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薛定諤的貓:改變物理學的50個實驗
定價:49.80元
售價:33.9元,便宜15.9元,摺扣68
作者:(英) 亞當·哈特-戴維斯,未讀 齣品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5960626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精選物理學史上繞不過去的50個實驗,快速、清晰地解析每一個實驗的背景、過程、結論和含義。如:阿基米德浮力實驗、光速測定實驗、法拉第電磁實驗、楊氏雙縫實驗、尋找以太實驗、薛定諤的貓實驗等。★迴溯物理學的發展曆程,50個實驗按時間順序排列,像50個裏程碑,幫助讀者搭建起基本的物理學史體係。同時涵蓋麵廣泛,經典力學、電磁學、熱力學、相對論、天體物理、量子物理均有涉及。
本書從科學史的角度,依照時間序介紹瞭有史以來*突破性的重大物理學實驗,這些實驗為物理學各領域奠定瞭紮實基礎,也是人類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石,例如:牛頓的蘋果到底是不是真的故事?人造雲和粒子移動的軌跡有何關聯?透過油滴要怎麼測量電子的帶電量?不論你感興趣的是光學、力學、電子學還是天文學,這本書都能讓你找到許多有趣且深具啓發性的解答。
引言 6
1.早期實驗:公元前430—1307 8
約公元前430 空氣算是“物質”嗎?——恩培多剋勒
約公元前240 浴盆裏的水為什麼會溢齣來?——阿基米德
約公元前230 如何測量地球?——埃拉托斯特尼
1021 光是怎樣傳播的?——海什木
1307 彩虹的顔色從哪兒來?——弗萊貝格的狄奧多裏剋
2.啓濛時代:1308—1760 26
1581 磁北極在哪裏?——諾曼
1587 大球和小球:誰墜落的速度更快?——伽利略
1648 山頂上的空氣更稀薄嗎?——帕斯卡
1660 輪胎為什麼要充氣?——波義耳
1672 “白色”是一種顔色嗎?——牛頓
1676 光速是有限的嗎?——羅默
這本書最令我心動的一點,是它對物理學核心思想的精煉與提煉。在眾多的實驗介紹中,作者總能敏銳地抓住每一個實驗所代錶的關鍵概念,並將其升華到更宏觀的層麵。他並非簡單地呈現實驗過程,而是深入挖掘實驗背後所蘊含的物理學原理,以及這些原理是如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的。例如,在講解洛倫茲收縮和時間膨脹時,作者會巧妙地將它們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進行對比,從而凸顯齣相對論的顛覆性。他還會適時地引入一些思想實驗,例如他提及的某個與“概率”相關的經典實驗,雖然我已不記得具體內容,但它讓我深刻體會到,在量子世界裏,許多事情並非像我們宏觀世界那樣確定無疑。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用最精煉的語言,將最復雜的物理學概念,用最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思維方式的啓迪。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對稱性”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的闡述,以及它如何貫穿於從粒子物理到宇宙學的各個領域。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站在瞭科學的巨人的肩膀上,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那些曾經讓我們睏惑的自然現象。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大亮點,是它對實驗設計本身精妙之處的細緻描繪。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他不僅告訴我們實驗的結果,更讓我們驚嘆於實驗的構思。那些看似簡單卻又足以揭示宇宙奧秘的實驗,無不展現瞭人類智慧的閃光。比如,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進行的自由落體實驗,雖然其真實性存疑,但其背後的思想實驗——通過觀察物體下落速度是否與質量有關——卻極具啓發性。還有盧瑟福的金箔散射實驗,那精巧的設計,是如何在一次看似簡單的碰撞中,揭示瞭原子核的存在,徹底顛覆瞭人們對原子的認識。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這些實驗中關鍵“道具”和“步驟”的描述,它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實驗的原理和目的。作者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復雜的物理量,並用生動的比喻來類比抽象的概念。讀到麥剋斯韋的電磁場方程,雖然我無法完全理解其數學形式,但在作者的引導下,我能體會到它如何統一瞭電和磁的現象,預言瞭電磁波的存在,這本身就是一項多麼偉大的成就。這本書讓我對“實驗”這一科學方法有瞭更深的敬意,它不僅僅是驗證理論的手段,更是探索未知、創造知識的源泉。
評分這本書的光輝,首先在於它那如同引人入勝的偵探小說般的敘事風格。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枯燥的公式和理論,而是巧妙地將每一個物理學實驗,都塑造成瞭一個充滿懸念、挑戰與頓悟的故事。讀著讀著,你會發現自己仿佛置身於那些偉大的實驗室中,與那些卓越的頭腦一同思考,一同探索。從牛頓的棱鏡摺射齣七彩光芒的奇妙,到法拉第電磁感應的意外發現,再到居裏夫人身上那放射性微光的神秘,每一個實驗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關於人類好奇心、智慧與堅持的傳奇。作者深諳如何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他會先拋齣一個問題,一個看似簡單卻又深邃的現象,然後帶領我們一步步解開謎團。那些經典實驗的精妙設計,那些意想不到的實驗結果,都如同拼圖般,逐漸勾勒齣我們所處宇宙的壯麗畫捲。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誕生的那一章,作者描繪瞭那個時代物理學界思想的碰撞,以及愛因斯坦如何憑藉非凡的想象力,打破常規,提齣瞭革命性的觀點。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僅增長瞭知識,更被那份探索未知的勇氣所深深打動。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最生動的方式,講述瞭科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篇章。
評分從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寶貴之處在於它點燃瞭我們內心深處的求知欲。它並非一本枯燥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扇扇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每一次翻開,都是一次充滿驚喜的旅程。作者以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熱情,將那些曾經隻齣現在書本上、甚至隻在課堂上被提及的實驗,重新賦予瞭生命。他讓我們看到,物理學並非高不可攀的學科,它的根基,就藏在我們身邊那些最尋常不過的現象之中。比如,對範艾倫輻射帶的介紹,讓我重新審視瞭地球磁場的神奇作用,而對光電效應的闡述,則讓我明白瞭為何手機屏幕能夠感應我的觸摸。書中每一個實驗的背後,都蘊含著一個關於“如何理解世界”的故事。作者的敘述引人入勝,他善於在講述實驗過程的同時,穿插一些曆史軼事和科學傢們的個人經曆,這使得冰冷的科學知識變得有血有肉,更加貼近讀者。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不確定性原理”的討論,它挑戰瞭我們對現實世界的直觀認知,讓我們開始思考“觀察”本身對被觀察對象的影響,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哲學啓示。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被注入瞭更多的科學精神,對周圍的世界充滿瞭好奇,也更加渴望去理解那些看不見的規律。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還體現在它對科學思想演進的深刻洞察。它不僅僅是在羅列一個個獨立的實驗,而是將這些實驗置於曆史的長河中,展現瞭它們如何層層遞進,互相啓發,最終塑造瞭我們今天對物理世界的理解。作者並沒有迴避科學發展過程中的麯摺與爭議,相反,他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呈現瞭不同理論之間的辯論,以及那些曾經被奉為圭臬的理論,是如何被新的發現所顛覆的。這一點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它打破瞭我對科學“一成不變”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科學的生命力在於其不斷的自我修正和超越。書中對量子力學的討論,尤其令人著迷。從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到普朗剋的量子假說,再到薛定諤的貓這一思想實驗的提齣,作者將那些看似抽象的概念,通過生動的語言和恰當的比喻,變得易於理解。他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宏觀世界,在微觀尺度上,竟是如此的奇特和不可思議。這種對科學思想內在邏輯和發展脈絡的梳理,使得這本書具有瞭超越一般科普讀物的深度和廣度,它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以及“如何”這些科學問題,而不僅僅是記住“是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