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用数字电路手册(TTC CMOS)
定价:76.00元
作者:瞿德福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066719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实用数字电路手册(TTC CMOS)》为把标准、器件和图形符号三者融于一体编制的实用数字电路手册。它以国际通用的数字电路工程技术硬件语言(GB/T4728.12-2008/IEC60617database*数据库国标)为载体来表示数字电路各个器件的功能(真值)表、波形图和逻辑图所含的外部功能,从而使篇幅庞大的器件手册微缩为便于携带和价格便宜的实用袖珍手册。
《实用数字电路手册(TTC CMOS)》收集了电气领域常用的TTL(7个系列)和CMOS(7个系列)两大主流产品共14个系列,以及外广泛使用的器件品种1104个、型号12540个。就TTL和CMOS而言,《实用数字电路手册(TTC CMOS)》是收集品种和型号多的手册。手册还给出了以管脚和功能相同为互换条件的极其丰富的产品型号互换示例,同时也给出了器件简要技术指标、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和部分微处理器及外围接口电路。
《实用数字电路手册(TTC CMOS)》既是实用简明手册,又是学习、贯彻新国标的宣贯和建(图形符号)库资料,同时也是学习“实用数字电路读图方法”的好教材。它可供从事电子、电工、电信、航天航空、自动控制和检测、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和家电等电气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目录
一、数字电路图形符号
1.TTL电路图形符号
2.CMOS电路图形符号
3.GB/T 4728.12/IEC 60617 database图形符号
4.微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图形符号
5.数模(DAC)和模数(ADC)转换器及存储器图形符号
二、数字电路器件型号索引和功能索引
1.数字电路器件型号索引
(1)TTL电路品种代号、名称和图形符号图号对照
(2)CMOS电路品种代号、名称和图号对照
(3)GB/T 4728.12国标器件示例品种代号、名称和图号对照
(4)微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品种代号、名称和图号对照
(5)数模(DAC)和模数(ADC)转换器及存储器图形符号对照
2.数字电路器件功能索引
(1)缓冲器和反相器
(2)与门和与非门
(3)或门和或非门
(4)与或门和与或非门
(5)或与门
(6)异或门和异或非门
(7)多功能门
(8)总线收发器和接口电路
(9)锁存器和触发器
(10)振荡器和定时器
(11)计数器(分频器)
(12)移位、只读、存取和先进先出寄存器(存储器)
(13)码制变换器
(14)数据选择器(分配器)和电子开关
(15)比较器
(16)电平转换器
(17)运算电路
(18)微处理器
(19)控制器(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外设控制)
(20)微处理器时钟发生器(计时器)
(21)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22)处理单元(器)和其他电路
三、数字电路器件特性与说明
1.TTL电路主要特性与说明
2.CMOS电路主要特性与说明
3.TTL和CMOS各品种器件典型参数
(1)TTL各品种器件典型参数
(2)CMOS各品种器件典型参数
四、数字电路、图形符号、读图方法和示例
五、附录
附录A 图形符号部分元素的含义
附录B 常用数字电路电参数文字符号
附录C 数字集成电路型号含义示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某些技术书籍的作者似乎有一种“炫技”的倾向,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数学推导和极其复杂的算法描述,而真正服务于工程实际的简洁高效的解决方案却被淹没其中。我读过一本类似的书,它对某个逻辑电路的优化过程,用了近十页篇幅去推导一个复杂的多元布尔函数最小化问题,过程中涉及到了高阶的群论和集合论概念。虽然从数学上讲或许严谨,但对于需要快速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控制器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效率的灾难。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学术深度,而非提供实用的工程工具。一个好的“手册”应该提供的是“捷径”和“最佳实践”,而不是让读者去重新发明轮子。它应该聚焦于如何用最少的资源、最可靠的方式实现既定功能,而不是在理论的象牙塔里做无谓的抽象论证。我更欣赏那些能用简单的逻辑图和清晰的流程图,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的著作,那才是真正体现作者功力的所在。
评分手里那本所谓的“电路宝典”,给我的感觉就是内容过于陈旧和碎片化。它似乎是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大纲和一些过时的集成电路(IC)手册资料简单拼凑而成。书中的例子充斥着早期的TTL系列逻辑芯片,这些芯片如今在市场上早已被CMOS技术全面取代,其功耗和速度指标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无法接受的。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需要跳到网络上去搜索当前主流器件的对应参数,以填补书本信息缺失的巨大鸿沟。更令人不悦的是,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生硬,仿佛是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点完成的草稿被强行装订在一起。前一页还在讲复杂的并行加法器设计,下一页就跳到了一个关于如何用拨码开关配置地址总线的简单说明。这种缺乏系统性规划的结构,极大地阻碍了知识的内化过程,让人难以建立起一个连贯、完整的数字系统认知框架。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套与时俱进、逻辑清晰、并且能预见到未来发展趋势的专业读物。
评分我最近接触到一本号称能“提升实践能力”的电子工程书籍,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前沿研究综述的合集,而非一本实用的操作指南。书里大量篇幅都在讨论最新的纳米级工艺技术和那些需要超高精度设备才能验证的理论模型。内容的新颖性是有了,但实用性却大打折扣。例如,它花了整整一章去解释某个新型存储器的自旋电子效应,却对如何在标准的面包板上搭建一个可靠的五进制计数器只字不提,仿佛后者是上个世纪的古董一样。这种“高大上”的写作风格,让真正想动手做点东西的人感到无所适从。读完之后,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有多大提升,反而产生了一种“学了也白学”的挫败感。真正实用的手册,应当是那种能让你拿起烙铁,对着电路图就能立马开干的类型,它应该包含详细的元器件选型建议、常见故障的排查步骤,以及各种工程权衡的取舍之道。如果这本书只停留在概念层面,那就失却了作为一本“手册”的核心价值。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一本关于电子设计原理的书,给我的印象是其作者对工程实施中的“灰色地带”把握不足。书中描述的电路设计,无一例外都是在理想电源、零电阻导线和完美信号传输的假设下进行的。比如,在讨论同步电路时,对时钟信号的抖动(Jitter)和上升沿的塑性处理几乎没有提及,或者只是用一句“确保时钟信号干净”一带而过。然而,在实际的PCB布局和高速信号传输中,这些看似微小的“非理想因素”才是导致系统崩溃的罪魁祸首。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教科书的完美复刻,缺乏一线工程师在实际调试中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我期待一本能直面这些现实问题的书,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端接电阻来匹配传输线阻抗,或者在多层板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电源和地平面的分割以抑制串扰。如果一本“实用手册”不能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实际难题,那它就失去了“实用”二字的真谛,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本理论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据说是关于某个“实用数字电路”主题的“手册”,听起来像是那种堆砌着大量技术规范和公式的工具书,但实际情况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听说过的类似书籍,往往在理论推导上过于深奥,对于初学者而言,简直就是天书。它们似乎假定读者已经对半导体物理和布尔代数有着近乎于专家的理解,然后才开始讲解那些复杂的逻辑门和时序电路。阅读这类书籍的体验,就像是直接被扔进了一个充满看不懂符号和缩写的深水区,水花四溅,淹得人喘不过气来。更别提那些枯燥的案例分析了,往往只关注了最理想化的工作状态,对实际电路中不可避免的噪声、功耗波动和串扰问题避而不谈,让人感觉像是活在真空实验室里,与现实世界脱节。如果这本书真的像我所担心的那样,它很可能只适合那些已经工作多年、需要快速查阅特定芯片数据手册的资深工程师,对希望建立扎实基础的新手来说,它提供的帮助恐怕微乎其微,甚至可能带来一些误导性的“完美”预期。我更期待看到一些能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图解,而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表格,那样才能真正让人领会数字逻辑的精髓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