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螢火蟲在中國
定價:42.0元
作者:付新華
齣版社:湖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561063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讓見過螢火蟲的人重溫童年的微光,讓沒有見過螢火蟲的人彌補缺憾城市裏的燈火明亮,有誰還記得你曾經燃燒發亮?螢火蟲正在消失,也因此這個夏天螢火蟲變得越來越熱門,微博上有些生活達人列齣一生不得不做的10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去看螢火蟲。這本書不僅對螢火蟲有科學有趣的描述,還有大量螢火蟲的美麗圖片。閱讀本書,正好可以緬懷我們童年中消失或者缺失的螢火蟲。
2、*的螢火蟲讀本。付新華教授是研究螢火蟲的**人,他發現並命名瞭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等多種螢火蟲,還成立瞭**一傢螢火蟲環保組織“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十三年來,他堅持螢火蟲研究和考察,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十三年來研究和考察的結晶。 3、當今*熱的動保環保話題螢火蟲是非常重要的環境指示生物,螢火蟲的存亡直接和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保護螢火蟲就是保護環境,動保環保是社會現今的熱門話題,也是主要的正能量生發點。這本書能吸引到希望為動保環保齣一份力,倡導微公益的讀者群。
4、*美科普書本書采用特種紙雙封麵,內外封熒光色專色印刷。整本書的設計聘請外知名設計師孫俊良先生傾力呈現,以為讀者考慮的角度進行編排,在細部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設計。
內容提要
◆ 讓見過螢火蟲的人重溫美好,讓沒見過螢火蟲的人彌補缺憾。
◆ 你衝破瞭黑暗的束縛,你微小,但你並不渺小, 因為宇宙間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親人。——泰戈爾《螢火蟲》
《螢火蟲在中國》是中國螢火蟲研究人付新華教授十三年來的研究結晶。一本的螢火蟲讀本,有故事,有情懷,有詩意,帶你走進夢幻般的螢火蟲世界。
作者迴憶瞭自己初見螢火蟲的,在天颱山、西雙版納、海南等風景優美的地方尋找、考察螢火蟲的美好經曆,以及十三年來不減絲毫熱情的螢火蟲研究之旅。同時,書中還有種類全的螢火蟲科普資料、實用的螢火蟲攝影指南,各種美輪美奐的螢火蟲大片。
《螢火蟲在中國》既是記錄,也是懷念。透過這些樸實的文字和美麗的圖片,可以看到作者對螢火蟲,這些故鄉、童年中閃爍的微光的摯愛與懷念,以及對螢火蟲正在消失的現狀的憂慮。
目錄
作者介紹
付新華
與螢火蟲“一見鍾情”的詩意學者,青島人,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自2000年起,緻力於螢火蟲的考察與研究,是中國個螢火蟲博士,發現並命名瞭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等多種螢火蟲。近年來,因痛感螢火蟲數量的銳減,積極投身螢火蟲保護事業,通過講座、著述、攝影等形式,嚮公眾傳達科學賞螢、保護螢火蟲棲息地的理念,並成立一傢螢火蟲環保組織“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被譽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人。
文摘
自序:
每個晚上,螢火蟲都在跳無聲的舞 每個晚上,螢火蟲都在跳無聲的舞,而我便是那的觀眾。螢火蟲跳得暢快,我看得也癡迷。
我們在無休止地追求富足的物質生活時,螢火蟲卻不知在什麼時候被遺忘,被放逐瞭。曾在黑夜中禦風而行的微光,如今已被霓虹市光所取替。曾頻繁齣現於唐詩宋詞中的小傢夥,現在隻能在昆蟲詞典中找到它們的身影……不知不覺間,由於我們的無知,它們被無情地棄置於黑暗的角落,我們漸漸忘記瞭它們曾帶來的美好時光。現在,有些生活達人列齣一生中要做的十件事情,其中之一竟然便是看漫天的螢火。觀看螢火蟲,在古人是一種日常樂趣,而現在竟成瞭一種。我是如何與螢火蟲結緣,又是如何堅持研究螢火蟲十二年的呢?周圍很多人都曾這樣問我。十二年裏,有很多難以盡數的感慨和故事,螢火蟲成瞭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年隻有尋螢的時候開心:調完課後,打包行李,收拾裝備,跳上火車,吹著口哨,心情像鳥一樣在空中撲騰。到達目的地,我就問附近的老鄉,見過螢火蟲沒有。小時候,我從沒見過螢火蟲,為此總覺得自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那些有螢火蟲記憶的人則不一樣。老鄉們一說起螢火蟲就很興奮,仿佛又迴到過去,提著雞蛋殼或摺紙做成的螢火燈籠,或是戴著裏麵塞滿瞭螢火蟲、閃閃發光的南瓜藤項鏈,或是惡作劇般地將螢火蟲捏死抹在小夥伴的臉上,小女孩則將螢火蟲放入蚊帳中甜美入夢……他們帶著一種美好的懷舊之情訴說著。而我聽瞭之後,也像是進入瞭他們的童年,在夜幕下,在河邊,追逐著螢火。
這些年來,開心的莫過於發現新的螢火蟲物種,震撼的是有一次竟目睹成韆上萬隻螢火蟲在空中飛舞,鬱悶的是經常會碰到的尋螢而未果,害怕的是尋螢途中碰到毒蛇,倒黴的是為觀螢失足掉進糞坑和魚塘……有時候,我就像一隻螢火蟲,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是一次夜間求偶,看到前方的一絲光亮,就滿懷希望飛過去,遇到的卻是昏黃的燈……當然,也會遇到提著小橘燈的小女孩。序言
《螢火蟲在中國》給我最深刻的衝擊,並非它在科學上的嚴謹與詳實,而是它所傳遞齣的一種關於“地方感”的強烈意識。付新華先生的文字,不僅僅是在介紹一種生物,更是在描繪一個生態係統,一個與特定地域文化緊密相連的生命故事。我能感受到,作者對中國這片土地上,每一個角落的螢火蟲種群,都有著細緻入微的瞭解。從南方的濕潤水鄉,到北方的廣袤平原,他仿佛用腳步丈量著這片土地,用眼睛捕捉著不同地域下,螢火蟲生命節律的微妙差異。這種“地方性”,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份珍貴的田野調查報告,一份對中國自然遺産的深情告白。我開始思考,我們口中的“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除瞭壯麗的山河,還有這些微小卻重要的生命,它們如何與我們的曆史、文化,甚至生活方式交織在一起?付新華先生的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理解“中國”的另一扇門,讓我看到瞭自然與人文的交融,看到瞭生命多樣性的獨特魅力。
評分讀完《螢火蟲在中國》,我久久不能平靜。付新華先生的筆觸,有一種穿透錶象的力量,他不僅僅在寫螢火蟲,更是在寫一種生命哲學。我看到瞭那些微小生命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如何為瞭生存、為瞭繁衍,用盡全身的力量去閃爍、去傳遞信號。這種堅持,這種對生命的執著,讓我深感震撼。在人類社會日益喧囂、物質至上的今天,重讀這些關於螢火蟲的故事,仿佛是一種迴歸,一種對生命本質的重新審視。我開始反思,我們是否也在某種意義上,丟失瞭自己生命中最純粹的光芒?付新華先生並沒有直接灌輸大道理,而是通過對螢火蟲生命曆程的細緻描繪,引發讀者自己去思考。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寫作方式,恰恰是最動人的。這本書,不僅僅讓我增長瞭知識,更讓我獲得瞭一種精神上的啓迪,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深刻領悟。它讓我明白,即使是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也能指引方嚮,也能傳遞希望。
評分《螢火蟲在中國》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發現感”。付新華先生的文字,充滿瞭探索的樂趣,仿佛他在為我們打開一個全新的、被忽視的世界。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身邊,竟然隱藏著如此豐富多樣的螢火蟲種類,它們有著各自獨特的生活習性、求偶方式,甚至閃爍的頻率。這種探索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知識的增長,更在於一種智力上的挑戰與滿足。作者用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我們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那些肉眼難以捕捉的奧秘。我仿佛變成瞭一名小小探險傢,跟著付新華先生的指引,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尋找那些點點星光。這種閱讀體驗,是非常獨特的,它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更是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構建過程中。這本書,讓我對“好奇心”這個詞有瞭更深的理解,它告訴我,隻要我們願意去發現,生活處處皆是驚喜,處處皆有值得探索的奇跡。
評分初讀《螢火蟲在中國》的契機,純粹是源於我對這個名字本身的好奇。螢火蟲,這兩個字總帶著一種朦朧的美感,似乎承載著童年的夏夜,那些微弱卻執著的光芒。而“在中國”,則賦予瞭這個意象一種地域性的、具體的色彩。我總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自然科普的書,它可能藏著作者付新華先生對這片土地的深情觀察,對某種細膩情感的捕捉。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引領我走進一個與眾不同的視野,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角落的、不為人知的生命律動。或許,它會像螢火蟲的光一樣,點亮我心中某些沉寂的角落,引發我對自然、對生活更深層次的思考。我希望作者能用一種溫柔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描繪齣那些關於螢火蟲的故事,讓我在閱讀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自然的純粹與生命的韌性。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首詩,承載瞭太多美好的想象,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裏麵究竟藏著怎樣的驚喜,是否能滿足我對於“中國”和“螢火蟲”這兩個詞匯所勾勒齣的所有美好聯想,是否能帶給我一場心靈的洗禮。
評分翻開《螢火蟲在中國》,映入眼簾的並非預想中的純粹自然描繪,而是付新華先生以一種極其生動、甚至有些江湖氣的敘述方式,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麵。他的文字,仿佛自帶一種溫度,讓那些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鮮活有趣。我尤其喜歡他對某些場景的細節描寫,比如夏日午後,知瞭不知疲倦地鳴叫,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泥土和青草混閤的味道,而就在這看似平凡的背景下,那些小小的發光精靈便開始瞭自己的錶演。付新華先生的筆觸,並沒有流於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螢火蟲的每一個生命階段,從幼蟲的隱秘生活,到成蟲的閃爍求偶,他都用一種近乎故事化的語言娓娓道來,仿佛將我們帶入瞭一個微觀的奇妙世界。我感受到瞭作者在文字中洋溢的熱情,他對待這份研究,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像是一種熱愛,一種對生命奧秘永不停歇的探索。這本書,無疑為我對“科普”這兩個字的認知,打開瞭新的維度,它證明瞭科學也可以如此富有詩意和溫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