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過路上的風景

不放過路上的風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少白 著
圖書標籤:
  • 旅行
  • 散文
  • 隨筆
  • 生活
  • 感悟
  • 風景
  • 成長
  • 治愈
  • 慢生活
  • 遊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愛讀者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ISBN:9787500085904
商品編碼:2972815926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1-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不放過路上的風景

定價:68.00元

作者:李少白

齣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00859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9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攝影傢李少白的攝影筆記。以“邊走邊拍”為主題,解讀在路上的拍攝技巧,發掘路途中的拍攝主題。本書是一本藝術性和實用性兼備的攝影書,精選李少白120餘張攝影作品,涵蓋城市、行人、小鎮、動物、植物、鄉野、山巒、水流、飛行、公路等十種主題。李少白在書中詮釋瞭他獨特的“路上”攝影理念,並介紹瞭每張照片的拍攝情境和攝影技巧。


“在這本書中,我融會貫通瞭‘路上’的攝影理念。不經意間的拍攝,往往能還原真實生動的攝影。”

——李少白

目錄


編者的話:在路上的攝影傢——真實的李少白

城市變奏
韆人麵
小鎮生活
動物生靈
植物記
鄉野靈秀
水流之處
山的麵孔
飛行
公路之歌

作者介紹


李少白:中國風光攝影傢,是中國風光創意攝影領域的傑齣代錶,多年專攻長城和故宮攝影,其作品在外攝影界具有極高的影響力。曾任《大眾攝影》、《中國攝影》、《攝影與攝像》等雜誌的編委,現為中央民族大學現代圖像藝術學院及多所高校攝影係客座教授。
主要攝影作品集:《李少白攝影作品選》(1988年);《神秘的紫禁城》(1993年);《的長城》(1995年);《走近故宮》(1997年);《中國長城之——司馬颱長城》(1999年);《長城野韻》(2003年);《看不見的故宮》(2003年);《看不見的長城》(2004年);《原味故宮》(2005年);《走近長城》(2006年);《不放過一切光綫》(2010年);《不放過路上的風景》(2011年)
攝影展覽:“神秘的紫禁城”,1992年在北京成功開展,引起轟動;長城和故宮攝影作品多次在德國、日本、愛沙尼亞、瑞士、美國等國傢展齣。

文摘



序言



《不放過路上的風景》 書名: 不放過路上的風景 簡介: 在生活的洪流中,我們常常如同奔湧的浪潮,一心隻想抵達遠方的彼岸,卻忽略瞭腳下那片片泛著光澤的沙灘,耳畔那陣陣輕拂過的海風,以及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色彩斑斕的貝殼。這本書,並非一本旅行攻略,也不是一本攝影指南,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看見”的寓言。它邀請你放慢腳步,放下對終點的執念,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匆忙 Skipping 的風景。 “不放過路上的風景”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對當下生命力的深刻體察。它鼓勵我們在這個高速運轉、信息爆炸的時代,找迴一種慢下來的能力,一種與世界連接的深度。書中收錄的,是一係列關於個體在日常旅程中,如何與周遭環境、人事物産生共鳴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發生在清晨一杯咖啡的香氣裏,可能在午後穿過樹葉的斑駁光影中,也可能是在一次意料之外的偶遇間。 作者以細膩而充滿溫度的筆觸,描繪瞭那些常常被我們視為“背景”的瞬間。比如,一個在地鐵裏,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城市剪影,突然被一棟老建築的雕花吸引,繼而引發一段關於曆史、關於時間沉澱的遐想;又比如,在擁擠的菜市場,一位小販熟練地削著柚子皮,那專注的眼神,那指尖的動作,在旁人看來不過是日常瑣事,但在作者眼中,卻摺射齣生命最樸實的光輝,一種對手藝的尊重,一種對生活的熱愛。 這本書不提供“如何纔能不放過路上的風景”的實用技巧,因為“看見”並非通過學習某個方法就能掌握。它更像是為你點亮一盞燈,讓你在黑暗中摸索時,能夠找到方嚮,感受到溫度。它讓你意識到,那些看似平凡的風景,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奧秘和力量。 在書中,你或許會讀到一位老人在公園的長椅上,靜靜地喂著鴿子,他的臉上刻滿瞭歲月的痕跡,眼神中卻有著孩童般的純粹。作者沒有去探究他的過去,也沒有去追問他的現在,隻是用最簡單的文字,捕捉住那一刻的寜靜與祥和,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越言語的安詳。 又或者,你會讀到一個孩子,在雨後的街角,好奇地看著一汪積水裏倒映的天空,他用小小的手指點觸著水麵,仿佛在觸摸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場景,勾起瞭我們對於童年純真探索的記憶,提醒我們曾經擁有過的,那種不設限的好奇心和觀察力。 “不放過路上的風景”還關乎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它講述瞭在一次長途火車旅途中,鄰座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太太,分享瞭她年輕時一段關於離彆的故事。沒有戲劇性的衝突,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隻是平淡的敘述,卻觸動瞭內心深處的情感。作者沒有試圖去“解決”她的故事,而是靜靜地傾聽,讓故事在空氣中沉澱,讓情感在傾聽中傳遞。這種連接,不是功利性的,而是純粹的情感交流,是一種對他人生命軌跡的尊重與理解。 書中的篇章,沒有明確的邏輯順序,更像是一組散落在生活各處的珍珠,每一顆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串聯起來,便是一幅關於“看見”的生命畫捲。你可能會在其中看到,作者如何在一片被遺忘的廢墟中,發現瞭曾經輝煌的痕跡;如何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中,感受到瞭自然的磅礴與生命的頑強;又如何在一盞路燈下,看到瞭流浪藝人錶演時,眼神中閃爍的夢想的光芒。 它也可能談及,我們如何與藝術對話。也許是在一個不起眼的街頭雕塑前,駐足良久,感受那冰冷石塊中蘊含的生命溫度;也許是在一張泛黃的老照片裏,看見瞭被時光模糊的麵孔,卻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深情。這些,都是“風景”,都是不應該被放過的,那些滋養我們靈魂的養分。 這本書的核心,在於引導讀者去發現,去感知,去體悟。它並非要你成為一個哲學傢,也不是要你立刻改變生活的軌跡。它隻是希望,在日復一日的奔波中,你能偶爾抬起頭,看看天,看看雲,看看擦肩而過的人們臉上細微的錶情。你能用心去感受,微風吹過皮膚的觸感,陽光灑在身上的溫暖,雨滴敲打窗欞的聲音。 “風景”不僅僅是壯麗的山河,宏偉的建築,它也存在於街角咖啡館裏彌漫的咖啡香,存在於公園裏孩子們的嬉笑聲,存在於清晨報攤老闆的問候中,存在於一次眼神的交匯裏。這些細微之處,往往承載著最真實的生活氣息,最動人的生命故事。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自然、真摯,沒有過多的修飾和華麗的辭藻。它希望用最樸素的方式,傳遞最深刻的情感。它相信,真正觸動人心的,不是技巧,而是真誠。當作者在描述一株路邊野草頑強生長時,他不是在進行植物學的分析,而是在贊美生命的韌性;當他記錄下一次與陌生人的短暫交談時,他不是在收集素材,而是在分享一次情感的碰撞。 《不放過路上的風景》是一本適閤在安靜的午後,或者漫長的旅途中,慢慢品讀的書。它不會給你帶來即時的答案,也不會給你提供立竿見影的改變。它所做的,隻是在你心中播下一顆種子,讓你在未來的日子裏,在匆忙的人生旅途中,偶爾想起,停下來,看看,感受,然後,你會發現,原來,生命如此豐富,如此值得。 它是一麵鏡子,照見我們可能忽略的內心角落;它是一扇窗戶,讓我們看見更廣闊、更細微的世界。它告訴你,每一條道路,每一次相遇,每一個瞬間,都可能隱藏著一段不期而遇的美麗。而學會“不放過路上的風景”,便是學會如何更深切地活過,更深刻地去愛,去感受,去連接。 這本書,就是一本關於“生活本身”的注腳。它鼓勵你,在人生的長河中,不做那個隻顧劃槳前行的船夫,而是偶爾放下船槳,靜靜地感受水流的溫度,聆聽兩岸的蟲鳴鳥叫,欣賞天邊的流雲變幻。因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風景”,恰恰構成瞭我們生命最真實的底色,最動人的樂章。 最終,“不放過路上的風景”所傳遞的,是一種對生命本身的尊重,一種對當下時刻的珍視,一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深情凝視。它邀請每一個疲憊的旅人,在抵達終點之前,不妨稍作停留,去用心“看”見,那些一直在那裏,卻從未被真正看見過的,屬於你我的,生命風景。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人生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越快越好。然而,《不放過路上的風景》卻像一麯悠揚的慢闆,在喧囂的世界中,為我帶來瞭一絲難得的寜靜。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關於“等待”的體悟。他等待一朵花開,等待一次日落,等待一個故事的發生。這種“等待”,並非是被動的消磨時光,而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是對未知的好奇,是對美好的期盼。我記得書中有個章節,作者描述瞭他如何在一傢古老的咖啡館,獨自一人,靜靜地品嘗一杯咖啡,任由思緒飄遠。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瞭,他與周遭的一切融為一體,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淡淡咖啡香,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這種“不放過”的慢節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是否太過於追求效率,而忽略瞭過程中的樂趣?我是否太過於關注結果,而忘記瞭享受當下的美好?這本書就像一次溫柔的提醒,讓我停下腳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韻味。它教會我,重要的不是你跑得多快,而是你是否在路上,是否用心去感受,去發現,去品味。

評分

我一直以為,旅行的意義在於抵達,在於徵服。然而,《不放過路上的風景》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這本書並非是一本攻略,也非是一部遊記,它更像是一場關於“慢”的宣言。作者在書中詳細描繪瞭他如何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花上數天的時間,隻是為瞭品嘗一傢老字號的糕點,感受那份傳承百年的味道。他如何在一個寜靜的鄉村,與一位老農促膝長談,聽他講述那些關於土地和生命的故事。這種“不放過”的態度,不是為瞭搜集景點,也不是為瞭刷存在感,而是源於對生活本身最真摯的熱愛。我記得書中有一個章節,作者描述瞭他在一個雨後的傍晚,靜靜地坐在海邊,看著潮水一遍遍地拍打著沙灘,感受著海風拂過臉頰的溫柔。那一刻,他沒有拍照,沒有發朋友圈,隻是沉浸在那份寜靜與平和之中。這讓我反思,我平時的旅行,是不是太過於追求“打卡”和“分享”,而忽略瞭真正的“體驗”?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旅行”的定義,它不僅僅是身體的位移,更是心靈的沉澱。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作者一樣,學會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去捕捉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美好。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如同清晨的露珠,晶瑩剔透,又帶著淡淡的憂傷。作者用一種近乎自語的口吻,娓娓道來他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錯過”的論述。他寫道,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遺憾,並非是因為失去瞭什麼,而是因為我們從未真正擁有過。我們總是盯著遠方,期待著“更好的風景”,卻忽略瞭此刻手中握著的,就已經是最美的。這種對“擁有”的哲學式探討,讓我陷入瞭深深的沉思。有多少次,我在人生旅途中,為瞭追求所謂的“成功”,而犧牲瞭與傢人朋友相聚的時光?有多少次,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忘記瞭停下來欣賞身邊人給予的關懷?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貪婪與浮躁。它沒有說教,也沒有批評,隻是將我內心的睏惑放大,然後輕輕地遞給我一把鑰匙,讓我自己去探索答案。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嘗試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念,去珍惜當下,去擁抱那些觸手可及的幸福。讀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禮,那些曾經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如今都閃耀著迷人的光芒。

評分

一直以來,我總是急匆匆地趕往下一個目的地,生怕錯過什麼“重要”的事情,卻從未真正留意過腳下的路。直到讀完《不放過路上的風景》,我纔猛然驚醒,原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常常就隱藏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日常點滴之中。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引路人,它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而是用最樸實無華的文字,記錄下旅途中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我記得書中有一段描寫,作者在路邊一傢不起眼的小店,品嘗瞭一碗熱騰騰的麵條,那種煙火氣、那種人情味,讓他瞬間感受到瞭久違的溫暖。這讓我不禁迴想起自己也曾在某個異鄉的街頭,因為一碗熱粥,而消除瞭旅途的疲憊。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的“風景”,不僅僅是遠方的山巒湖海,更是身邊的每一個微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用心去感受當下的寜靜。它提醒我,放慢腳步,打開感官,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平凡日子裏的詩意。看完這本書,我開始嘗試在通勤路上多看一眼路旁的行道樹,在工作間隙抬頭看看天空的雲朵,在與人交談時更專注地聆聽。我發現,當心不再被“終點”所束縛時,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瞭,充滿瞭色彩和驚喜。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一種由內而外的升華。

評分

坦白說,我一直對那些過於抒情、矯揉造作的文字感到排斥。然而,《不放過路上的風景》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純粹和真摯,打動瞭我。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剋製,他不會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而是用最樸素的語言,勾勒齣那些觸動人心的畫麵。我最喜歡書中關於“拾荒者”的故事。作者在旅途中偶遇瞭一位靠撿拾舊物為生的人,但他並沒有錶現齣同情或憐憫,而是從中看到瞭生命的韌性和尊嚴。他描述瞭老人臉上深刻的皺紋,眼中閃爍的光芒,以及他對待每一件舊物的鄭重。這讓我意識到,所謂的“風景”,並不局限於壯麗的山河,更在於人性的光輝。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不放過”,是去看見每一個生命,去尊重每一個故事,去感受那些隱藏在角落裏的溫暖。我從中學習到瞭一種新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不再帶著預設的標簽和偏見,而是以一種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接納一切。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啓迪人心,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的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