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民国家训:像梁启超一样教育孩子
定价:38.00元
作者:南洲
出版社: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8300026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一门三院士,满门皆才俊。流传近百年的家庭教育经典,影响千万人的实用教育智慧。
2.梁启超的家教思想,既含有传统教育的精华,又含有现代教育的真知。读懂了梁启超,就能读懂中国的家教精髓。
3.梁启超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意育、智育、情育的教育观,个性化、趣味主义的教育理念,享受过程、享受苦难的教育法,不啻为医治当今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焦虑症的一剂良药。
内容提要
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巨人”,名满天下。20岁做父亲,9个子女,满门俊秀。除了学业成就,在品性修养、为人处世,甚至理财、健康等方面,都出类拔萃。梁启超的家教思想,既含有传统教育的精华,又含有现代教育的真知,读懂梁启超,也就读懂了中国的家教精髓!本书全面解读梁启超的教育理念,是父母不可不读的教育读本。
目录
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为学与做人/002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006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010
第二章 知行合一,做一个有品行的人
立志,更要养志/014
万恶惰为首,百善勤为先/018
希望、热忱、智慧与胆力/022
独处时莫无聊懒散/025
第三章 督促引导,发展孩子的个性
挚爱,但不姑息溺爱/030
尽力去做,便是等人物/034
将天赋发挥到十分圆满/038
不要丢掉那颗“怀疑心”/042
第四章 赢在家风,梁启超的狠心与爱
不要坏了自己的家门本色/048
以寒士之风塑孩子自立之道/052
不必太苦,寒门家风不等于寒酸/055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059
第五章 不畏挫折,意育教人不惧
处忧患是人生幸事/064
提高修养,不畏挫折/067
心怀希望,常人可以为英雄/071
做过不如错过,错过不如错得多/075
磨炼意志从细微事做起/079
第六章 情感教育,天下神圣的莫过于情感
事亲以孝,爱心之始/084
兄弟姊妹,其乐融融/088
艺术是情感教育大的利器/092
莫冲动,用理智克制感情/097
第七章 开发智育,用知识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
学业切莫荒废/102
学有所长,术有专攻/106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110
以科学精神为根底/114
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117
第八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步读书法/122
不动笔墨不读书/127
强记不如善悟/13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34
“猛火熬”与“慢火炖”/139
第九章 感恩戴德,源自内心的爱国情怀
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144
事业无所谓大小,尽力去做/148
脑中绝未忘一个“国”字/152
少年是中国的希望/156
第十章 敢于言利,善于取利
不享无汗之金钱/160
快乐与钱财多少无关/164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168
培养孩子的投资意识/171
第十一章 以德为先,做一个传播善念的使者
做一个传播善念的使者/176
利他方能利己/179
与人交际应尽一点心/183
轻浮之人莫相近/187
尊重他人,莫要好心办坏事/191
第十二章 做好表率,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早教是自古的传统/196
让孩子接受优质的学校教育/200
不要错过出国留学的机会/204
择业当与爱好追求相结合/208
言传身教,为儿女们做表率/212
后记 (一)/216
后记 (二)/220
附录 (梁启超教育经典语录)/231
作者介绍
南洲:原名王光波,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编辑、作家,已出版多部专著。《给孩子讲点历史典故》、译作《卡尔·威特的教育》等作品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古朴中带着一丝现代感,封面上“民国家训”这几个字,就让人联想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下,人们如何思考教育,如何传承家风。“像梁启超一样教育孩子”这句话更是直接点出了核心,梁启超,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意义,他不仅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本人也是一位极其重视家庭教育的父亲。我一直对民国时期那些大师们的教育理念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个时代涌现出那么多优秀人才,一定有其独特的教育秘诀。这本书的副标题“南洲”,则是指向了梁启超的号,这样的命名方式,显得既亲切又具有学术深度,仿佛在邀请读者一起走进这位伟人的家庭教育世界,去探寻那些超越时代的智慧。光是书名,就已经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本书里,我能学到哪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家国情怀、以及健全人格的方法。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现梁启超是如何教育他的子女,让他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依然能成为杰出的人才,比如他的儿子梁思成、梁思永,都是在各自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家庭环境,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下一代?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这些身处当下、面临着教育孩子各种挑战的父母,提供一些宝贵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民国时期的韵味,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一种温润的雅致。“民国家训”这几个字,自带一种家风传承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而深沉的力量。“像梁启超一样教育孩子”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切入点,直接将读者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联系起来。梁启超,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总是与“少年强则国强”的豪情壮志,以及他自身卓越的学识和品德联系在一起。我一直对民国时期那些风云人物的教育理念充满好奇,总觉得那个时代,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们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成长为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这本书,似乎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时代的窗户,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梁启超这位父亲,是如何将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梁启超教育子女的生动细节和真实故事,让我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他教育的智慧和方法,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应用到我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这本书的副标题“南洲”,更增添了一种个人化的情感连接,仿佛作者在以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与读者分享他对梁启超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就很有故事感,一种淡淡的复古情怀扑面而来。“民国家训”这几个字,像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一声呼唤,提醒着我们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像梁启超一样教育孩子”更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教育蓝图,让人充满了期待。梁启超,这位民国时期的巨擘,不仅仅是思想的先驱,更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父亲。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家庭教育则是“育人”的起点和根基。这本书的题目,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在当下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中,能够聚焦于一位如此有深度和广度的历史人物的教育理念,实属难得。我非常好奇,梁启超是如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他的孩子们规划人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塑造他们的人格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梁启超的教育哲学,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指导,让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他的智慧,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独立人格、健全身心的下一代。这本书的副标题“南洲”,更是让我感觉这本书带有作者的个人印记,仿佛是作者对梁启超先生深沉的敬意和对教育的独特见解。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就被它沉甸甸的“民国范儿”吸引了。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色彩搭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的亲和力。书名“民国家训”四个字,传递出一种传统文化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而“像梁启超一样教育孩子”则是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指引,一下子就勾勒出了本书的核心主题。梁启超,这位近代的思想巨匠,其人生经历和教育理念一直让我十分钦佩。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家风和教育是培养孩子成才的重要基石。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民国时期,一个伟大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将他的宏大理想,融入到日常的家庭教育之中。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梁启超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具体实践,例如他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如何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家国情怀。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能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建议,让现代的父母能够从中汲取灵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之道。毕竟,时代在变,但教育的本质,以及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或许是相通的。这本书的副标题“南洲”,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亲切感,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学术著作,而更像是一位长者在娓娓道来,分享他的人生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古朴的字体,素雅的色彩,都仿佛将人带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民国时代。“民国家训”这四个字,自带一种庄重感,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对于家族传承和道德修养的重视。而“像梁启超一样教育孩子”则直接点明了本书的灵魂人物和核心内容。梁启超,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位历史人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的人生轨迹,他的思想深度,以及他作为父亲的角色,都充满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精英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个时代涌现出那么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方式,一定有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挖掘梁启超教育理念的契机,我迫切地想知道,他是如何将自己深邃的思想,化为实际的教育行动,如何影响他的子女,让他们在历史洪流中,依然能保持独立思考和家国情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教育案例,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梁启超的教育智慧,并且能够从中提炼出适用于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宝贵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