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宝库:湿地:natural treasure-houses 9787533183578

天然宝库:湿地:natural treasure-houses 978753318357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国栋,张超,孔庆友 著
图书标签:
  • 湿地
  • 自然保护
  • 生物多样性
  • 生态系统
  • 环境科学
  • 地理
  • 科普
  • 自然地理
  • 野生动植物
  • 环境保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183578
商品编码:2969128144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天然宝库:湿地:natural treasure-houses 作者 陈国栋,张超,孔庆友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3183578 出版日期 2016-06-01
字数 页码 117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斛读地球密码》科普丛书分为地质、地貌和矿产3个系列,共计36册,包含地质、地史、古生物、地貌利矿产资源等方面内容。
  各分册广引博采外的地学发现和成果,以地球科学理论作为依据,对地质现象和事实解疑释难,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有哪些、在哪里、与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关系等依次展开,力求达到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
  丛书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内容系统、各自成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仅可以通过对地质现象的描述让人们知其然,能通过对地球科学理论的解释让人们知其所以然,是一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地学科普丛书。

   作者简介

   目录
Part1 湿地概念释义
湿地的概念
湿地的类型

Part2 湿地功能概观
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
净化水质
维护生物多样性
调节气候

Part3 湿地资源宝库
生物的家园
水资源的涵养地
矿产资源的富集地
土地资源的供应站
魅力无穷的湿地美景

Part4 世界湿地掠影
世界湿地分布
世界六大湿地

Part5 中国湿地大观
中国湿地分布
中国十大湿地

Part6 山东湿地概览
山东湿地分布
山东三大湿地
呵护湿地
中的湿地
拯救湿地在行动
附录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绿洲的回响:一窥全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未来 书籍名称: 绿洲的回响:一窥全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未来 ISBN: 978-7-5331-8358-5 出版社: 世纪之光文化发展出版社 字数: 约 1500 字 --- 导言:生命的脉络,地球的馈赠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编织而成的星球上,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如同地球跳动的心脏,维系着微妙的平衡。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急速扩张与环境变迁的双重压力下,许多至关重要的生态区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书《绿洲的回响:一窥全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未来》,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生境,而是致力于描绘一幅宏大而精细的全球生态图景,深入探讨从高耸的雪山到广袤的海洋,从干旱的沙漠到茂密的森林中所蕴藏的生命奇迹、它们所提供的关键生态服务,以及人类如何才能与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和谐共存。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超越熟悉的自然景观,进入那些鲜为人知却对全球生态系统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区域。我们将探究那些维持着大气成分、调节气候模式、并为人类提供基本生存资源的自然基础设施。 第一部:高地的守望者——山地生态的脆弱性与适应 山脉,是地球的脊梁,它们以其陡峭的地形和剧烈的垂直气候变化,孕育出地球上最为独特的生物群落。本部分将详细考察从喜马拉雅到安第斯山脉,再到阿尔卑斯山脉的生态系统。 我们首先关注高山冻原(Alpine Tundra)。这里的生物必须忍受极端的低温、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和稀薄的空气。我们将介绍那些在岩缝中顽强生存的垫状植物(Cushion Plants)如何通过特殊的生长习性来抵御风寒,以及它们在融雪期如何迅速完成生命周期。书中将通过实地观察案例,分析气候变暖对冰川融化速度的影响,以及这对依赖冰雪融水的中下游流域生态链带来的连锁反应。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云雾森林(Cloud Forests)的奇特世界。这些被永久性云层环绕的森林,其湿度的主要来源并非降雨,而是云雾凝结。这种“水平降水”造就了植物体上附生生物的狂欢——苔藓、蕨类和附生兰花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热点。我们将分析保护云雾森林中特有物种(如特定种类的蜂鸟或两栖动物)的紧迫性,因为它们对局部微气候的敏感性极高,一旦环境参数稍有波动,便可能面临灭绝。 第二部:生命的熔炉——热带雨林与草原的动态平衡 热带雨林与稀树草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两大生命熔炉。然而,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侵蚀。 在热带雨林章节,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其物种数量的庞大,而是着重于探讨其内部复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我们将解构“养分贫瘠的土壤”与“丰饶的植被”之间的悖论——这依赖于快速的腐殖质分解和菌根网络的高效运作。书中的案例研究将聚焦于森林冠层生态学,研究那些常年生活在离地四十米以上的生物群落,它们如何适应持续的阴影和高湿环境,并揭示这些“天空中的岛屿”在物种隔离和演化中的关键作用。 相对的,热带稀树草原(如非洲塞伦盖蒂或南美洲的塞拉多)则展现了另一种宏大的生态剧目——大规模迁徙。我们将分析这种周期性迁徙背后的环境信号(降雨模式、植被生长),以及大型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如何通过啃食、踩踏和排泄,维持草原的健康结构,防止其退化为灌木林。这一部分还会探讨火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人为干预如何扰乱了这种自然的火焰循环。 第三部:海岸线的韧性——海洋与淡水交汇处的生命线 海洋和河流系统,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骨架。本部分关注那些水陆交错、环境高度动态化的区域。 我们将详尽考察河口湾(Estuaries)与红树林(Mangroves)的生态功能。这些区域,盐度、潮汐和泥沙含量不断变化,孕育出了地球上最具韧性的植物群落之一——红树。书中会详细阐述红树林如何通过气生根系统固定沉积物,有效减缓海岸侵蚀,并作为“海洋的育婴房”,为近海鱼类、虾蟹提供关键的庇护所。我们将对比不同地理区域的红树物种(如红树、白树)对盐分的生理适应机制。 在淡水生态系统方面,本书将从大型河流的源头流向下游三角洲。我们将研究河流的“脉动”——洪泛区在丰水期如何为周边森林和湿地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并为两栖动物和水鸟提供繁殖场所。研究案例将集中在河流的连通性,分析水坝和堤防工程对鱼类洄游(如鲑鱼或鳗鱼)的致命影响,以及恢复河流自然蜿蜒(Meandering)的生态效益。 第四部:面向未来的生态管理与伦理 最终,本书将从描述性的角度转向建设性的反思。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栖息地破碎化和资源过度开发时,我们应如何重新定位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我们将探讨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评估的最新方法,如何量化森林吸收碳、河流净化水质的价值,以便在经济决策中纳入自然资本。书中还将介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实践案例,例如如何利用恢复后的海岸带植被来抵御风暴潮,而非仅仅依赖昂贵的混凝土工程。 此外,本书将探讨跨区域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保护工作必须超越行政边界的限制。我们还将审视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保护策略,特别是如何平衡当地社区对发展和生计的需求,与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之间的复杂张力。 《绿洲的回响》是一次对地球生命复杂性的致敬,也是对我们共同未来发出的审慎呼吁。它提醒我们,生态系统的健康并非遥远的科学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石。通过理解这些“绿洲”如何运作,我们才能更智慧地规划人类文明的航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大自然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直到我读了《天然宝库:湿地》。这本书让我对“湿地”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片水域,更是无数生命繁衍生息的摇篮,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对湿地中各种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相互依存的生命网络。我仿佛能看到一片绿色的水草如何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又能看到昆虫如何为植物传粉,而微生物又如何分解有机物,为生态系统循环提供能量。这种对生命细节的关注,让我深深着迷。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将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美感完美结合,让我读起来既增长了知识,又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传递信息,更在于启迪我们思考生命、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评分

作为一名对环境保护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天然宝库:湿地》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用空洞的说教来强调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对于湿地作为“地球之肾”的阐述,让我对它的净化水源、调节洪水等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了解到,一片看似不起眼的湿地,却可能养育着成千上万的生命,为人类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生态服务。书中还探讨了湿地面临的各种威胁,如污染、过度开发等,并提出了切实的保护建议。这种既有科学深度,又不失人文关怀的写作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唤醒我们环保意识的行动指南。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共同关注和保护我们宝贵的湿地资源。

评分

我一直对自然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天然宝库:湿地》这本书,对于我而言,无疑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虽然我还没有亲眼见过书中描绘的湿地景观,但透过文字的描摹,我仿佛身临其境。书中对于湿地景观的描写,不仅仅是色彩和形状的堆砌,更是对光影、氛围和生命力的捕捉。我能感受到清晨薄雾笼罩下湿地的神秘,午后阳光穿透树冠洒下的斑驳陆离,以及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金黄,映照在水面上的壮丽景象。作者善于运用各种意象和比喻,将抽象的生态概念具象化,让人容易理解,也更容易产生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湿地,更是关于生命、关于时间的流动、关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然景观的价值,也激发了我用镜头去记录和传递这份美好的愿望。

评分

初次接触《天然宝库:湿地》,我怀着一份好奇,但很快就被它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场深入交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书中对于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描绘,简直是艺术品。它没有枯燥地罗列物种名称,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食草动物如何与植物共生,捕食者如何控制种群数量,微生物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隐形英雄”角色。我仿佛能看到一只勤劳的河狸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河流的流向,创造出新的湿地环境;也能想象到迁徙的水鸟,如何依靠这片湿地作为重要的驿站,完成它们跨越千里的旅程。作者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却又不失科学的严谨。这种将科学知识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的写作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

这本《天然宝库:湿地》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自然百科全书,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里面蕴藏的丰富信息。我一直对湿地这个概念很模糊,总觉得它不过是水多一点的土地,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从地理、生态、生物多样性等多个维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湿地的形成、演变以及其独特的魅力。文字的描述非常生动,仿佛我能亲身感受到那片水域的湿润空气,听到水鸟在芦苇丛中低语,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穿梭。书中对不同类型湿地——从广阔的沼泽到宁静的湖泊,再到神秘的红树林——的介绍都极其详尽,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湿地在气候调节、水资源涵养方面的作用的解读,这让我对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自然界又多了一份敬畏和热爱,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去探访那些隐藏在地球角落的湿地奇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