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福平 著
图书标签:
  • 黑麦草
  • 种质资源
  • 植物遗传资源
  • 农业科学
  • 数据标准
  • 规范
  • 生物多样性
  • 植物学
  • 数据库
  • 农业信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04385
商品编码:2969204110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0.00元

售价:21.9元,便宜8.1元,折扣73

作者:田福平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11604385

字数:120000

页码: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规定了黑麦草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以便对黑麦草种质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黑麦草种质资源数据标准规定了黑麦草种质资源各描述符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小数位、代码等,以便建立统一、规范的黑麦草种质资源数据库。黑麦草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规定了黑麦草种质资源数据采集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持编写,并得到了全国草业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大力支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开启精准育种新篇章 黑麦草,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和草坪建植材料,在全球农业和生态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优良的适应性、高产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使其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绿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要充分挖掘黑麦草的巨大潜力,科学高效地利用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就必须建立一套系统、规范、可操作的描述体系和数据标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提炼,更是对未来黑麦草种质资源研究和应用方向的精准指引。 本书旨在为黑麦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保存和共享提供一套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数据框架。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描述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不同黑麦草种质的遗传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生物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这套体系的构建,将极大地提升种质资源的描述效率和信息的可比性,为科研人员、育种专家、推广人员以及相关产业从业者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 一、 为什么要建立规范和标准? 黑麦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常常面临着信息碎片化、描述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不同研究机构、不同研究人员采用的描述指标、评价方法和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导致收集到的种质信息难以整合、比较和分析。这不仅增加了研究的重复性,降低了工作效率,更阻碍了种质资源的有效流通和深度挖掘。 例如,在描述一种黑麦草的抗寒性时,有的可能只记录“抗寒”,有的可能详细描述“在零下20摄氏度可存活,零下30摄氏度有部分冻害”,而有的则可能提供具体的生长指标(如越冬率、返青率)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变化数据。这种描述的差异性,使得对不同材料抗寒性的准确评估和比较变得异常困难。 《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它通过定义一套标准化的描述项,涵盖从形态特征到分子标记,从产量效益到抗病虫害能力,从生态适应性到饲用品质等各个方面。每一个描述项都附有明确的定义、计量单位、记录方式和评价等级,确保了描述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 核心内容概览:全面而深入的种质描述 本书的核心在于其详尽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这套规范并非简单罗列各项指标,而是基于对黑麦草生物学特性和应用需求的深刻理解,进行了系统性的设计和分类。 1. 基本信息与来源: 任何一种资源的描述都始于其基本身份信息。本书规定了包括种名、品种(品系)名称、鉴定编号、来源地、收集单位、收集时间、保存单位、保存时间、亲本信息等基础信息字段。这些信息有助于追溯种质的根源,了解其演变过程,并为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基础。 2. 形态学描述: 这是最直观的种质特征体现。本书详细规定了包括植株高度、分蘖数、叶片大小(长、宽、厚度、颜色、茸毛)、叶鞘形态、穗(花序)的形态(穗长、穗粒数、籽粒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根系特征等描述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有助于区分不同种质,也是育种过程中选择优异性状的基础。例如,在描述叶片宽度时,规定了精确的测量方法和可选项,避免了“宽”、“窄”等模糊的描述。 3. 生长发育周期: 农作物的一生,从播种到收获,其生长发育的速度和规律是评价其适应性和生产潜力的重要依据。本书规定了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关键生育期指标的记录方法,以及这些时期对不同环境条件的响应。这对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宜的黑麦草品种至关重要。 4. 产量及经济性状: 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是产量。本书对黑麦草的产量性状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包括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籽粒产量等,并给出了精确的计量和记录方法。此外,还包括了饲用价值相关的指标,如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消化能、适口性等。这些信息是衡量黑麦草作为饲料作物经济价值的关键。 5. 抗逆性状: 黑麦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会面临各种胁迫。本书详细规定了对各种抗逆性状的描述方法,包括: 抗旱性: 描述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生长状况、产量下降幅度、叶片萎蔫程度等。 抗寒性/耐寒性: 评估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冻害程度、返青速度等。 抗盐碱性: 评价在不同盐碱胁迫下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变化。 抗病性: 针对黑麦草常见的病害(如锈病、叶斑病、白粉病等),规定了病害发生程度的评价等级和记录方法。 抗虫性: 针对常见的害虫(如蚜虫、地下害虫等),规定了虫害发生程度的评价等级和记录方法。 耐践踏性: 对于草坪应用,耐践踏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本书也纳入了相关的描述方法。 6. 生态学特性: 种质资源的适应性是其能否广泛推广应用的关键。本书对黑麦草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包括对土壤类型、pH值、光照条件、水分需求等环境条件的偏好或耐受范围。 7. 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信息成为种质资源描述的重要补充。本书也纳入了与分子标记相关的描述字段,例如SSR、SNP等标记的检测结果,旨在为分子育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支持。 8. 照片和图像数据: “一图胜千言”。本书鼓励并规定了对具有代表性的种质材料拍摄标准照片的要求,包括植株整体、叶片、穗等部位的清晰照片,以直观地展示种质特征。 三、 数据标准的构建: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仅仅有规范的描述是不足够的,还需要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来支撑这些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本书构建了详尽的数据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字段定义与类型: 每一个描述项都被赋予了明确的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如文本、数值、日期、枚举)、长度限制等。例如,“植株高度”字段被定义为数值型,单位为厘米,并规定了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 2. 值域与编码: 对于一些描述项,本书定义了明确的值域和编码系统。例如,在描述叶片颜色时,可以采用预设的颜色代码(如“深绿”、“浅绿”等),或者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量化标准。在描述抗病等级时,采用标准的0-9级评价体系。这确保了不同数据录入者能够使用相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信息。 3. 数据格式: 规定了数据存储和交换的标准格式,如CSV(逗号分隔值)、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或JS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这使得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导入和导出,实现数据的互通。 4. 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标准也包含了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例如数据录入的校验规则、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 应用价值与未来展望 《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的应用价值是多方面的: 提升科研效率: 为科研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工具和语言,减少沟通成本,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加速新品种的研发进程。 促进资源共享: 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平台,方便不同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的种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收集和研究,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支撑精准育种: 通过对海量种质数据的量化分析,能够更精确地筛选和定位具有特定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为精准育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服务产业发展: 为饲料生产、草坪建植、生态修复等相关产业提供科学的种质选择依据,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推动国际合作: 建立国际通用的标准,有利于开展国际间的种质资源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 展望未来,随着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高通量表型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本书所构建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纳入更多前沿的描述维度,如基因型信息、表观遗传修饰、微生物互作等。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全面、动态、智能的黑麦草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为黑麦草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指导黑麦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它的实施将标志着黑麦草资源研究进入一个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新时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真是来得太及时了!我是一个在农业推广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们这儿近年来大力发展草畜结合的模式,黑麦草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说实话,对于不同品种的黑麦草,我们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很多时候只能凭经验来选择。有时候,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差异很大,我们也说不清是品种本身的问题,还是环境适应性的问题。这本书的名字一听就很有实用价值,我特别关注“描述规范”的部分,希望它能给出一些具体、量化的指标,比如叶片的长宽比、叶鞘的颜色、分蘖的角度等等,这样我们就能更客观地评估不同黑麦草的性状,而不是仅仅看一个大概的样子。而“数据标准”则让我看到了解决信息管理难题的希望。如果能有一套统一的记录方式,我们就可以把不同批次、不同来源的黑麦草信息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样在推广和技术指导时,就能更有依据,也更容易向农民解释不同品种的优劣之处,从而提高黑麦草的种植效益。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理论上指导我们,更能实际操作上帮助我们,成为我们田间地头的好帮手。

评分

终于找到了!我一直想找一本关于黑麦草种质资源的研究资料,这本《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听起来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我是一名植物育种的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就是草坪草的优良性状挖掘,而黑麦草作为重要的草坪和饲草兼用草种,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直接关系到育种的效率和成果。这本书的名字就透露着严谨和专业,光是“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几个词,就足以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清晰、可操作的描述方法,能够让我更准确、更有效地记录和比较不同黑麦草种质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抗逆性表现等等。尤其是在数据标准方面,我希望它能解决目前研究中数据混乱、难以整合的问题,为未来的大规模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和分析奠定基础。想象一下,如果有了统一的标准,我们就能轻松地从不同来源收集到的黑麦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对于发现新的优良基因位点、加速新品种的培育将是多么巨大的推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未来的研究扫清了不少障碍,也为整个黑麦草种质资源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学习和借鉴其中的宝贵内容。

评分

我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这本书,从书名来看,似乎触及到了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的核心领域。我理解,无论是哪个农作物,其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都离不开一套统一的“语言”和“规则”。这本书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设想,在“描述规范”部分,它会详细列举黑麦草的各种可观测性状,从最基本的叶片、茎、穗到更深层次的生长习性、生物化学成分等等,并为每一种性状提供清晰的定义和量化标准。这就像给每一种黑麦草建立一份详尽的“体检报告”。而“数据标准”则更像是给这份报告插上了翅膀,它会规定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机器可以识别、处理的数据格式。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指导,或者至少是数据交换的通用协议。这对于未来构建全国乃至全球的黑麦草种质资源信息系统非常有价值。想想看,如果各个地方的科研机构、育种公司都遵循这套标准来记录和分享黑麦草信息,那么信息的流动将变得多么顺畅,资源整合和共享将变得多么容易,这对于避免重复研究、加速育种进程、甚至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都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出现,对于我这个在草业科研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研究员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回想我刚入行的时候,对黑麦草的认识,很多时候都是零散的、经验性的,不同人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性状的描述也很难统一。每次跨机构合作,或者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都感觉像是要重新学习一遍。而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出了核心问题——“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这表明它是一本致力于解决信息标准化、系统化问题的著作。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科学、完整、易于理解和执行的描述体系,能够涵盖黑麦草从幼苗到成熟期的各个生长阶段的关键性状,并且能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比如,为育种服务的性状描述,为生态适应性研究服务的性状描述等)提供相应的侧重点。而“数据标准”更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和分析的效率。我希望它能够明确数据字段的定义、取值范围、单位等,甚至能够考虑到一些高级数据类型,比如图像、光谱数据等。如果这本书能够真正实现标准化,那么未来在进行大规模的种质资源圃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构建智能化育种决策支持系统时,都将事半功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为我们草业科学向前发展铺设的一条坚实道路。

评分

作为一名植物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者,我一直对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非常感兴趣。黑麦草(Lolium spp.)因其快速生长、高产、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多个国家被广泛应用,其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对于生物技术育种至关重要。这本书《黑麦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出现,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一个科学、严谨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是建立高质量数据库的基础。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对黑麦草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抗性等关键性状进行描述的标准化方法,包括具体的测量工具、尺度和评价等级。特别是对于基因组学研究而言,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意味着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研究团队的表型数据,并将其与基因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加速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我希望书中关于数据标准的章节,能够涵盖数据编码、数据格式、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甚至可以给出一些样例,方便我们这些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直接应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构建出更加全面、准确、可共享的黑麦草种质资源信息平台,为功能基因挖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研究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