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現代通信原理——信息傳輸的基本原理(上冊)
定價:22.00元
售價:15.0元,便宜7.0元,摺扣68
作者:李穎潔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30213777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40kg
現代通信原理分上、下兩冊,本書是上冊,主要介紹通信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及信號傳輸係統。
本書共7章,內容包括緒論、預備基礎知識、*信號分析、模擬調製係統、模擬信號數字化、數字基帶傳輸係統和數字信號的頻帶傳輸。章介紹通信係統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紹信號分析的基礎知識,第3章給齣通信中的*信號分析方法,第4章闡述模擬調製與解調技術,第5章討論模擬信號嚮數字信號的轉化技術,第6章論述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原理,第7章介紹數字信號的頻帶傳輸技術。每章後麵有思考題和習題。
本書可作為通信及信息類專業課教材,適閤於短學期製的教學使用,上、下兩冊閤並則可作為長學期的教學使用。本書也可供從事通信、電子工程、自動化等科研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專業參考書。
章 緒論
1.1 引言
1.2 信息及其度量
1.3 通信信道及噪聲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預備基礎知識
2.1 引言
2.2 信號的頻譜分析
2.3 能量和功率
2.4 捲積和相關
2.5 信號帶寬
2.6 希爾伯特變換
習題
第3章 隨機信號分析
3.1 引言
3.2 隨機變量
3.3 隨機過程
3.4 平穩隨機過程譜分析
3.5 窄帶隨機過程
3.6 隨機過程通過綫性係統
3.7 馬爾科夫過程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模擬調製係統
4.1 引言
4.2 幅度調製原理
4.3 幅度調製係統的抗噪聲性能
4.4 角度調製原理
4.5 角度調製係統的抗噪聲性能
4.6 頻分復用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模擬信號數字化
5.1 引言
5.2 抽樣定理
5.3 量化與信號量化噪聲功率比
5.4 脈衝編碼調製
5.5 差分脈衝編碼調製
5.6 增量調製
5.7 時分復用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數字基帶傳輸係統
6.1 引言
6.2 基帶傳輸的常用碼型
6.3 基帶信號的頻譜特性
6.4 間乾擾的基帶傳輸
6.5 部分響應係統
6.7 均衡
6.8 擾碼和解擾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 數字信號的頻帶傳輸
7.1 引言
7.2 二進製數字調製係統
7.3 二進製數字調製係統的抗噪聲性能
7.4 二進製數字調製係統的比較
7.5 多進製調製係統
7.6 數字調製技術在現代通信中的改進和發展
思考題
習題
參考文獻
我最近拜讀的這本關於《通信係統仿真與建模》的實踐指南,可以說是一劑強心針,彌補瞭理論學習中“紙上談兵”的遺憾。這本書的重點完全放在瞭工具的使用和流程的構建上,而不是深奧的數學推導。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環境來搭建一個完整的通信鏈路,從信號的生成、信道的引入(包括瑞利衰落和加性高斯白噪聲),到最終的解調與性能評估。作者對於仿真參數設置的敏感性分析部分寫得極為細緻,指齣瞭在仿真中常見的陷阱,比如瞬態效應的影響、結果收斂性的判斷等。我跟著書中的步驟,成功搭建瞭一個QPSK係統的仿真模型,並親眼見證瞭理論BER麯綫與仿真結果的吻閤過程,這種實踐的成就感是看書本推導無法比擬的。對於希望快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可運行代碼的初學者而言,這本書的價值無法估量,它真正實現瞭“動手齣真知”。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自適應濾波器設計,翻閱瞭這本關於《隨機過程與噪聲理論》的專著,真是相見恨晚。這本書對於隨機信號的描述,遠超齣瞭我之前接觸過的任何教材。它沒有急於拋齣復雜的隨機微分方程,而是從概率論的基礎齣發,細緻地構建瞭平穩過程和遍曆性的概念,這為理解現代通信係統中信道衰落和背景噪聲的本質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書中對維納-霍夫方程的推導過程,簡直是數學美的體現,每一步的因果關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讓人能夠深刻領悟到“最優估計”背後的數學必然性。特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將卡爾曼濾波的理論框架融入到瞭應用實例中,通過對目標跟蹤場景的模擬,展示瞭最小均方誤差估計的強大威力。對於任何想在通信、雷達或者金融工程領域深耕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座不可逾越的裏程碑,它教會你的不是如何套用公式,而是如何用概率的思維去駕馭不確定性。
評分這本關於《數字調製技術與編碼》的教材,著實讓我感受到瞭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脈搏。它擺脫瞭傳統模擬通信的窠臼,直奔信息論的核心——如何高效、可靠地在有噪聲的信道上傳輸比特流。書中對最佳接收器原理的講解,尤其是基於最大似然準則的解碼思想,闡述得非常到位。作者清晰地對比瞭不同調製方案(如PSK、QAM)在同一信噪比下的性能差異,並用星座圖這種直觀的工具,讓讀者立刻明白眼圖和誤碼率之間的內在聯係。更讓人稱道的是,它對信道編碼的介紹,從香農的理論極限齣發,引齣瞭綫性分組碼和捲積碼。我特彆花時間研究瞭Viterbi譯碼的流程,書中對狀態圖和網格圖的繪製,使得原本復雜的動態規劃問題變得邏輯清晰、易於實現。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理論上的最優性能與工程上的可行性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是工程師必備的“內功心法”。
評分關於《電磁場與波》的這本經典著作,其魅力在於它如何將抽象的麥剋斯韋方程組,一步步“具象化”為我們可以觸摸和設計的物理實體。初看時,那些矢量微分算子確實讓人頭疼,但作者的講解風格非常注重物理直覺的培養。他沒有簡單地展示波的傳播公式,而是通過分析邊界條件的變化,解釋瞭為什麼會産生反射和摺射,以及駐波形成的深層原因。我尤其喜歡它在傳輸綫理論部分的闡述,從亥姆霍茲方程齣發,推導齣史密斯圓圖的使用,每一步都緊密聯係著實際的射頻電路設計。書中對天綫理論的初步探討也十分精彩,雖然沒有深入到極其復雜的陣列,但對於基本輻射單元的工作原理,如偶極子天綫的方嚮圖,講解得極為透徹。這本書讀完後,你對電磁波不再是靠背誦公式來應對考試,而是真正理解瞭能量是如何在空間中流動和相互作用的。
評分這本《信號與係統》的教材,內容編排得極為紮實,從傅裏葉級數和變換的引入開始,逐步深入到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的精妙之處。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捲積積分這個概念時,感覺雲裏霧裏,但作者用非常直觀的物理圖像和大量的實例,將復雜的數學運算轉化為對係統響應特性的理解。尤其是在討論綫性時不變係統的基本性質時,作者沒有止步於理論推導,而是花瞭很大篇幅去闡述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去分析實際的電路和物理過程。比如,在講解如何用狀態空間方法來錶示和求解高階微分方程時,那種清晰的邏輯鏈條和步驟分解,讓我這個原本對綫性代數有些畏懼的讀者,也找到瞭切入點。這本書的習題設計也很有特色,既有鞏固基本概念的基礎題,也有需要綜閤運用多種分析工具的挑戰性難題,每一次解題都是一次深入理解核心原理的打磨過程。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羅列,更像是一張精密的思維導圖,引導讀者如何係統地思考信息處理的底層邏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