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长寿就这么简单
定价:29.0元
作者:李士信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64418342
字数:26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李士信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过《中国古代延年益寿术》一书,搜集编撰古代诸多养生活动方法。后来在香港用中、英文出版了《中国古代养生图谱》。李教授还在健身方面整理了不少宝贵资料,在外很有影响。前些年又出版了《活过120岁不是梦》,受到健身养生界人士的重视。现今他已迈入古稀之年,仍在辛勤耕耘不辍,又写了《长寿就这么简单》,内容很新颖,有导向,有观点,有思想,一些内容焕然一新。
内容提要
健身事业是个大事业,不但要挖掘整理古老传统 健身方法,同时还应该有所创新,以现代的科学态度 ,以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有所建树,也势在必行。
北京大学李士信教授写了《长寿就这么简单》。
“李氏太和康寿术”(活动篇),有新的理念,在活动 方式、方法等方面,尽量做到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养 生的中心思想是人体要“和”,如:人的五脏六腑要 和,有形的肉体与无形的精、气、神要和,人体要与 大自然和等,由“小和”到“中和”,进而向“太和 ”过渡。“和”作为养生的切入点,融儒、道、释、 医、人体生理、古今有益功法为一体,很有创意,而 且易懂、易学,理论上深入浅出,动作简单易行,不 但适合于广大健身族练习,也适合体弱有病者练习, 就连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也可以掌握。只要有针对性地 进行练习,坚持下去,必会收到良好效果。后半部分 《康寿箴言》以诗句形式概括了养生中的19个议题, 很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士信(笔名李茂),1942年生,山东省莱西市人。
自小喜爱运动,1958年在华东区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打破110米中栏全国记录。1961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后入选校队,成为第二任武术队队长,与队友一起先后为十几个国家的元首做过武术表演。曾代表武术队三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任教。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先后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著有《中国古代延年益寿术》、《图说中国气功》(日文)、《峨眉剑术》、《中国古代养生图谱》(中、英文版)等多部专著,分别在及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出版发行。译有日本的《空手道秘要》等。合作编写了多部大型辞书,还录制了多部武术教学录像带。
曾应邀赴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讲学和进行武术文化交流。为外培养了大批武术文化人才。
文摘
有关健康长寿要素的问题,外专家、学者、 摄生养生爱好者倾注了极大 的热情,进行了长期的相关研究、实践、总结,各有 各的成果,各有各的见解与 理念。因为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 活习惯、文化素质、民族特 点等方面的差异,见解不同,理念各异也是情理之中 的。但对于健康的四大基石, 国际社会普遍达成了共识,即:①合理饮食;②适量 运动;③戒烟限酒;④心理 平衡。这个说法是大体可以概括健康长寿的要素。但 是第三条,说得过于具体了 些,如果说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睡眠等,笔 者认为更确切。
一、活动与健康 人为什么活不到天年? 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应该理智地找出活不到120 岁的原因。找到了原因之后, 更重要的是要寻找活过120年的办法。有了办法,就 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合理的办法 去做,后收获福报。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的硕果 是昨天的努力得来的;明天 收获健康长寿的佳果,需要今天的付出才能得到。
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活动 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活动是健康长寿的医生, 良性活动是推开虚掩康寿之门的正能量。
我国古代养生家孙思邈认为“人欲劳其形, 百病不能生”,他倡导身体要动起来。
我国还流传着这样两句经典的谚语:“运动胜过 灵芝草,不必苦把仙方找。” “动可不衰能增寿,不动病魔变朋友。”这是发人深 省的谚语,给予了我们很大的 启迪。笔者想借用这些经典的语言唤醒大家活动的欲 望。
动是人生的本能,也是是生命的象征,人活着就 要动。
关于运动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各国都在研究。英 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说, 进入中年,人体大有氧能力(大氧气吸人量)开始 以每10年5毫升的速度下 降。少运动的男性,到60岁时下降至25毫升,几乎是 20岁时的一半;经常运动 的有氧能力可增强25%,也就是增加6毫升, 这就相当于减去10一12岁的 生理年龄。从而得出结论,“有氧运动”可以延缓衰 老12年。
低氧活动练习对中老年人有益。低氧活动呼吸可 以促使练习者的血液中红细 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可以帮助血液携带更多 的氧气,增加有氧代谢能力, 也就是有氧代谢能力和运动耐受能力。
活动健身,延年益寿,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 良方,是任何营养品和昂贵的药物不可替代的。
二、不活动影响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缺少 运动而死亡。
2013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简报指出, 缺乏运动已经成为第四大死 亡风险因素。据估算,目前全世界每年因缺乏锻炼而 致死的人数高达320万人,近 10年问增长迅速,这的确让人震惊。有的科学家研究 表明:缺乏运动比经常运动 者心肌梗死的概率高一倍。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对提高人们的健康 水平,以及延年益寿的确意义重大。
不动则荣卫不通,气血凝滞,不利于健康。每一 个人在相应条件下,都有一 定的生存能力,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的生理活动常 数。活动就要氧化,就要消 耗能量;休息就是补充氧气,是还原。氧化与还原是 生命过程中一刻都不会停止 的生理现象。人类许多疾病也是与氧化速度超过还原 的速度有关。
能力、能量释放速度的快慢,是人寿命长短的决 定因素。健康长寿的秘诀是 少氧化,多还原;慢氧化,快还原。消耗与恢复就是 失去与获得的轮换,是失与 得的交替,这样使得生命更有活力。
缺乏活动,身体就会缺乏活力,易患营养不良和 骨质疏松症;缺乏活动,会 导致中枢神经传导灵敏性减退,思维迟钝,肢体活动 协调性差,精神萎靡,工作 效率不高,生活质量下降;缺乏活动,会影响生 理寿命,也会影响社会生命 和精神生命。由此可看出活动的重要性,但是怎么样 去合理地活动,是个至关重 要的问题。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句名言是经常挂嘴边的 话,但是笔者觉得过于笼统了 些。笔者认为:要健康长寿,就要选择合理、适当、 适合于自己的活动。这绝非 是吹毛求疵,而是非常必要的补充。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而且物质在相互作 用中进行永恒运动。整个宇 宙都在运动中,所有物质都处在动态,没有不运动的 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不会例外。人生在世, 动是自身的本能,有生命就 有活动、运动。
人欲健康长寿莫大于善动,而且要合理地活动。
活动对于生命的意义,早就为养生家、有识之士、前 贤所洞悉。
《吕氏春秋》中记有:“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 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掘为聋,处 目则为蔑为盲。”又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行 气亦然。” 先秦及秦朝的养生学家们已经认识到活动的益处 ,认为不活动会使血流不畅,导致筋骨瑟缩,经络不 通,招风惹痛,使得各种疾患的机率大增。
汉代中医学家华佗也提到:“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得使极尔,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还说:“流水之常新,户枢之晚朽,以其动之故 也。”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认为:“形不极,常导引,导 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根深固柢,长生久视。” 中国唐代医家养生家孙思邈的《保生录》中 句话就是:“人欲劳于形,百 病不能成。”劳是指劳动、活动,就是动起来的意思 ,主要意思就是说要经常活动 的话百病不易生。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几个典型例子,说的都是“动 ”在摄生、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
“动”分为主动的“动”和被动的“动”。做健 康长寿的活动时,笔者主张: 有能力的话,尽量能主动地“动”为好,这样对于身 心会更有益处。
……P11-13
序言
从出版方的角度来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背景无疑为这本书增添了强大的专业背书。体育大学的专业性意味着内容在科学性和权威性方面是站得住脚的。我关注健康类书籍时,经常需要辨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而出版社的旗帜本身就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这种来自专业学术机构的出品,让我能够放心地采纳书中的建议,减少了我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虑和自我怀疑。这种来自官方或半官方的专业背景的加持,让这本书在众多同类书籍中显得尤为可靠和值得信赖,对于那些追求高标准、高质量信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购买信号。这种专业性体现在对每一个概念的阐述都力求准确和到位,显示了编辑和作者的专业素养。
评分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展现出了极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它不像有些书那样知识点零散,而是像一条清晰的河流,有明确的源头、流向和汇入点。从基础的认知建立,到具体的实践步骤,再到长期的心态调整,每一个章节之间的过渡都衔接得天衣无缝,读起来毫无跳跃感或突兀感。我特别欣赏它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穿插处理方式,不是干巴巴地陈述“要做什么”,而是通过生动的例子来佐证“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做才有效”。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不是像碎片信息那样容易遗忘。每读完一个部分,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结构上的平衡感,是很多专业书籍难以达到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封面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书名和作者名字,给人一种专业又值得信赖的感觉。我平时选书很看重第一印象,这本书从书脊到封底的设计都透露出一种严谨的气息,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扎实。特别是字体选择,既有传统书籍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阅读。书页的纸张质量也很好,摸起来光滑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而且,作为一本关于健康和生活方式的书,它在视觉上传达出的“简单”和“有效”的信号,非常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我原本以为这类书籍的封面都会比较花哨,但这本的处理方式显得非常高级和内敛,成功地把我这个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留住了。光是摆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物品,体现了出版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行文风格极其平易近人。作者似乎非常擅长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那些原本听起来高深莫测的健康理论。我以前读过一些健康类书籍,常常因为充斥着过多的专业术语和晦涩的科学解释而感到头疼,读几页就想放弃。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长者在跟你促膝长谈,分享他多年观察和积累的心得。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大量信息,完全没有被“教育”的压力感。这种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因为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转化为“简单”,让每一个初涉健康领域或者对科学不敏感的读者都能轻松入门,并且感到信心倍增,觉得“原来长寿真的可以这么‘简单’地去实践”。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传递出的一种非常积极且务实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没有贩卖“速成”或“奇迹”的虚幻希望,而是脚踏实地地告诉我们,健康和长寿是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正确选择积累而成的。我尤其欣赏它对“简单”二字的重新定义——这里的“简单”不是指不需要付出努力,而是指避免了不必要的复杂和过度干预。它强调的是那些最基本、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的重要性。这种务实态度,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因为它降低了我对实现健康目标的心理门槛。它让我明白,与其盲目追求那些复杂昂贵的方法,不如先从身边最容易做到的习惯开始改变。这种价值观的重塑,远比书中的具体技巧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