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本有趣又有料的科学书》是大象公会的科普类文章合集,以“真问真答”栏目内容为主,多篇热点人气文章阅读、转发量超过百万,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众多知识领域。全书精选的近50篇科普文章,文风鲜明,用数千字的篇幅介绍某一个关乎时下热点却包含大众不熟知的知识点,将其写全、写深、写透,大到宇宙的规律,小到人体的细胞,内容包罗万象,千奇百怪。
作者简介
大象公会:她不是传统媒体,亦非正流行的新媒体,她是一个以原创内容丰盈我们知识、见识和见闻的产品。为你提供好的饭桌谈资。
目录
“一天”到底有多长?... 001
为什么冥王星不是行星?... 006
为什么欧洲国家的国旗大多是三色旗?... 011
金属光泽从哪儿来?... 015
旋涡和地球自转有没有关系?... 020
iPad 会让你的孩子近视吗?... 024
进化论如何解释生物的拟态?... 028
向日葵是怎样转头的?... 035
为什么绝大多数海螺都向右旋转?... 040
猫和狗的味觉怎样?... 046
为什么哺乳动物很少有毒?... 054
蛤蟆真的能冬眠一百万年吗?... 061
真的有“脸盲症”这种病吗?... 066
男人为什么长乳头?... 073
为什么男人没有“阴道”?... 077
人为什么要换牙?... 081
人的正常体温为什么是 37℃?... 086
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091
恐龙是怎么分类的?... 096
为什么同寝室女生的月经周期会趋同?... 101
为什么游泳学会了不会忘?... 106
为什么有的人一定要午睡?... 113
为什么男人到中年容易脱发?... 117
为什么大型草食动物要比大型肉食动物大?... 121
吹多了空调真的容易感冒吗?... 125
晒被子的味道是不是烤螨虫的味道?... 130
卫生巾发明前,来例假怎么办?... 135
为什么用黄色来表示色情?... 140
为什么没有绿色的哺乳动物?... 144
胎教是哪国发明的?... 149
人为什么要穿内裤?... 153
各国供电的电压和频率为什么不一样?... 157
尼古拉·特斯拉真有那么神奇吗?... 161
为什么鸡可以天天下蛋,而别的鸟不行?... 165
地图为什么总是上北下南?... 169
为什么火箭发射时要倒计时?... 175
大象这么大,排便会不会很辛苦?... 181
为什么大型动物的排便速度能够遥遥领先?... 184
为什么近几年发现的大钻石那么多?... 187
鞋带为何总会自己松开?... 193
眼睛是怎么进化出来的?... 198
舌头真的用不同部位负责不同味觉吗?... 204
为什么会有疾病?... 208
静脉血管为什么是蓝色的?... 213
为何昆虫的成虫和幼虫完全不像?... 220
为什么台风都有个名字?... 226
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231
不得不说,这本《一本有趣又有料的科学书》彻底刷新了我对科普读物的认知。我一直觉得科学是属于少数“天才”的领域,普通人很难真正理解。但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科学的另一面——它是如此的迷人,又是如此的触手可及。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将科学概念娓娓道来。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宇宙的起源,用一种非常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星辰大海的诞生,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宇宙洪荒之中,那种震撼是难以言表的。而且,这本书的选材也非常广泛,涵盖了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从生命奥秘到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为了追求“有趣”而牺牲科学的严谨性,每一个观点都经过了深入的考证和阐述,让人读得既开心又心服口服。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激发人求知欲的书。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叫做《一本有趣又有料的科学书》的书,这本书是由大象公会编著的。坦白说,在翻开它之前,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科学普及的书籍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然而,这本书的出现,着实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的内容编排非常巧妙,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概念拆解成易于理解的语言。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那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故事,它们就像一颗颗闪耀的珍珠,串联起了整个知识体系,让原本可能沉闷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可能遇见一个新奇的知识点,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也非常考究,既保持了科学的严谨性,又充满了人文关怀,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压力,反而有一种在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聊天 L 的感觉。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了科学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公式和实验,更是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身的一把钥匙。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惊喜的书。起初我购买它是被书名吸引,觉得“有趣”和“有料”这两个词很有分量。读完之后,我发现它确实名副其实。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生硬的科学术语,更多的是用一种平和、友好的语气来和你交流。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识性错误”的科学观念进行了纠正,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误解。作者在分析问题时,总是能从多个角度切入,并引用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得论证过程既严谨又具有说服力。这本书并没有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带领读者去探索科学的真相。它鼓励读者保持质疑精神,不要轻易接受表面的解释,而是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它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提升了我对世界的认知高度。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剂“智力补品”,每天睡前读上几页,感觉自己的大脑都被唤醒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能够把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科学原理,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比如,讲解到物理学中的惯性定律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一堆公式,而是举了开车时突然刹车,身体会向前倾的例子,瞬间就明白了!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我真的太佩服了。而且,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活跃,不像我以前读过的那些科普读物,一本正经地像在背课文。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穿梭于科学的奇妙世界,时不时还会抛出一些让你会心一笑的段子,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我感觉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对科学有兴趣,但又觉得科学很遥远的读者。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们普通人的好奇心和科学的广阔天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身边事物的角度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很多现象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我最近刚啃完一本《一本有趣又有料的科学书》,真是让人欲罢不能!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每一章都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层层递进,让人感觉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跳跃式的。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时,会运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来佐证,但这些图表都设计得非常直观易懂,即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迅速把握核心信息。我特别喜欢它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会深入探讨“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果……会怎么样”,这种深入的探讨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这本书在讲解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领域时,也做得非常出色,能够将看似不相关的学科联系起来,展现出科学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对很多曾经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