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路实践指导教程
定价:19.80元
售价:13.5元,便宜6.3元,折扣68
作者:徐伟,徐钦民,谷海青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3021841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本书共分6章。章是实验概述,给出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第2~6章是实验部分,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仿真实验和电路课程设计与实践。附录包括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简介,电路元器件基本常识,电路仿真分析软件OrCAD 9.2应用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电子信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
章 实验概述
1.1 电路实验目的及要求
1.2 电路实验课的注意事项
1.3 电路实验技能介绍
1.3.1 实验线路的联接方法
1.3.2 实验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1.3.3 实验结果的处理
1.3.4 实验误差分析
1.4 电测量指示仪表的一般知识
第2章 基础性实验
2.1 伏安特性的测定
2.2 叠加原理的验证
2.3 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和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3章 综合设计性实验
3.1 故障电路检测
3.2 万用表电路的计算及其组装和校准
3.2.1 万用表电路的计算
3.2.2 万用表的组装
3.2.3 万用表的校准
3.3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
3.3.1 三表法
3.3.2 电桥法
3.4 功率因数的提高
3.5 RLC串联谐振电路
3.6 互感
3.7 三相电路
3.8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3.9 动态电路
3.9.1 一阶动态网络的响应
3.9.2 二阶动态网络的响应
第4章 研究性实验
4.1 耦合电感的分析设计
4.2 二阶动态特性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4.3 冲激响应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4.4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4.5 回转器的研究
4.6 负阻抗变换器的研究
第5章 仿真实验
5.1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与研究
5.2 三相电路的分析与研究
5.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与研究
5.4 负阻抗变换器的分析及应用
5.5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与测量
第6章 电路课程设计与实践
6.1 研究型课程设计课题
6.1.1 功率因数补偿的分析与研究
6.1.2 交流电路测量模块的创建和应用
6.2 工程应用型课程设计课题
6.2.1 电阻温度计电路的设计
6.2.2 阻抗匹配网络和衰减网络的设计
6.2.3 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的设计
6.2.4 延时开关(控制)电路的设计
6.3 仿真设计与实践
6.3.1 波形变换电路的设计
6.3.2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6.3.3 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附录A 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简介
A-1 磁电系仪表
A-2 电磁系仪表
A-3 电动系仪表
A-4 电动系功率表
A-5 数字式万用表
A-6 示波器及其基本测量方法
附录B 电路元器件基本常识
B-1 电阻器
B-2 电容器
B-3 电感器
附录C 电路仿真分析软件OrCAD 9.2应用指导
C-1 电路图的绘制
C-2 电路的仿真分析计算
参考文献
这本书最让我称道的一点是它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兼顾得恰到好处。它没有沉溺于过时的技术细节,而是将重点放在那些即便技术迭代后依然适用的核心思想和分析方法上。同时,它又巧妙地将现代电子系统中的一些常见模块(比如电源管理、基础信号处理)融入到讲解框架中,让你在学习基础的同时,也能对整个电子系统的构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主干是扎实的物理定律,而各个分支则是现代电子工程的应用场景,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让我感觉读完它之后,我对整个电子技术领域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扎实的认知框架,远超我最初对一本“入门教程”的期待。
评分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非常挑剔,而这本书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得说,这简直是教科书排版艺术的一个典范。图文的混排极其自然流畅,需要解释的示意图和电路原理图都清晰度极高,线条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模糊不清或者细节丢失。尤其是在涉及到波形分析和时域响应的部分,那些图形的绘制精度和美观度,让我甚至愿意花时间去仔细研究每一个波峰和波谷的含义。很多同类书籍为了节省成本,插图都做得一团糟,读者看图比看字还累,但这本书显然在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性和读者体验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并非那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纸上谈兵”的教材,而是非常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能力。我注意到,书中每讲完一个章节的核心理论,紧接着就会有相应的“实践验证”或者“动手实验”模块。这些模块的设置非常精妙,它们不是简单地重复书本上的例子,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用现有的元器件去搭建和测试刚刚学到的知识点。这种学思用贯通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我对电路分析的信心,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知识,而是在“做”知识,这对于工程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怎么说呢,非常“接地气”,有一种老教授手把手带你的感觉,一点也不故作高深。很多技术书籍动辄就用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读起来像是啃硬骨头,但这本书不同,它更像是在跟你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电子世界的精彩故事。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思维定势和容易卡壳的地方,总能在关键节点给出非常巧妙的类比或者生活中的实例来佐证复杂的原理。比如,讲解电阻的串并联特性时,它没有直接抛出欧姆定律的复杂变形,而是先用“水管中的水流阻力”这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来铺垫,一下子就把那个概念在脑子里“钉”住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真的让我感到惊喜,它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电子电路的心理门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设计风格非常简洁明快,用色大胆却不失专业感,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众多技术类书籍中,就属它最让我驻足。我拿起它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内容编排得非常系统,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层次感很强。特别是它在讲解一些核心理论时,似乎采用了非常直观的图示和案例,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抽象概念时的耐心和细致,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上来就是一大堆公式堆砌,而是先构建一个清晰的物理图像,然后再逐步深入数学推导,让人感觉学习过程非常顺畅,没有太多突兀的知识断层。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愿意拿起并坚持读下去的“好人缘”技术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