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纪
定价:50.00元
售价:34.0元,便宜16.0元,折扣68
作者:曾焱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080338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22kg
没有归属的缪斯,*后一个沙龙女主人,畅销五十年的忧愁,去要幸福吧,不必有罪恶感,有一种传奇来自破坏,当弗洛伊德遇上玛丽,在画框之外。
序
没有归属的缪斯
唯有米勒,她在过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生
像皮亚芙的歌声一样忧伤
“卡瓦尔达现象”:不过需要抚慰
后一个沙龙女主人
谁比谁走得更远?
去要幸福吧,不必有罪恶感
绝望的不是主妇
身体隐私其实是不存在的
确实没什么要紧
畅销50年的“忧愁”
玛丽·洛朗森和她那些决定性的相遇
苏菲·玛索们的中年危机
哭泣的多拉
没有归属的缪斯
当弗洛伊德遇上玛丽
坚硬的童话
“美女政治家”
关于“埃尔夫案”:一本令人坐立不安的书
电影的杜拉斯
塔玛拉
梦露之痒
像她们这样美丽的女子
西西里岛上的“梅丽莎”
船王的女人
吕克·贝松女郎
上帝创造这样的女人
18世纪的“时尚受害人”
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
中年爱情事件
世界上有钱的那个女孩嫁了
三个女人的爱情伤城
NO.2 文化的弥撒
卢浮宫的虚拟和现实
巴黎又要“装修”了
脆弱的遗产
它可能是空前的,但却无法绝后
“我真该穿上燕尾服”
在我身上,有某种令人过敏的东西
美好年代
“若干个可能的我,而不是现实的我”
龚古尔奖百年是非
文学场上“红马甲”
写作的流浪
黑色写作
古老手工的光荣和梦想
相信他们的话吗?
到底谁杀死了帕索里尼?
再现福柯的后时日
凡尔纳船长的已知和未知
侠盗罗宾和福尔摩斯
一个人的景观
新生代大亨吕克·贝松
陪一座城市在电影中回忆
第四个查泰莱夫人
喜剧
动物影片和“伪纪录”争论
NO.3 欲望画室
欲望画室
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在21世纪等待戈雅
谁的毕加索?
达利的世界“血比蜜甜”
塞尚关键词
欲望照进现实
生而为雷诺阿
两代人和毕加索的一幅画
无人认领的名画
名画的身份难题
半个世纪的藏画官司
艺术品大盗
小型博物馆的烦恼:名画总有贼惦记
博物馆里的赝品
《蒙娜丽莎》搬家
在画框之外
隐藏的穿越指向内心
寻找维米尔
沿着偶然之线
布勒松和世界的距离:50mm
杜瓦诺的巴黎
有一种观看,我们已经陌生
“G”的世纪
NO.4 时尚浮世绘
NO.5 政治也有私生活
后记
曾焱,2003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现为文化部主任记者。
我通常不太追捧那些篇幅特别长的作品,但《世纪》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偏见。它是一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作品,但每一次投入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精妙,像是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递进,每一层的叙述都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哲学思辨的穿插,那些关于存在、虚无、自由意志的探讨,并非生硬地植入,而是自然地融入到角色们的生活和对话之中,读起来毫无压力,反而像是和一群睿智的长者在深夜促膝长谈。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即使涉及宏大的主题,作者也从未忘记保持叙事的温度,那些关于爱与失落的片段,总是能精准地击中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智被重新打磨了一遍,对世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世纪》真是引人遐思,读完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像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画卷,将我们带入了那些波澜壮阔的时代。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的温度与呼吸。我尤其欣赏它对时代变迁中个体命运的关注,那些小人物的挣扎、选择与坚守,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动人。整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舒缓如歌,时而激昂澎湃,每一次转折都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阅读过程中,我数次停下来,回味那些精妙的对白和深刻的哲思,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时间”和“传承”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读完后,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那种厚重感和史诗气质,是很多现代作品难以企及的。
评分天呐,我简直要为这本书的想象力鼓掌!虽然我不太擅长解读那些过于深奥的历史脉络,但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简直太高明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流水账,而是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碎片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无比复杂却又逻辑自洽的世界观。我喜欢它那种跳跃式的叙事,一会儿身处繁华都市的霓虹灯下,一会儿又置身于荒芜之地的古老仪式中,这种时空错乱感反而让我更加沉浸,好像自己也变成了那个在不同时间线上穿梭的观察者。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简直达到了变态的程度,无论是某种特定的气味,还是一个物件的纹理,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感官的冲击。读到最后,很多看似零散的线索忽然串联起来,那种“原来如此”的震撼感是无与伦比的,让人忍不住想立刻重读一遍,去寻找那些之前错过的伏笔和暗示。
评分这部书的“气场”非常强大,拿到手里就能感觉到它的分量。我必须承认,初读时我被它的信息量稍微淹没了一点,因为它涉及的领域太广了,历史、科学、艺术、甚至是一些神秘学的内容都有所涉猎。但正是这种博大精深,才让它配得上“世纪”这个名字。它不只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事件,而是试图去捕捉那个时代精神的精髓。书中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描写极其细致入微,富人的奢靡和底层人民的坚韧,对比鲜明却又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立体感极强的社会图景。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环境和建筑的描写,那些冰冷的水泥森林,或是古老的石板路,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情绪,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读完后,我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整理脑海中的思绪,但那种被知识和故事充盈的感觉,真是酣畅淋漓,绝对是一次值得反复品味的阅读冒险。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是被它的封面和名字吸引的——《世纪》,多大的气魄!然而,真正阅读进去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更“私人化”一些。它更像是一本家族的秘史,或者说,是一份写给特定记忆的“情书”。语言风格非常考究,古典的韵味很足,但又时常冒出一些非常现代、甚至有些戏谑的词句,这种混搭的效果制造出一种奇妙的疏离感和亲近感并存的阅读体验。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记忆的不可靠性”的探讨。书中人物对同一事件的回忆总是有偏差,甚至互相矛盾,这让我不禁开始审视自己记忆中的“真实”究竟是什么。它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而是将一个巨大的问号抛给了读者,迫使我们去思考,历史究竟是由谁书写的?是胜利者,还是时间本身?我喜欢这种不把话说死的处理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