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
定价:45.00元
作者:美国新媒体联盟,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组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46705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对年度博物馆科技发展进行的综述和分析。该报告启动于2002年,到2015年底,已经发布31份报告,被多个国家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本年度报告阐述了在博物馆应用的*兴技术和其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给各类场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场馆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把技术和服务相结合,带到科技场馆向现代化发展。该书对科技场馆乃至科普领域都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内容提要
博物馆未来五年的前景是什么?技术方面的哪些 趋势和重大研发将推动博物馆教育和解说的改变?我 们认为可以解决的挑战或难以克服的挑战是什么?我 们如何能够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制定实施战略?这些问 题以及技术应用和教育变革方面的类似问题54位 专家团体进行合作研究和讨论,并通过与巴尔波亚公 园在线合作公司(BPOC)联合完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 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中英文版)》。新媒体联盟地 平线系列报告展示了技术发展在未来五年对全球各地 的博物馆教育和解说功能的影响。本书由美国新媒体 联盟*。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这本书让我有一种置身于一个巨大信息洪流中的感觉,但又不像泛泛而谈的博客文章那样缺乏深度。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视角,让我得以窥见新媒体在“地平线”之上,也就是未来的前沿阵地,而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对于“2015年博物馆版”这个限定性词语非常感兴趣,这意味着这本书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去观察和分析当时的趋势和发展。要知道,在2015年,许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新媒体应用,可能还处于萌芽阶段,或者刚刚开始显露其潜力。这本书是否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具有前瞻性的洞察?它是否能预测到一些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或者尚未预料到的未来趋势?我尤其好奇,在那个时期,博物馆界是如何应对社交媒体、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帮助我理解博物馆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其 relevancy 和吸引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关于新媒体技术的介绍,更是一次对博物馆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探讨。我深信,未来的博物馆将不再是 static 的空间,而是 dynamic 的平台,而新媒体正是构建这个 dynamic 平台的重要基石。我特别期待能够从书中了解到,美国新媒体联盟和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这样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机构,是如何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博物馆领域的新媒体发展。这种跨国界、跨领域的合作本身就充满了看点,它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全球视野下的博物馆新媒体发展模式?我很好奇,在2015年,他们是如何定义“地平线”的,他们所描绘的未来图景,是否与我们今天所处的现实产生了呼应,甚至有所超越?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跨文化交流、科技应用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思考,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新媒体在博物馆领域的潜力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文化传播的进步。
评分对于任何对文化产业与科技前沿交叉领域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像是一扇开启新视角的窗户。我一直认为,博物馆不仅仅是存放文物的地方,更是活态的知识传播中心,而新媒体的出现,无疑为这个传播过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想象一下,一件沉睡的古董,通过VR技术栩栩如生地重现它曾经的辉煌;一段尘封的历史,通过互动式展览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变得鲜活而富有感染力。这本书似乎就在讲述这样的故事,它是否能让我看到,科技是如何打破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隔阂,让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我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在2015年,那些走在时代前沿的博物馆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出令人难忘的展览,吸引到不同年龄层、不同背景的观众,甚至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力。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操作性的建议,或者至少是理念上的启发,让我理解如何才能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媒体的催化下焕发新的光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引人注目,那种带有科技感又融合了艺术感的风格,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当我在书店翻开它,尤其是看到“地平线报告”这个名字时,我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未来、关于趋势的想象。我一直对新媒体的演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特别是它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博物馆作为一个承载历史、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浪潮时,会展现出怎样的活力和转型,这无疑是令人好奇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景,让我看到那些古老的展品如何与最新的技术碰撞出火花,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甚至重塑观展体验。我很好奇,作者们是如何将那些冰冷的技术词汇,与博物馆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种既专业又不失趣味的方式来解读这些融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新媒体在博物馆领域带来的变革,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空间,一个新媒体与博物馆巧妙融合的奇幻世界。我一直对“地平线”这个词有着特殊的偏爱,它象征着未知、探索和无限的可能。而“2015年博物馆版”这个限定,让我更加期待这本书能够捕捉到那个时代,博物馆在新媒体浪潮中那些独特而又具有前瞻性的探索。我非常想知道,在那个时间点,博物馆界对于新媒体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他们是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重塑观众的参观体验,增加观众的参与度,甚至拓展博物馆的服务边界?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看到那些勇于创新的博物馆是如何将科技的力量注入到文化传承的血脉中,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启发,一种对于未来博物馆形态的憧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