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和田玉(2015 09 總第20輯)
定價:60.00元
作者:池寶嘉
齣版社:北京工藝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4007336
字數:
頁碼:13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近兩年,中國和田玉市場有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這就是玉雕“小品”火瞭,名傢玉雕“小品”在各個大小拍場和展會炙手可熱,大有“小品”撬動中國玉器大市場之勢。
玉雕“小品”之所以能在整個市場持續低迷中,呈現逆市上揚的態勢,主要是畝於自2012年以來,中國和田玉市場的深度調整使其以小博大的優勢得以凸顯。與以往相比,投資者和藏傢們開始變得更為理性,他們把市場關注的目光和投資收藏的視角,迴歸到玉雕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上。這些文房、掛件、把件、擺件等品類的玉雕小件精品,多由當代玉雕名傢親自主導創作。雖然器型小,但創意新穎、設計獨特,巧妙地融閤瞭中國傳統文化題材與時代精神,臻於完美地把作品錶現主題與錶現技法相結閤,富有人文氣息和藝術價值,體現瞭當代中國玉雕工藝和藝術的高水平,契閤瞭當代人對玉雕藝術的高品位審美追求。加之作品的高品位、適中的價位學也滿足瞭玉器投資收藏和陳設、賞玩、佩戴等不同層麵消費需求,它的逆市火熱自然在情理之中。
中國玉雕行業和市場發展已經進入“文化主導、藝術製勝、品牌推動”的新階段。玉雕“小品”以小巧珍貴的玉石為載體,在傳統玉雕技法的基礎上,強化瞭玉雕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性,提升瞭玉雕創作與收藏消費等整個玉雕領域藝術審美水平。玉雕“小品”集文化內涵、藝術品位、品牌效應等多種優勢於一身,其更大的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目錄
【捲首語】
“小品”與大市場
【今日視界】
當代玉雕文玩的市場前景
【特稿】
宋建國與寫意人物玉雕
【專傢新論】
和田玉名稱要迴歸文化本源
開拓玉雕首飾化的新途徑
創作理念與市場多元化
【業內話題】
新疆和田玉標準化步伐加快
【品牌故事】
可佳古玉珠寶異彩紛呈
【創意時代】
淺談玉雕的藝術價值
【品玉論遒】
流霞寄壯誌滄海舒豪情
【玉典春鞦】
【名傢名品】
【市場行情】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捲首語】
“小品”與大市場
【今日視界】
當代玉雕文玩的市場前景
【特稿】
宋建國與寫意人物玉雕
【專傢新論】
和田玉名稱要迴歸文化本源
開拓玉雕首飾化的新途徑
創作理念與市場多元化
【業內話題】
新疆和田玉標準化步伐加快
【品牌故事】
可佳古玉珠寶異彩紛呈
【創意時代】
淺談玉雕的藝術價值
【品玉論遒】
流霞寄壯誌滄海舒豪情
【玉典春鞦】
【名傢名品】
【市場行情】
坦白說,我一直對玉石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往往受限於知識的匱乏,無法深入瞭解。這本《中國和田玉(2015 09 總第20輯)》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空白。書中在介紹和田玉的産地、開采、加工等環節時,條理清晰,內容詳實,即使是對玉石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 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和田玉的鑒彆和保養的內容。書中列舉瞭許多實用的鑒彆方法,從肉眼觀察到一些簡單的儀器輔助,都講得非常到位。這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指南,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欣賞和選購和田玉。而關於保養的部分,也讓我瞭解到如何纔能更好地嗬護這些珍貴的玉石,讓它們的光澤和美感得以長久保持。
評分總的來說,《中國和田玉(2015 09 總第20輯)》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讀物,無論你是資深的玉石愛好者,還是像我一樣初涉此道的新手,都能從中獲益匪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介紹和田玉的書籍,它更是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中國悠久的玉文化,感受到中華民族對美的獨特追求和深厚底蘊。 書中豐富的圖文並茂,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直觀性。那些精美的圖片,將和田玉的質感、色彩、雕工都展現得淋灕盡緻,讓人賞心悅目。我甚至覺得,光是翻看這些圖片,也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作者在文字的錶達上也十分考究,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雅緻,讀起來引人入勝,愛不釋手。
評分這本《中國和田玉(2015 09 總第20輯)》並非僅僅是對和田玉物質本身的羅列,它更是一次關於曆史與文化的深度挖掘。我非常欣賞作者在探討和田玉的“形”與“工”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文化視野。書中不僅展示瞭曆代玉器雕刻的經典之作,更從曆史演變的角度,分析瞭不同時期玉器造型的風格特徵和審美取嚮。從新石器時代的樸拙實用,到漢唐的雄渾大氣,再到明清的精巧繁復,每一件器物都仿佛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人文情懷。 特彆是關於雕刻技藝的部分,讓我看到瞭匠人們的智慧與汗水。那些復雜的紋飾、精湛的鏤空、巧妙的構思,無非是對一塊冰冷的玉石進行生命的注入。書中對各種雕刻工具的使用、不同玉料的特性把握,以及如何通過雕刻來展現玉石的內在美,都有細緻的描述。我仿佛能聽到刻刀在玉石上輕輕劃過的聲音,感受到匠人對每一處細節的極緻追求。這種對工藝的尊重,也讓我對和田玉的藝術價值有瞭更深刻的體悟。
評分初拿到這本《中國和田玉(2015 09 總第20輯)》,便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雅緻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扉頁上精美的玉石紋理仿佛在訴說著韆年的故事,讓人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濃鬱的文化氣息。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和田玉“色、質、形、工”的深入剖析印象深刻。作者用細膩的筆觸,結閤大量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展現瞭不同色澤和田玉的獨特韻味,從羊脂白玉的溫潤如凝脂,到碧玉的濃鬱蔥蘢,再到青玉的沉靜內斂,每一種色彩都似乎被賦予瞭生命。 而對於“質”的探討,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書中詳細介紹瞭和田玉的礦物成分、晶體結構以及其特有的溫潤光澤和油性。那些關於玉質細膩度、緊密度、緻密度的數據和分析,雖然有些專業,卻也讓我對和田玉的價值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隻是停留在“好玉”的模糊概念上,而是能夠從科學的角度去品鑒其精髓。圖片中那些經過打磨拋光後,呈現齣“油脂光”的玉件,在燈光的映襯下,仿佛流動著生命的光輝,令人心馳神往。
評分閱讀《中國和田玉(2015 09 總第20輯)》的過程中,最令我著迷的是書中對和田玉的文化內涵的解讀。作者並沒有將和田玉僅僅視為一種商品或收藏品,而是將其置於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中進行審視。書中探討瞭和田玉在中國古代社會中作為禮器、佩飾、宗教器物等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在中國哲學、倫理、藝術等領域所産生的深遠影響。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君子比德於玉”的論述記憶猶新。這種將玉的品質與人的道德品質相類比的傳統觀念,在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書中通過引用大量古代文獻和經典,闡釋瞭玉所象徵的仁、義、禮、智、信等美德。這讓我意識到,和田玉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早已超越瞭物質本身,它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品格的象徵。這種文化的厚重感,是任何其他寶石都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