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牛街琐忆
:32.00元
售价:22.4元,便宜9.6元,折扣70
作者:陈春喜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402355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牛街琐忆》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的优美散文作品及得意之作汇集成册,忆往昔今,字里行间充斥着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北京人对儿时生活的追忆、对现实人生的感悟,带给人温暖与力量。
陈春喜(笔名:苗壮),1950年1月生于北京宣武区牛街,回族。1975年走上教育战线,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退休前在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中心小学任教。自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晚报》、《京郊日报》、《中国电视报》、《北京广播电视报》、《章回小说》、《昌平文艺》、《军都文苑》、《昌平报》、《老年之声》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诗歌、歌词、相声等作品20多万字。
读完《牛街琐忆》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是一本简单堆砌回忆录的流水账,而是一幅用细腻笔触勾勒出的北京老城街景图,只不过,这条街的名字叫“牛街”。作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将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发生的琐事、弥漫的烟火气,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我尤其喜欢他对那些细微之处的捕捉,比如老街坊间一句不经意的寒暄,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声响,或是街边小吃摊飘出的诱人香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共同构成了牛街独特的生活肌理。读这本书,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能感受到阳光照在青砖黛瓦上的温度,能听到孩子们在胡同里追逐嬉戏的声音,甚至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尘土与炊烟混合的味道。
评分《牛街琐忆》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書。它不像快餐文化那样,一蹴而就就能让你获得所有信息,而是需要你耐心去体会,去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反复咀嚼作者描绘的每一个场景,感受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情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变迁,看到了人的成长,更看到了那些在时光流转中不曾改变的,关于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联结。它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入口时可能觉得微苦,但回味起来却甘醇悠长。对于那些喜欢探索城市历史、体味人情冷暖的读者来说,《牛街琐忆》绝对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
评分《牛街琐忆》给我带来的另一重体验,是它触及了那些被时间洪流冲刷得越来越模糊的“老北京”的灵魂。在如今高楼林立、节奏飞快的城市里,牛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锚点,让我们得以窥见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人情世故。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温暖的怀旧,但绝非无病呻吟的感伤。他笔下的牛街,有欢笑,有泪水,有争吵,也有温情。那些老一辈人的朴实、坚韧和乐观,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我时常会停下来,想象书中描绘的场景,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子,那些淳朴得近乎固执的情感,在今天的社会里似乎已变得越来越稀缺。这本书让我反思,在追求进步和现代化的同时,我们是否也丢失了某些宝贵的东西。
评分坦白说,《牛街琐忆》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是一种属于老北京特有的那种,带着点儿京腔儿,又带着点儿文气。作者的遣词造句,常常让我觉得,仿佛他就是在坐在我旁边,一边喝着二锅头,一边给我讲他小时候在牛街的那些事儿。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感。他善于运用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同身受。比如,他形容某个老人的笑容,就像秋日里融化的糖霜,一下子就能勾勒出那种温和而略带沧桑的画面。这种接地气的表达,让这本书读起来丝毫没有距离感。
评分我必须承认,《牛街琐忆》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小说,而是更像一次随意的漫步,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随着他的思绪在牛街的各个角落游走。有时他会停留在某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上,细致入微地描绘他们的言行举止;有时他会沉浸在一个久远的故事里,让我们感受历史的余温。这种“琐碎”之中蕴含的深意,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不强求读者记住每一个细节,而是希望通过这些零散的片段,让读者逐渐构建起对牛街的整体认知,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述方式,反而比直白的讲述更能打动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