时空,跨越国界,长久流传。透过这些不朽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灵魂,塑造一个民族的形象,体味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
内容提要
《中国学生不可不知的1006个文学常识》编录了古今中外广为传颂且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体、流派、社团、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多方面的文学知识点,这些作品承载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作者的内心世界,容纳了他们毕生的智慧结晶与人生感悟,让我们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拓宽视野、开阔胸怀,感受智慧,领悟生命,品读万象、自我完善。
目录
作者介绍
欧俊,社会学专家,生于荆楚,致力于经管类畅销图书的研究与写作。其文笔简洁、活泼、流畅,已出版《做业绩棒的员工》、《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等多部畅销书。
文摘
责任是我们做事的重要原则
基督教的教义中没有提到“责任感是我们的行动准则”,但哲学或常识都会告诉我们,责任感起的是某种纲领性、决定性的作用。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认为我们做事的原则就是责任,无论是哲学或生活常识都认为责任感起的是某种纲领性、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有时候做事情,或多或少会受到情绪和欲望的影响,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行为指令。亚当·斯密认为,在这时,就要遵守一些已经形成的行为准则,称做“义务感”,或是责任感。
基于责任感的行为,可能不是合宜的,但一定都是在别人能接受的范围内的。有责任感的人,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责任感可以使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能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有的责任担当起来很难,有的很容易,而难易不在于工作的类别,在于做事的人。只要你想、你愿意,你就会做得很好。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因为在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工作。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不愿意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那就在工作和生活中勇敢地负起责任。
序言
我一直对中国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尤其是唐宋时期的那些大家,他们的作品,读起来总有一种穿越千年的共鸣。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它里面会不会有关于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比如某首诗的创作背景,某个典故的出处,或者某个意象的象征意义等等。我一直觉得,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让我在阅读时,不仅仅是欣赏文字的美,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我甚至设想,这本书会不会有关于不同诗词流派的对比分析,或者是不同时期诗歌风格的演变,这样我就能对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些都是我个人对这本书所期待的,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干货”。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1006个文学常识”这个数字听起来就有些吓人,我担心它是不是会过于学院派,充满了晦涩难懂的理论和生僻的术语,读起来会像是在啃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我尤其害怕的是,它会不会只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缺乏生动有趣的阐释,让我觉得自己在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和吸收。我一直认为,好的文学常识书籍,应该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讲解,激发读者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让我因为内容的难度而望而却步,最终将其束之高阁。
评分我一直觉得,文学常识的学习,就像是在浩瀚的星空中寻找指引方向的北极星,而这本书,至少在我的预期中,是希望能帮我找到几颗明亮的星辰,让我对中国文学的脉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精炼的词典,把那些我曾经在阅读中遇到过的,或者听过但又不甚明了的文学概念、术语,甚至是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生平的“梗概”都一一罗列出来,并且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我期待它能成为我随手翻阅的工具书,遇到不懂的地方,一查便知,从而减少阅读时的“卡顿”感,让阅读过程更加流畅和享受。我一直认为,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是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意图,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所以,我一直热切地盼望能有一本这样“实用”的书籍来辅助我的学习。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中国文学发展脉络的书,希望能够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中国文学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至今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包含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文学的各个重要时期、各个重要流派的介绍,并且能够清晰地梳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某个时期会出现某种文学现象,为什么某些作家会形成独特的风格,以及这些文学现象和风格是如何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影响的。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知识,让我了解不同时期文学批评的观点和方法,从而提升我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认识中国文学全貌的一扇窗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别致的,封面采用了一种复古的函套式设计,硬壳封面上印着淡淡的金色纹饰,颇有质感。翻开内页,纸张的厚度适中,触感温润,不像那种劣质的印刷品,文字的排版也比较清晰,字号大小也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的处理,虽然内容庞杂,但通过逻辑清晰的划分,使得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了解,不会被海量的信息 overwhelming。书中的插图也颇具匠心,并非简单的点缀,而是与内容相互呼应,有些甚至是古代画作的复制,为枯燥的知识点增添了不少趣味和艺术性,让人在学习之余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物理层面上的用心,确实能提升阅读体验,让人在接触知识之前,就先被它的外在美所吸引,产生一种想要深入探索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