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摄影编著的《尼康D850单反摄影宝典(相机设置+拍摄技法+场景实战+后期处理)》用于帮助各读者掌握尼康D850相机的基本操作,以便于在拍摄时娴熟地设置、修改软件参数。讲解风光、人像、建筑、花卉、动物、食品、商业静物等常见题材的拍摄技巧,讲解光圈、景深、快门、感光度、测光模式、曝光模式、对焦模式等基础曝光、对焦理论。*后讲解Photoshop与Camera Raw软件处理JPEG及RAW格式照片的技巧。
北极光摄影编著的《尼康D850单反摄影宝典(相 机设置+拍摄技法+场景实战+后期处理)》是专门为尼 康D850相机用户编写的一本相机使用与实拍宝典,并 针对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进行了详尽地讲解,提供从 相机设置到拍摄技法,从场景实战到后期处理的“一 站式”全流程摄影指导。本书还附赠多媒体教学视频 ,收录了相机设置、构图理论知识、场景实战拍摄技 法、摄影理论知识讲解、Photoshop CC后期处理、数 码照片修饰处理等十余类视频学习资源,视频讲解总 时长超过20小时。
本书适合尼康D850相机用户和准备购买尼康D850 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参考阅读。
第1章 了解Nikon D850机身结构与控件功能
1.1 Nikon D850相机正面结构
1.2 Nikon D850相机背面结构
1.3 Nikon D850相机顶部结构
1.4 Nikon D850相机侧面结构
1.5 Nikon D850相机底部结构
1.6 Nikon D850相机光学取景器
1.7 Nikon D850相机控制面板
1.8 Nikon D850相机显示屏参数
第2章 初步设置相机参数
2.1 设置照片的尺寸与画质
图像品质
图像尺寸
设置NEF(RAW)文件格式
2.2 设置播放照片相关参数
回放照片基本操作
图像查看选项
播放显示选项
播放文件夹
2.3 其他基础参数设置选项
设置“存储文件夹”
格式化存储卡
设置“影像区域”
第二插槽的功能
照片自动旋转功能
设置“显示屏关闭延迟”选项以在低温下保持电量
旋转画面至竖直方向
利用“LCD照明”在弱光下看清曝光参数
2.4 设置相机控制参数
自定义控制功能
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锁定”
2.5 设置优化校准参数
设定优化校准
利用优化校准直接拍出单色照片
2.6 Wi-Fi功能设置方法
在智能手机上安装SnapBridge
连接SnapBridge软件前的相关菜单设置
从相机中下载照片的操作步骤
用智能手机进行遥控拍摄的操作步骤
第3章 认识曝光要素——光圈
3.1 认识光圈及光圈优先曝光模式(A)
光圈的概念
不同光圈值下镜头通光口径的变化
光圈的表示方法
F值与镜头通光口径的关系
画质*佳光圈
画质*差光圈
理解可用*大光圈
光圈优先曝光模式(A)
3.2 不同大小的光圈在实拍中的应用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摄影艺术的大门,而不仅仅是关于D850这款相机的操作手册。我本来以为会读到很多关于如何设置D850才能拍出“最好”的照片,比如最佳的画质设置,最快的对焦模式等等。但它更多地是在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是最好的。比如,书中花了很大篇幅来解释不同焦段的镜头,在拍摄不同题材时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各自的“性格”是什么。这让我明白,原来镜头不仅仅是“长”和“短”的区别,它们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同样,对于景深和锐度的控制,它也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光圈开大景深就浅”,而是从画面构图和主体突出这两个角度,来阐述如何巧妙地运用景深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这种从“工具”到“艺术”的升华,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属于D850用户的,更是属于任何一个想要深入理解摄影艺术的爱好者。它激发了我对摄影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开始关注如何用相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是想快速掌握D850的各种“黑科技”,比如它那强大的对焦系统,还有那些看似复杂但据说非常实用的自定义按钮。我设想的是,翻开就能看到“如何快速切换对焦点”、“如何设置AEL/AFL按钮”之类的教程。然而,这本书的风格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花了大量篇幅在讲解“画面语言”,什么叫“黄金分割”,什么叫“引导线”,还有那些我以前觉得可有可无的“色彩理论”。我一度觉得这些是不是有点“玄乎”,毕竟我只想拍出好看的照片,而不是去写论文。但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在拍摄风景时,有意识地运用引导线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或者在拍摄人像时,利用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时,我发现我拍出来的照片,确实比以前更吸引人了。这种从“知道怎么做”到“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再到“主动去创造”的过程,让我感觉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你一步步去探索,去发现,去形成自己的判断。
评分拿到这本《尼康D850单反摄影宝典》,我本来是抱着学习相机具体操作的心态来的,特别是那些隐藏在菜单深处的精细设置,想着能把D850的各项功能吃透,但读完后,感觉这本书更多地是在引导我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更进一步”,而不是单纯地罗列参数。比如,它花了不少篇幅在讲不同光线条件下,景深和曝光补偿的权衡,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我过去总是凭感觉去调,有时候拍出来光线太亮或太暗,也说不上具体原因。书中通过大量的示例图,并配以详尽的参数说明,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同一个场景,不同角度的光线,对最终画质的影响如此之大,而相机设置又需要如何相应调整才能抓住那一瞬的美。它没有直接告诉我“把ISO设成多少”,而是通过“如何在逆光环境下保留高光细节”这样的问题,引导我主动去探索,去尝试,去理解ISO、光圈、快门速度之间的联动关系。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单纯的技术手册要深刻得多,让我感觉自己的摄影思维被打开了,不再仅仅是相机的操作者,而是真正成为一个创作者。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期待的就是能看到关于D850后期处理的“秘籍”,毕竟现在数码摄影,后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本以为它会详细介绍Lightroom或者Photoshop的各种插件和滤镜,教我如何一键出大片。但这本书的后期部分,更多地强调的是“思路”和“风格”的统一,而不是单纯的参数堆砌。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把曲线往上拉多少”,而是通过分析不同风格的摄影师的作品,来引导读者理解,好的后期不仅仅是让照片“亮一点”、“鲜艳一点”,更是要服务于照片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比如,它会讨论如何通过冷暖色调来营造不同的情绪氛围,如何通过对比度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甚至是如何通过细节的调整来突出画面的质感。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黑白摄影的魅力”,让我重新认识到,有时候“减法”的后期,更能凸显物体的形态和光影。这种从“技术操作”到“艺术表达”的转变,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最初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不仅仅聚焦于相机本身的参数设置,更是将场景理解和前期构思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把相机架好,对焦,然后按下快门,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我按下快门之前,需要思考的东西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它花了很长的篇幅去分析不同场景下的光线特点,比如在日出日落时分,如何利用柔和的光线营造出温暖的氛围,又比如在阴天,如何通过后期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到了“故事性”的概念,教导读者如何在画面中融入情感和叙事。这对我来说是革命性的。我过去拍的照片,可能技术上没问题,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现在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我没有赋予照片一个“灵魂”。书中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构图、色彩、以及对主体情绪的捕捉,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不仅仅是摄影技巧的提升,更是对生活观察和情感表达的一次深度挖掘,让我对摄影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