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记得有人在等你
: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李辉、叶匡政等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99056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六位作者分别生于50年代到80年代,是学者、作家、出版人或媒体人,都和文字打交道,对个人生活和时代变化都很敏感,其笔下的文字更是具有很好的可读性。
内容提要
《记得有人在等你》是京城六位文化人的随笔集,精选了能温暖我们内心、有文化含量的文章,比如,“乡情乡愁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渐行渐远的“乡村记忆”;比如,“书情书意”,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梦中故乡一样,书是人生的 一部分;比如“远行”,用一句时尚的话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比如“追忆”,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人们,又 何尝真正离开过我们;比如“慢生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急急匆匆,跌跌撞撞,到头来,才体味到,“慢,才是活着 ”本书既是文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也是大众生活状态的缩影。时代大背景下,每个人都需要在现实中寻找到内 心的关照,并由此使自己的生命丰富起来。
目录
六人行(代序)
故乡
家乡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鸟巢 6
故乡虽小,也有 10
我与合肥的精神史 14
过年回家,一个文化密码 20
县城故事
小城医院 26
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 29
县城里的中国故事 32
“月亮和六便士” 35
往事灰暗,只挑明亮的来回忆 38
暖男
你是我的女儿 44
老男人都有一颗旧灵魂 49
幸福结局 52
这个暖男终成了孩子他爸 57
世上已无孙悟空 60
追忆
海子:渴望在夜里死去 64
路遥:农村青年的平凡世界 67
黄宗洛:小角色,大演员 76
萧红:寂寞而零乱的灵魂 79
二十七岁,那些短命的偶像们 89
那人,那书
《万历十五年》如何走进中国 94
美丽如斯:项美丽的中国故事 103
晚明,南方那些文艺大咖们 117
杜拉斯的中国情人 119
短暂的美丽,长久的毁灭 122
荣誉归乌尔比诺,爱情归阿里萨 126
老男人可以读点村上春树 129
查理,记得有人等你啊 132
塞林格: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135
栖居
到三联书店夜读 146
在地铁里偷偷摸摸看书 149
在陌生情境营造诗意时空 151
孤独图书馆是场难圆的梦 153
阅读
刘慈欣比雨果奖更重要 158
这仍是一个谈诗色变的时代 161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164
爱喝酒的佐高信是书评辣手 168
鸡汤占领强内容介质令人忧伤 172
淘书者自得其乐 176
日记,秘密的私人文本 183
戏里戏外
双面贾樟柯 188
当万方遇到赖声川 193
李安的文化漂流 196
《星际穿越》:保守派诺兰的情感表达 199
遇到安迪怎么办 202
《纸牌屋》为什么这么火 205
憨豆:中产阶级的灵魂 207
行走
苏州的那口老井 212
墙上的笔墨 215
周达观和苏慧廉:在历史中穿行 218
凡高兄弟在此相会 222
风笛之国,文学之乡 234
在瑞典,读拉格维斯特诗歌 247
雷马根桥,那些旧时故事 253
巴顿将军,要死就死在士兵的怀里 256
活着
当时尚把自恋塑造成一种生活态度 260
到荒原和传统中寻找生态良知 263
美好的生活方式是物我共生 268
慢才是活着 272
作者介绍
李辉:1956年生人,上海复旦大学毕业,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现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刊编辑。主要著作《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等。
叶匡政:1969年生人,诗人,专栏作家,《凤凰周刊》主笔。著作《格外谈》《可以论》等。
韩浩月:1973年生人,《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专栏作家。著作《错认他乡》等。
绿茶:1974年生人,荐书人,人民网读书频道前主编,热门受追捧的图书推广人,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著作《在书中小站片刻》。
潘采夫:1974年生人,《南都周刊》主笔、《新京报》等专栏作家。著作《十字街骑士》等。
武云溥:1981年生人,《文史参考》前执行主编,《全球商业经典》主笔。著作《生如逆旅》。
文摘
序言
最近读到一本名为《三体》(第一部)的书,彻底打开了我对科幻世界的想象。刘慈欣笔下的宇宙,宏大、冷酷,又充满了未知。三体文明那种濒临灭灭亡的绝望,以及他们为了生存所采取的极端手段,着实让我感到震撼。地球文明在三体危机面前的渺小与脆弱,也让我开始反思人类自身的处境。书中对科学概念的描绘,虽然我并非专业人士,但依然能感受到那种严谨与想象力的结合。特别是“黑暗森林法则”的提出,更是让我毛骨悚然,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逻辑,解释了宇宙中为何可能缺乏智慧文明的信号。这种对宇宙文明关系的推演,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看一个故事,更像是在参与一场关于宇宙、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探讨。它让我对浩瀚的星空产生了新的敬畏,也让我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我最近沉浸在《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中,它带给我的震撼是如此直接而深刻。阿米尔与哈桑之间那段复杂而又沉重的友谊,以及他们各自所经历的命运波折,让我几度落泪。故事的背景设定在阿富汗,从那个相对宁静的年代,到后来的动荡与战乱,这种时代变迁与个体命运的交织,写得淋漓尽致。阿米尔内心的愧疚与救赎之路,是整本书最核心的情感线索。他年少时的怯懦与背叛,像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伴随着他走过漫长的人生。而哈桑,那个纯真、忠诚、善良的孩子,他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他默默承受的苦难,以及他最终的悲剧,都让人心痛不已。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看到了背叛的痛苦,也看到了救赎的可能性。卡勒德·胡赛尼的笔触,既有对童年纯真的描绘,也有对战争残酷的揭示,更有对人性深处最柔软地方的触碰。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那个关于风筝和血的誓言。
评分最近在咖啡馆里,无意间翻开了一本《百年孤独》,读了几章就彻底被马尔克斯构建的那个马孔多世界所俘获。那是一种何等瑰丽而又荒诞的想象力!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的命运,仿佛被命运的丝线缠绕,循环往复,又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戏剧性。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雄心壮志,到乌尔苏拉漫长而坚韧的一生,再到后来那些或悲剧或荒唐的角色,每一个人物都鲜活得如同活生生在我眼前。我尤其着迷于书中那些奇妙的描写,比如会飞的黄毛小子,会开花的吉卜赛人,还有那些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家族特征。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让现实与幻想的边界变得模糊,仿佛一切皆有可能,也仿佛一切都早已注定。读这本书,就像是置身于一场盛大而又迷离的梦境,梦醒时分,回味无穷。它让我意识到,历史并非是线性前进的,而是充满了循环与轮回,而孤独,似乎是这个家族,乃至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评分我最近在听一本关于历史的书,虽然具体名字记不太清,但它描绘的那个时代和人物,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书里详述了那个时期社会的各个层面,从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到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再到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与融合,都刻画得非常生动。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那些历史人物的解读,他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脸谱化,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他们在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无奈与挣扎。例如,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书中并非只提及了官方的说法,还引用了许多民间流传的细节,使得整个事件更加立体和复杂。这种多角度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线条,而是像一幅幅鲜活的画卷铺展在眼前。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历史进程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也看到了在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微不足道与不可替代。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脉络与逻辑,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从何而来。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名为《人间失格》的书,实在是被太宰治笔下的颓废与挣扎深深吸引。大庭叶藏这个角色,他的失败并非源于外在的打压,而是内心深处一种近乎病态的、对人世的疏离感。他极力想要融入,却又因为过于敏锐的感知力,不断地将自己推向孤立。我反复思考,他那种“胆怯”和“滑稽”的表演,究竟是对现实的逃避,还是在复杂人际关系中一种扭曲的生存策略?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描绘一个灵魂的枯萎过程,从渴望被爱到彻底放弃。他与女性的关系,也充满了令人心碎的纠葛,每一次的亲密都伴随着更深的自我厌弃。太宰治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让你忍不住想要探究,这样极致的绝望,是否是人性中最隐秘的真实写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阵阵的窒息感,仿佛自己也坠入了那个黑暗的漩涡,但同时又有一种奇特的平静,那是对生命本身无力感的集体宣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正常”与“病态”的界限,以及在这之间摇摆的个体,该如何面对自身的境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