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英文)半導體納米材料在太赫茲電場中的特性瀋韜
定價:36.00元
售價:24.5元,便宜11.5元,摺扣68
作者:瀋韜
齣版社:冶金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246161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詳盡地介紹瞭半導體基礎納米結構在太赫茲電場中的響應特性、空間載流子受激運動機理、解析及快速分析的方法。涵蓋瞭半導體基礎理論,載流子輸運方程分析、有限元數值方法解析、等效電路分析方法等內容。《半導體納米材料在太赫茲電場中的特性(英文版)》由瀋韜編著。
目錄
1 Introduction
References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Electromagic Field Theory
2.2 Brief Review on Related Semiconductor Physics
2.2.1 Energy band theory
2.2.2 Carrier concentration at thermal equilibrium
2.3 Charge Transport in Semiconductor
References
3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 in the Static Electric Field
3.1 Semiconductor Nanoplate in the Static Field
3.2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in the Static Field
4 Response of Elementary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in Quasi-Static Electric Field
4.1 Carrier Dynamics
4.2 Semiconductor Nanoplate in the Quasi-Static Field
4.3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in the Quasi-Static Field
References
5 Full Wave Analysis
5.1 Full Wave Analysis of a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5.2 Response of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with High Doping Level in Dynamic Field
6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Conductive Nanostructure
6.1 Basic Concepts of Equivalent Circuit
6.2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the Semiconductor Nanoplate
6.3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the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6.4 Equivalent Circuit Representation for the Metal Nanoparticle
References
7 Conclusion
7.1 Summary
7.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Appendix A
Appendix B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潛在讀者群應該非常廣泛,涵蓋瞭從理論物理、應用數學到電子工程等多個學科背景的人員。因此,我非常關注作者在介紹新概念時的“敘事技巧”。對於那些需要快速入門的跨學科研究人員來說,如果能有一個清晰的、類比式的引言部分,將復雜的太赫茲物理概念與他們熟悉的領域(比如微波或紅外物理)進行有效對比,將極大地降低學習門檻。我希望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能夠體現齣對讀者的尊重,圖錶的清晰度和注釋的詳盡程度至關重要。例如,當討論能帶結構或態密度(DOS)與太赫茲吸收的關係時,圖示應該能夠清晰地標示齣不同費米能級或摻雜濃度對應的具體能級位置。簡而言之,這本書如果能做到既能滿足頂尖專傢對細節的苛求,又能讓有誌於此的新手快速上手掌握核心要領,那麼它將毫無疑問成為該領域的裏程碑式著作。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其標題中“瀋韜”這個名字所暗示的嚴謹學風。我希望這本書的論述邏輯是層層遞進、毫無冗餘的。特彆是對於太赫茲場與半導體載流子的耦閤機製,期待能看到比現有綜述更精細的物理圖像。例如,德魯德模型在解釋納米尺度效應時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引入更復雜的散射機製(如聲子散射、錶麵等離子體共振耦閤)來更精確地描述太赫茲吸收譜的細節。此外,書中對非綫性光學效應的探討也令我充滿好奇——在高強度的太赫茲脈衝作用下,這些納米材料是否會展現齣顯著的太赫茲頻率倍增或太赫茲場誘導的帶隙工程效應?這種對基礎物理極限的探索,纔是真正能推動學科嚮前發展的動力。簡潔、精確、富有洞察力地解析這些復雜現象,是我對一本優秀學術專著的最高要求。
評分從一名資深工程師的角度來看,這類前沿書籍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其對“可製造性”和“穩定性”的討論深度上。純粹的理論模型固然重要,但若脫離瞭實際工藝的限製,研究成果就很難轉化為量産的器件。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在構建這些半導體納米結構時,當前主流的自下而上(如分子束外延、化學氣相沉積)或自上而下(如光刻、刻蝕)工藝,對最終的太赫茲響應特性究竟産生瞭何種可量化的影響。譬如,納米綫的直徑均勻性、量子點陣的排列缺陷密度,這些微觀形貌特徵如何直接映射到太赫茲吸收峰的展寬或峰值強度的變化上?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關於極端條件下(如高溫、高濕或強輻射環境)這些納米器件太赫茲性能衰減的初步評估,那麼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大大提升,它不再僅僅是學術探討的工具,而是能夠指導工程選型和長期可靠性預測的寶貴資料。
評分這部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簡潔卻又不失專業感,黑白灰的基調很好地烘托瞭其主題的深度與廣度。光是看到“半導體納米材料”和“太赫茲電場”這兩個詞匯的組閤,就足以讓關注前沿物理和電子工程的讀者心頭一震。我尤其期待作者在討論納米尺度下量子效應與宏觀電磁波相互作用的章節,畢竟這正是當前物理學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所在。想象一下,在如此微小的尺度上,材料的本徵特性如何被外部瞬態強場深刻地重塑,那種跨越不同尺度的物理圖像構建,無疑是需要深厚理論功底和精湛實驗洞察力的。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新型超快錶徵技術在太赫茲頻段的應用案例,那就更完美瞭,畢竟理論的驗證離不開先進的實驗支撐,清晰的物理機製闡釋與實際觀測數據的結閤,纔是構建紮實知識體係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停留在公式推導,更能描繪齣未來在高速通信、成像技術等領域中,這些新型材料可能帶來的顛覆性變革,讓讀者感受到研究的溫度與實際價值。
評分作為一名材料科學背景的初級研究人員,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既能深入淺齣地介紹太赫茲物理基礎,又能緊密結閤納米結構特性的參考書。市麵上很多教材要麼過於偏重經典電磁學,對量子效應的討論蜻蜓點水;要麼就是純粹的凝聚態物理,對太赫茲波段的工程應用著墨不多。因此,我非常看重作者如何平衡這些理論鴻溝。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摻雜、缺陷控製等對納米材料太赫茲響應影響的分析。例如,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或過渡金屬硫化物(TMDs)在超快激光泵浦下的載流子動力學,如何通過太赫茲時域光譜(THz-TDS)被有效地捕捉和解析,這對我正在進行的項目至關重要。如果能看到不同晶體結構(如六方 vs. 正交)對太赫茲吸收和摺射率的各嚮異性影響的詳細討論,那無疑會極大地拓寬我的理解深度。這本書能否成為連接基礎理論與實際器件設計之間的橋梁,是我衡量其價值的主要標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