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低碳生活知識讀本
定價:12.00元
售價:8.2元,便宜3.8元,摺扣68
作者:張先峰,薑允珍
齣版社:湖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35241160
字數:
頁碼:9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182kg
“低碳生活”看似一個新概念,反映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保護環境老問題。環境問題應該是和每個人都有關係的。誰能不喝水?誰能夠離開空氣?人們的衣食住行,哪一項不是直接或間接從環境中得來的?
可是,我們過去對環境關心得太少,好像我們需要的東西或是無意中得到、或是從商店買來的,似乎與環境不發生任何關係。其實不是這樣的。試看上麵說的那些事,我們哪一件少得瞭?環境是大傢的,我們也是環境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在這裏生活,也需要大傢一起來維護,誰也不能例外。
海平麵升高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它將直接威脅到沿海國傢以及30多個海島國傢的生存和發展。聯閤國的專傢小組經電腦模擬試驗後曾得齣這樣的結論,當2050年全球海平麵升高30~50厘米時,世界各地海岸綫的70%、美國海岸綫的90%將被海水淹沒。美國環保專傢的預測更令人擔憂,再過50~70年,巴基斯坦國土的1/5、尼羅河三角洲的1/3以及印度洋上的整個馬爾代夫共和國,都將因海平麵升高而被淹沒;東京、大阪、曼榖、威尼斯、彼得堡和阿姆斯特丹等許多沿海城市也將完全或局部被淹沒。
全球氣候變暖會影響植物、農作物的生長,種子植物會由於高度與緯度氣候變化過快、移動速度跟不上而不能發育成長。全球氣候變暖也會由於降雨量的改變而給一些地區帶來災難,乾旱地區將更加乾旱,多雨地區將洪水泛濫。異常天氣給很多國傢的糧食生産、水資源和能源帶來瞭嚴重影響。所以,氣候變暖,既危害自然生態係統,又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生物是全球變暖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森林、濕地和極地凍土的破壞,導緻生存在其中的許多物種加速滅絕。海水變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麵升高,大片沿海濕地上的水産養殖將被吞沒,平原上的水稻種植遭受的經濟損失將無法估量。許多科學傢擔心,人類改造地球的活動中影響為深遠的是地球升溫,因為它會使其他變化發展為災難為瞭減緩溫室效應,全世界人民要同舟共濟,從每個人做起,從每個國傢做起。各國在發展工業生産時,都要積極治理大氣汙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物質的技術,防止甲烷、氯氟烴等氣體的外溢。
前言
一 警鍾敲響——震驚全球的環境問題/1
1 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1
2 溫室效應及其影響/8
3 臭氧層的“空洞”及其危害/11
4 北極的冰融對氣候的影響/14
5 冰川後退對人類的影響/17
二 提高認識——人類要學會約束自己/20
1 低碳生活概念的提齣/20
2 碳足跡/23
3 低碳生活與建設“兩型社會”的關係/26
4 低碳生活是否降低生活質量/27
5 人類為什麼要約束自己/28
6 人們應該怎樣約束自己/29
三 保護地球——全世界的共識已形成/32
1 世界環境日的由來/32
2 曆年世界環境目的主題/34
3 《京都議定書》/36
4 巴厘島路綫圖/38
5 《哥本哈根協議》/38
6 減碳,中國一直在行動/40
7 低碳世博/45
四 你我踐行——低碳從衣食住行開始/50
1 衣——閤理添置,物盡其用/51
2 食——多吃健康食品/54
3 住——優化住宅設計,小處注意也能節能減排/56
4 行——更多選擇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63
5 十五條綠色生活的建議/66
五 關愛自然——嗬護我們美麗的傢園/68
1 森林帶給我們的好處/68
2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森林/72
3 認識常見的樹木/74
4 認識四季的花/78
5 認識常見的鳥/82
6 地球上的水從哪裏來/85
7 我們的淡水是否夠用/86
8 如何節約用水/89
六 科技創新——科技發展帶來新希望/93
1 地球上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還能用多久/93
2 風能——隨風而來的仙子/94
3 太陽能——地球生命的源泉/94
4 地熱能——大地母親的饋贈/95
5 潮汐能——來自波濤洶湧的大海/96
6 核聚變——“人造太陽”的神話將有真實版/97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點猶豫,擔心內容會過於枯燥乏味,畢竟是“知識讀本”,聽起來就充滿瞭理論和數據。然而,實際閱讀下來,我的顧慮完全打消瞭。作者用瞭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來呈現內容,比如,裏麵有很多小故事、小案例,把抽象的“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具象化,讓我更容易理解它們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衣食住行”的篇章,它詳細地列舉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各種小改變,從選擇節能電器,到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再到選擇公共交通或者騎行,每一個建議都顯得那麼可行,而且並不需要我們付齣巨大的犧牲。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的知識,更在於它所倡導的生活理念。它讓我明白,低碳生活並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方式。通過實踐書中的建議,我不僅為環境保護做齣瞭貢獻,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有條理,甚至節省瞭不必要的開支。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共享經濟”和“減少浪費”的討論,這些都是我以前從未深入思考過的問題,但讀完之後,我茅塞頓開。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方式,並開始思考,我是否可以做得更好。書中的一些觀念,比如“可持續消費”、“循環經濟”,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概念,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這些概念,並將其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覺得環保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融入生活、觸手可及的實踐。我甚至開始和傢人朋友分享書中的一些心得,大傢都很感興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那種柔和的綠色調,搭配著簡約的插畫,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種清新、環保的氛圍,仿佛捧在手裏就能聞到草木的清香。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紙張的觸感也很不錯,略帶磨砂的質感,讓人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一直對“低碳生活”這個概念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它有些遙不可及,或者說,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的這一空白。它並沒有用過於專業或者說教的方式來闡述,而是從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角度,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去理解和實踐。
評分我曾嘗試過閱讀一些其他的環保書籍,但往往讀到一半就失去瞭興趣,因為它們要麼太理論化,要麼太過於強調負麵影響,讓人感到壓抑。而這本書則完全不同,它始終保持著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強調的是“我們可以做什麼”,而不是“我們犯瞭什麼錯”。這種積極的引導方式,讓我更容易接受書中的觀點,並願意去嘗試。書中的插圖和圖錶也為我理解內容提供瞭很大的幫助,讓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提供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我一直覺得環保就像是一個宏大的目標,而我個人能做的微不足道。但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小的改變匯聚起來,就能産生巨大的力量。它不僅僅是告訴你“為什麼”要低碳,更重要的是告訴你“如何”去做。比如,在“居傢篇”中,它詳細介紹瞭如何進行傢庭能源的節約,從水資源的利用,到垃圾的分類處理,再到如何巧妙地利用自然光,這些都是非常具體、可操作的建議。我甚至照著書裏的方法,改造瞭我傢裏的燈具,效果齣dian。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有效的知識傳播,是能夠激發讀者的內在動機,而不是強加給他們。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給我任何壓力,反而讓我感到一種輕鬆和愉悅。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我好像又掌握瞭一個可以為地球貢獻一份力量的小技巧。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沒有生硬的術語,也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就像是一位和藹的朋友在和你分享他的環保心得。
評分我是一個對數據和科學原理比較感興趣的人,這本書在這方麵也做得很好。它在不犧牲可讀性的前提下,恰到好處地引用瞭一些科學數據和研究成果,解釋瞭為什麼這些低碳行為如此重要,以及它們能帶來什麼樣的具體改變。比如,在解釋溫室效應的時候,它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作用。同時,書中也穿插瞭一些關於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的描述,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環境的緊迫性。
評分我嚮所有對環保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這本書,無論你是環保達人還是初學者,都能從中獲益匪淺。它就像一本貼心的生活指南,隨時隨地都可以翻閱,找到適閤自己的環保小貼士。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閤理,每個章節都獨立成篇,但又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應該成為每個傢庭的必備讀物,因為它所傳遞的理念,關乎我們每個人,也關乎我們共同的未來。
評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不僅僅關注宏觀的環保理念,更深入到瞭每一個微小的生活細節。比如,在關於“齣行”的章節裏,它不僅提到瞭公共交通和共享齣行,還細緻地分析瞭不同齣行方式的碳排放量,以及如何通過優化齣行路綫來減少能耗。甚至連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選擇,它都進行瞭詳細的對比分析。這種細緻入微的態度,讓我覺得這本書的研究非常深入,也更加可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