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路原理(第二版)
: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蔡伟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3080477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本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型的形势下,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特色的学校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内容符合教育部颁布的《电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的分析与计算、直流电阻电路的基本定理、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互感电路与交流变压器、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频域分析、网络函数与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分布参数电路简介。书末附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为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材。可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动化类、信息电子类、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电类专业及其他相近专业作为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非电类专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籍。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及其理论模型
1.2 电路变量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路元件及其伏安特
1.4 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2.3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之间的等效变换
2.4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5 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
2.6 支路电流法
2.7 回路电流法
2.8 结点电压法
习题
第3章 直汉电阻电路的基本定理
3.1 线性叠加定理
3.2 替代定理
3.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4 特勒根定理
习题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4.1 正弦量的三要素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4.3 电路定律和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表示
习题
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5.1 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
5.2 复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5.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律
5.5 正弦稳态电路的串联谐振
5.6 正弦稳态电路的并联谐振
习题
第6章 互感电路与交流变压器
6.1 磁耦合与互感
6.2 含有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
6.3 理想变压器
6.4 空心变压器
习题
第7章 三相交流电路
7.1 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7.2 负载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7.3 对称三相交流电路
7.4 不对称三相交流电路
7.5 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习题
第8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8.1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分解
8.2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8.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习题
第9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9.1 动态电路方程及换路定理
9.2 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3 一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4 一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
9.5 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
……
0章 动态电路的频域分析
1章 网络函数与二端口网络
2章 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
3章 分布参数电路简介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从一个纯粹的教材设计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工具箱”属性被发挥到了极致。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复杂的半导体器件或者集成电路的应用细节,而是专注于电路本身的“语言”。这一点对于任何想深入学习电子学或者电力系统的人来说都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在“交流稳态分析”章节中对三相电路的介绍。不同于很多书只是简单地介绍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电压电流关系,这本书花了大量篇幅去解释“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并结合相量图,清晰地展示了平衡三相系统中的功率守恒原理。特别是对功率因数校正的讨论,它不仅仅给出了计算方法,还从能量传输效率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校正。这种对工程实践背后物理意义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一本入门教材的范畴,更像是一本通往专业工程师思维模式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杀手锏”,我认为在于它对非正弦周期性激励(傅里叶级数)和瞬态响应的把握。在很多教材中,傅里叶分析往往被简化成一个纯粹的数学工具,只关注系数的求解。但这本书厉害之处在于,它始终没有忘记我们分析的载体是“电路”。作者在引入傅里叶级数后,立即将其与频率响应分析(Bode图的初步概念)结合起来,让读者理解,为什么一个方波输入会产生一个“平滑”的输出,这完全取决于电路对不同频率分量的“偏爱”。再谈到瞬态分析,它对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处理得十分优雅,用到了初始条件和稳态解的叠加,这种结构化的解题思路,比那种死记硬背特定公式要有效得多。它教会我的不是“怎么算”,而是“为什么要这么算”,这种底层思维的建立,对于后续学习滤波器设计、反馈控制等更高级的课程,奠定了无可替代的理论基础。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工科学习的“救星”!我是在大二刚开始接触电路分析时买的,当时完全摸不着头脑,什么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听起来都是天书。拿到这本书后,那种踏实感立刻就来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逻辑的递进,他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会先用非常直观的物理图像来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比如讲到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他会用生活中的水箱类比,让你一下子就理解了能量存储和释放的动态过程。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大量的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孤立的、套用公式的题目,而是像一个个小小的工程挑战,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电路模型中去解决问题。即便是最枯燥的数学推导部分,作者也尽可能地保持了推导过程的清晰和步骤的完整性,偶尔还会穿插一些历史背景或者概念的起源,让人在学习技术硬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科的厚重感。可以说,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且易于攀登的知识阶梯,而不是一堵陡峭的高墙。
评分我手里这本教材,说实话,阅读体验上可以说是教科书中的一股清流。很多技术书籍的排版和图示都让人昏昏欲睡,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图表的设计清晰、专业,层次分明,无论是方波、正弦波的波形图,还是复杂的RLC串并联网络的结构示意图,都达到了印刷品的最高水准。我特别喜欢它对“相量分析”那一章节的处理。通常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精细的向量旋转和投影图,把复数运算的物理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记得我在看那个$ ext{i}$和$ ext{v}$之间的相位差时,书上的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让我立刻“茅塞顿开”。此外,章节末尾的“自测与习题”部分,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合理,从基础的概念回顾到需要综合运用多条定律的综合题,覆盖面很广,做完一遍下来,对本章节的掌握程度心里就有数了。它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罗列。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几年,但需要重新捡起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的工程师,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返璞归真”能力极强。很多新的教材为了追求新颖或者覆盖面广,往往会引入很多时髦但根基不稳的概念,反而把核心的分析方法给冲淡了。但这本书,它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把电路分析中最核心、最经典的那一套工具——叠加定理、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讲得炉火纯青。对于我们这种老手来说,最怕的就是那种“一笔带过”的关键步骤,但这本书的每一步推导都写得非常详尽,几乎没有跳步,这对于快速回忆和重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我甚至发现,书里对于一些经典电路拓扑结构的分析,其深度和严谨性,甚至超过了我大学时上的那门专业课。它不是一本为应付考试而写的书,它更像是一部严谨的学术参考手册,让人可以信赖其提供的每一个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