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知识图谱视野中的西方百年体育学术史(1898-2012年)/中国体育博士后文丛
定价:49.00元
作者:王琪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64421700
字数:
页码:1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知识图谱视野中的西方百年体育学术史(1898-2012年)/中国体育博士后文丛》旨在研究西方百年体育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体育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体育学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源起
一、体育实现其现代价值功能需要以坚实的学科理论作支撑
二、加强体育学术史研究是完善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体育学术史研究是推动体育学科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
四、体育学术史研究符合当前体育科技工作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应用软件
一、研究方法
二、应用软件
第五节 期刊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期刊选择
二、数据来源
第六节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特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七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安排
第二章 《美国体育教育评论》主题词共词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历程
节 《美国体育教育评论》不同时期主题词共词图谱分析
一、1896-1907年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二、1908-1918年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三、1919-1929年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特征
一、“实践体育”逐渐向“学术体育”艰难过渡
二、西方体育学术研究热点的转移与其时代背景关系密切
三、西方体育学术发展初步体现“精深”和“广博”
第三章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演进路径
节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图谱分析
一、聚类1:体育测量研究
二、聚类2: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体适能等研究
三、聚类3:运动生理学、体适能、身体成分研究
四、聚类4: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研究
五、聚类5:健康与身体活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六、聚类6:运动技能学习研究
七、聚类7:运动行为与社会学习理论研究
八、聚类8:运动动机研究、心理测量研究
九、聚类9:定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特征
一、西方体育学术不同时期所选择的主流学科理论有所区别
二、西方体育科研方法出现从描述统计向推断统计、从单变量到多变量、从定量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向演进
三、一大批活跃在体育学术前沿的学者是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的源动力
四、一批方法学者及其经典论著为西方体育学术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支持
第四章 《研究季刊》主题词共词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历程
节 《研究季刊》不同年代主题词共词图谱分析
一、20世纪3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二、20世纪4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三、20世纪5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四、20世纪6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五、20世纪7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六、20世纪8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七、20世纪90年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八、21世纪初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研究季刊》主题词共词知识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特征
一、体育学术重心经历了从以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身体活动-奥运会-锻炼与健康-肥胖与健康为中心的演变
二、西方体育学术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
三、西方体育学术研究视角出现高度综合化
四、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影响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的方向
五、学科建制化对西方体育学术的促进
六、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了西方体育学术的科学化
第五章 结论
一、西方体育百年体育学术的发展阶段划分
二、西方体育学术研究重心的转移
三、西方体育学术研究的四大趋势
四、西方体育学术研究的六大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王琪,男,1980年5月生,现为北京体育大学在站博士后,吉林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处处长,是较早将科学知识图谱这一前沿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引入体育学术界的学者。近五年来,一直致力于运用科学计量学研究体育科学学、学科史和学术史等问题。至今为止,主持国家社科课题等国家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社科重点课题1项,发表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近40篇,包括核心期刊学术论文近20篇,2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体育》全文转载。
文摘
序言
章 绪论
节 研究源起
一、体育实现其现代价值功能需要以坚实的学科理论作支撑
二、加强体育学术史研究是完善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体育学术史研究是推动体育学科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
四、体育学术史研究符合当前体育科技工作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应用软件
一、研究方法
二、应用软件
第五节 期刊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期刊选择
二、数据来源
第六节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特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七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安排
第二章 《美国体育教育评论》主题词共词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历程
节 《美国体育教育评论》不同时期主题词共词图谱分析
一、1896-1907年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二、1908-1918年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三、1919-1929年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特征
一、“实践体育”逐渐向“学术体育”艰难过渡
二、西方体育学术研究热点的转移与其时代背景关系密切
三、西方体育学术发展初步体现“精深”和“广博”
第三章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演进路径
节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图谱分析
一、聚类1:体育测量研究
二、聚类2: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体适能等研究
三、聚类3:运动生理学、体适能、身体成分研究
四、聚类4: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研究
五、聚类5:健康与身体活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六、聚类6:运动技能学习研究
七、聚类7:运动行为与社会学习理论研究
八、聚类8:运动动机研究、心理测量研究
九、聚类9:定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特征
一、西方体育学术不同时期所选择的主流学科理论有所区别
二、西方体育科研方法出现从描述统计向推断统计、从单变量到多变量、从定量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向演进
三、一大批活跃在体育学术前沿的学者是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的源动力
四、一批方法学者及其经典论著为西方体育学术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支持
第四章 《研究季刊》主题词共词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历程
节 《研究季刊》不同年代主题词共词图谱分析
一、20世纪3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二、20世纪4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三、20世纪5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四、20世纪6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五、20世纪7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六、20世纪80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七、20世纪90年年代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八、21世纪初西方体育学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研究季刊》主题词共词知识图谱视角下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特征
一、体育学术重心经历了从以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身体活动-奥运会-锻炼与健康-肥胖与健康为中心的演变
二、西方体育学术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
三、西方体育学术研究视角出现高度综合化
四、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影响西方体育学术发展的方向
五、学科建制化对西方体育学术的促进
六、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了西方体育学术的科学化
第五章 结论
一、西方体育百年体育学术的发展阶段划分
二、西方体育学术研究重心的转移
三、西方体育学术研究的四大趋势
四、西方体育学术研究的六大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我对这本书《知识图谱视野中的西方百年体育学术史(1898-2012年)》感到非常好奇,因为它将“知识图谱”这一现代化的分析工具与“西方体育学术史”这一传统的研究领域相结合。传统上,体育学术史的研究可能更多依赖于文献回顾、人物传记和理论梳理,而引入知识图谱,预示着一种更加量化、结构化和可视化的研究路径。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图谱,来揭示西方体育学术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各个研究领域之间的联系、重要概念的演变、核心理论的传播路径,以及学科内部的知识网络结构。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跳出线性的叙事,从一个更加宏观和关联的角度来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运用知识图谱来呈现学科的“知识热点”转移、不同理论流派的“影响力”分布,以及学科边界的“演化”过程,从而为理解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评分这本《知识图谱视野中的西方百年体育学术史(1898-2012年)》的标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首先,它聚焦的“西方百年体育学术史”是一个宏大而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从20世纪初至今体育学科的发展脉络、理论演变以及关键人物的贡献。西方体育学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梳理其百年历程,无疑能为理解全球体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提供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引入了“知识图谱”这一前沿的分析工具。知识图谱作为一种表示和组织知识的新型技术,能够有效地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学科的演进路径以及研究热点的转移。将这种现代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更具深度和可视化能力的学术分析视角。这让我对本书如何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去描绘和解读西方体育学术的知识结构、核心议题、学科边界以及潜在的研究空白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构建和展示这份庞大的知识图谱,以及它将如何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体育学术百年发展中那些隐藏的联系和演变趋势。
评分在学术研究领域,尤其是跨学科的探索,常常会面临如何有效梳理和整合大量信息的挑战。这本书以“知识图谱”为视角,来审视西方百年体育学术史,这本身就极具创新意义。我设想,作者必定会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将浩瀚的体育学术文献转化为一张张生动而富有信息量的知识图景。这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在体育研究的广阔图景中,不同的理论流派是如何相互影响、彼此借鉴,又或是如何分化、演进的。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方式,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辨别出学科发展的关键节点、重要的研究转向,以及那些在不同时期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对于我这样关注体育学术前沿的研究者来说,能够通过知识图谱来“看见”学科的演变过程,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体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定位自身的研究方向。
评分这本书从“知识图谱”的视角切入,无疑为我们理解西方体育学术史提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它不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线性叙述,而是试图通过一种更具结构性和关系性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演进。我猜测,作者可能会运用一系列的文献计量学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从大量的学术文献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出反映体育学术知识体系的图谱。这样的图谱,能够让我们看到学科内的知识热点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研究领域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以及在百年历程中,哪些理论分支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哪些又逐渐式微。更具吸引力的是,“知识图谱”的理念本身就强调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动态性,这或许意味着本书能够揭示出体育学术发展中一些不易被传统史学方法捕捉到的隐性联系和潜在趋势。我非常期待看到这本书如何通过图谱,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具洞察力的西方体育学术百年图景,帮助我们理解学科发展背后的驱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我一直以来在阅读西方体育学术史时遇到的一个痛点。以往的史料梳理,往往侧重于对学科代表性人物、重要著作的罗列,虽然提供了信息,但在把握整个学科的脉络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上,总感觉隔靴搔痒。而“知识图谱”的引入,则让我看到了突破这种局限的可能。想象一下,通过知识图谱,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体育学术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定理论是如何萌芽、发展并与其他理论相互作用的,以及哪些研究主题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又有哪些新兴议题正在显现。这种可视化、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趣味性,更能帮助读者从一个更高、更宏观的层面去理解体育学术的演变逻辑。我尤其期待作者如何设计和构建这个知识图谱,它是否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学科内部的知识节点、连线以及节点的大小和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从而提供一个动态的、可交互的学术史叙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