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信原理简明教程
:21.00元
售价:14.3元,便宜6.7元,折扣68
作者:南利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2-01
ISBN:9787302037262
字数:469000
页码: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号分析、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作了必要的讨论,相对于有关的这类书而言是一本少而精的教材:内容取材适当;体系结构合理;融信号分析、信号处理、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于一体。全书共9章,-2章为信号与系统分析;第3章为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第4-5章分别为边疆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等;第6-7章分别为拉氏和Z变换;第二章为系统函数;第四章为滤波器。
这本教材的版式设计和语言风格,相较于那些传统的老旧教材,简直是焕然一新。它完全没有那种教科书特有的僵硬和沉闷感。阅读体验是极其流畅的,仿佛作者的思路始终走在读者的前面,总能在你即将感到困惑的那个临界点,及时抛出一个巧妙的比喻或者一个关键的注释。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思考与扩展”部分。这些小节往往不会涉及新的复杂公式,而是引导读者去联想这些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比如Wi-Fi的接入、4G/5G的上下行解耦等。这种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很多理论书籍所缺乏的。它让枯燥的基带处理、信道编码这些概念立刻“活”了起来,不再是纸面上的符号堆砌。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知识的迷宫里找到了主心骨,每走一步都能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标,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评分我最深的体会是,这本书成功地平衡了“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微妙关系。它没有像某些入门书那样,只停留在对调制解调的表面描述,也没有像深度教材那样,一开始就钻入复杂的随机过程分析泥潭。它做到了对整个通信系统链条——从信号源到接收端——的各个关键环节(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多址接入等)都有所覆盖,并且在每个环节都触及了其最核心的原理和性能瓶颈。例如,在谈到误码率分析时,它给出了一个极具洞察力的对比,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编码增益带来的性能提升,但又不会让你迷失在复杂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具体代数构造中。对于那些需要快速建立起对现代蜂窝网络、卫星通信等复杂系统全貌有清晰认识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而高效的“鸟瞰图”,让我们在后续深入特定领域时,能站在一个看得更远、更稳固的平台上。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简明”这两个字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这往往意味着牺牲了深度,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一本浮于表面的“入门读物”。然而,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的简洁并非是空洞的概括,而是一种提炼后的精粹。它没有花费大篇幅去详细论证每一个数学定理的严谨推导过程——这部分内容对于专业研究人员或许是必需的,但对于应用层面而言,更多的是干扰。它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先给出结论,然后用最清晰的图示和案例帮你建立起对该结论物理意义的直观把握。举个例子,在讲解数字调制技术时,星座图的绘制和欧氏距离的几何意义被阐述得淋漓尽致。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手里拿着一张地图,虽然没有标注出每一条小溪的源头,但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如何从A点导航到B点,并且清楚地知道哪些路径更优,哪些是死胡同。这种“重应用、轻演绎”的风格,非常对我的胃口,它培养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纯粹的学术证明能力。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为那些想在不被晦涩难懂的公式和复杂的数学推导淹没的情况下,快速建立对现代通信系统核心概念的理解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我记得当初刚接触这个领域时,市面上的教材动辄上千页,充斥着傅里叶变换、随机过程这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工具,读起来就像在攀登一座没有阶梯的陡峭山峰。而这本《通信原理简明教程》,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深谙“大道至简”的真谛。它没有一味追求理论的完备性,而是巧妙地筛选出了那些最核心、最能体现通信本质的知识点。比如,在介绍信道容量时,它不是直接抛出香农公式然后让读者去猜它意味着什么,而是通过非常直观的例子,比如水管输水模型,来解释带宽和信噪比是如何协同作用决定信息传输极限的。这种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教材,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用最日常的语言为你揭示通信背后的奥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框架,以便投入实际项目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种“要点突出、论证清晰”的编排思路,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帮我节省了至少一半的摸索时间。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几年,但对通信基础知识有所遗忘的工程师来说,我最看重的是知识的检索效率和重新构建能力。这本《通信原理简明教程》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性极强,知识点之间的递进关系非常清晰,几乎没有知识点之间的“信息孤岛”。当你回顾某个特定模块,比如均衡器设计时,你可以迅速定位到相关章节,并且因为前序知识(如匹配滤波、噪声处理)的原理已经被这本书以简洁的方式牢固地建立起来了,所以你能够非常快速地将遗忘的细节重新整合到你的知识体系中。它的价值不在于让你从零开始学习,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知识重构框架”。不像某些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需要你耗费大量精力去梳理结构,这本书的骨架本身就是完美的逻辑链条,能让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对整个通信链路的全面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