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图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福建南音 贵州侗族大歌 朝鲜族农乐舞
定价:25.00元
作者:于淼著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534510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古典音乐,是维吾尔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美誉。南音是中国现存古老的乐种之一,曲调优美、节奏徐缓、曲风古朴幽雅、唱词委婉深情。侗族大歌节奏舒缓、声调悠扬,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农乐舞舞姿潇洒优美,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便是其原型。这四种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宛若镶嵌在中华音乐艺术史上的四颗明珠,熠熠生辉
目录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是“东方音乐明珠” 木卡姆艺术的起源 十二木卡姆艺术 世代传承的刀郎木卡姆 吐鲁番木卡姆艺术 哈密木卡姆艺术 木卡姆是人间非典型音乐 中国个木卡姆传承中心 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第二章木卡姆之迷——百年古曲故事多 十二木卡姆之迷 木卡姆的动人传说 刀郎木卡姆之乡 热闹的木卡姆舞会 木卡姆艺术的传承 十二木卡姆的文化意义福建南音 章中华民族音乐的活化石——福建南音 中原古乐遗韵——南音 南音与梨园戏交融发展 泉州南音“脚踏金狮”的由来 泉州有很多南音组织 南音祖师孟郎君传说 晋江古老的南音乐器 南京文物,无价“扬波” 黄凉伞彰显南音尊贵身份 第二章从唐朝飘到今朝——福建南音 早的南音书籍 早期的南音唱片 南音不是“曲艺” 南音本说“河南话” 南音从中原走来 南音何以幸存的原因 东石成南音重镇 南音的传承者们贵州侗族大歌 章神奇的多声部合韵——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完善的民间合唱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 侗族大歌的特点和种类 “贵州侗族大歌”申遗揭秘 贵州小黄村侗族大歌之乡 侗族大歌的传承者 从民间传说看侗族大歌的传承 第二章侗族大歌——民乐中不可多得的明珠 鼓楼文化对大歌的影响 外嘿、外顶对大歌的影响 行歌坐月对大歌的影响 对歌习俗对大歌的影响 语言对大歌的影响 主流文化影响着大歌 侗族乐器与侗族大歌 用生态理念来保护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 章农乐舞——朝鲜族农民喜庆丰收的传统舞蹈 农乐舞历史起源与发展 农乐舞的艺术特色 农乐舞的传承与保护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象帽舞的艺术特色 来自民间的“象帽舞队” 象帽舞的现状和传承 第二章乞粒舞——朝鲜族农乐舞之一 乞粒舞的起源 乞粒舞的艺术特色 乞粒舞的传承价值 乞粒舞的朴素内涵 农乐舞中演化而来的长鼓舞 长鼓舞的起源 扇舞、扁鼓舞、剑舞和僧舞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掩卷之时,我心中激荡的,是对人类创造力的无限赞叹。这本书仿佛是一幅宏大的画卷,铺陈开的是那些在世界各地闪耀的文化瑰宝。它没有深入挖掘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福建南音、贵州侗族大歌的每一个细节,而是以一种更具哲思的视角,展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与普世的价值。我仿佛看到了木卡姆那辽阔的音域,如同一片无垠的草原,承载着游牧民族的豪情与自由;又仿佛听到了南音那细腻的唱词,如同江南的细雨,诉说着文人的雅致与细腻的情感;更像是置身于侗寨之中,感受着大歌那层层叠叠的和声,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展现着侗族人民的和谐与淳朴。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用一种极为写意的方式,将这些古老的艺术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发我们对文化、对历史、对生命的无限遐想。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演奏木卡姆,如何唱南音,如何掌握侗族大歌的教科书,而是一次灵魂的触动,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在时光中沉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它让我看到了,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的寄托。
评分读罢此书,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特定文化艺术的精微之处,而是人类创造力在面对时间洪流时的惊人韧性。它像是一部以“传承”为名的史诗,记录着那些在岁月中熠熠生辉的文化印记。我看到,无论是在广袤的草原,还是在秀丽的山水,亦或是在宁静的村落,人们总是以最质朴的方式,将他们的情感寄托在歌声、乐曲之中。这些声音,穿越了漫长的岁月,抵达了现代人的耳畔,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它让我思考,当今时代,信息爆炸,生活节奏飞快,我们是否还能够静下心来,去倾听那些来自远古的回响?这本书所描绘的,不仅仅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福建南音、贵州侗族大歌,更是普世意义上的“非遗”精神——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一种对技艺的磨砺,一种对文化的坚守。它没有直接传授具体的乐理知识,也没有罗列详细的历史事件,却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感受那些无形的力量。我仿佛听见了木卡姆激昂的鼓点,感受到了南音如泣如诉的婉转,体验到了侗族大歌那浑然天成的和谐。这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与归属。
评分初翻开这本《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图版)》,我便被深深吸引。虽说书名囊括了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福建南音、贵州侗族大歌这三项瑰宝,但真正让我沉浸其中的,是它呈现出的另一种宏大叙事。它仿佛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窗户,透过那些精美的彩图,我得以窥见不同地域人民如何将他们的情感、历史与信仰,熔铸进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中。想象一下,在辽阔的西域,木卡姆艺人以其如歌似泣的旋律,诉说着丝绸之路的繁华与沧桑,那悠扬的乐声仿佛至今仍在回荡,勾勒出古老的回忆。又或者,在福建的烟雨江南,南音那温婉细腻的唱腔,如同吴侬软语般娓娓道来,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而贵州的山谷间,侗族大歌那层层叠叠的和声,如天籁般在林间回响,那是无数生命共同谱写的赞歌,充满了淳朴与力量。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深入探讨这三项艺术的技法细节,但它以一种更为辽阔的视角,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宏观的文化图景,让我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与普世价值。它让我明白,这些古老的艺术,不仅仅是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们以不同的语言,唱说着相似的关于爱、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永恒主题。
评分细细品读,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原生态”的深深眷恋。这本书没有去过度解读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福建南音、贵州侗族大歌的学术意义,而是试图还原它们最纯粹、最本真的面貌。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广袤的戈壁滩上,木卡姆艺人嘶吼着的歌声,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呐喊,带着风沙的痕迹;是在闽南的古厝中,南音师们低吟浅唱,那是一种沉淀了岁月的韵味,带着历史的温度;是在苗岭的山村里,侗族人民围坐在篝火旁,合唱着悠扬的歌声,那是一种融汇了自然之灵的和谐。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用现代的理论去框定这些古老的艺术,而是以一种近乎崇敬的态度,去呈现它们原本的模样。那些精美的彩图,仿佛是时光的定格,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动人的瞬间。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艺术的欣赏,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原始生命力的赞美。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那些来自古老土地的歌声、乐曲,依然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给予我们最纯粹的慰藉。
评分这本《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图版)》,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所展现出的“活态”文化。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那些古老的技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它没有将这些非遗艺术束之高阁,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让我看到了它们与时代对话的可能性。我仿佛看到了木卡姆艺人在舞台上挥洒自如的身姿,听到了南音乐师们指尖流淌出的美妙旋律,感受到了侗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热情。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并非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是一次充满感性的文化体验。它让我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凝固的化石,而是流淌的血液,是鲜活的存在。那些精美的彩图,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载体,它们承载着艺人们的汗水与心血,承载着世代传承的智慧与情感。虽然它没有深入剖析每一项艺术的具体细节,但它以一种大气磅礴的笔触,描绘了这些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特风采,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