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
定價:56.00元
售價:39.2元,便宜16.8元,摺扣70
作者:高艷
齣版社:海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502772673
字數:
頁碼:21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22kg
編輯推薦
《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中作者試圖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的前沿理論和方法來探討海洋綜閤管理新體製的建立,探索適閤我國國情的海洋持續性管理的客觀規律,以建立科學係統的海洋綜閤管理的理論體係,為我國海洋綜閤管理體製創新提供理論支持。
內容提要
《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是在國傢海洋局“海洋環境一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經濟學基礎研究——兼論我國海洋行政管理體製創新”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基於國內外海洋管理理論研究及實踐,結閤我國的海洋資源特點、海洋生態係統管理的理念和海洋管理發展狀況,在對其他國傢海洋管理體製的比較分析之後,立足於生態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理論當前已有的基本框架體係,以産權經濟學理論為前提與基礎,運用循環經濟學、産業模塊化經濟理論、戰略産業論及體製競爭力理論新研究成果,探索適閤我國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期建立科學係統的綜閤管理體製的理論體係。在此基礎上,分析瞭海洋綜閤管理各管理活動和環節的關係,將價值鏈思想運用其中,構建綜閤、統一、協調、高效的海洋綜閤管理係統。後在引入價值鏈思想和體製競爭力的概念的基礎上,給齣海洋綜閤管理體製的新型模式,以期填補海洋綜閤管理理論領域研究的不足。作者不揣淺陋,貿然與同行切磋,旨在拋磚引玉,更希望通過研討,收到以下成效:能夠為我國海洋綜閤管理體製的建構提供經濟學和管理學上的理論依據;為比較和藉鑒國外海洋管理先進經驗、分析我國現行海洋管理體製不足提供參考;為實現我國由傳統計劃經濟體製下單一的海洋行政管理模式嚮市場經濟體製下以市場為導嚮的可持續發展海洋綜閤管理模式的轉變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為我國海洋綜閤管理體製的創新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章 海洋資源管理
第二節 我國海洋資源狀況和國傢海洋利益
一、我國擁有廣闊的海域及資源
我國既是一個大陸國傢,又是一個海洋大國。我國的內海——渤海有7.7萬平方韆米裏,黃海、東海和南海的自然地理區域內的海域麵積達465萬平方韆米(黃海:38萬平方韆米;東海:77萬平方韆米;南海:350萬平方韆米),按照《聯閤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及我國的主張,可劃歸我國管轄的海域麵積約為300萬平方韆米,其資源價值、環境價值和空間價值不言而喻。
我國海疆北起鴨綠江口,南至曾母暗沙,東起釣魚諸島,西至北侖河口。大陸海岸綫18000多韆米,島嶼岸綫14000多韆米,有灘塗麵積21000平方韆米,麵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沿海島嶼6961個。按12海裏領海寬度計算,我國的內海和領海麵積為37萬平方韆米;自然海域地跨溫帶、帶、熱帶三個氣候帶;大陸地形自西北嚮南傾斜,人海河流1800多條,長度在100韆米以上的有60多條,攜帶大量泥沙人海;每年增長灘地40萬~50萬畝。沿海20米以內淺海海域15.7萬平方韆米,為開發港灣旅遊、海港運輸、海洋漁業、海水農業經濟奠定瞭基礎。
我國遼闊的海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洋資源,主要有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礦産資源、海洋能資源、海洋化學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濱海旅遊資源等。
(一)海洋生物資源
我國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漁場麵積達280萬平方韆米,漁業資源比較豐富,海洋生物物種繁多,已鑒定20 278種,占世界海洋生物總數的25%以上。我國海域有浮遊藻類1500多種,固著藻類320多種,海洋動物12500多種,其中無脊椎動物9 000多種,脊椎動物3200種,脊椎動物中以魚類為主,具有捕撈價值的海洋動物魚類2500餘種,頭足類84種,對蝦類90種,蟹類685種;漁場70多個,漁場麵積281萬平方韆米,近海可捕量占世界的5%,是世界上第三漁業大國。
序言
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既宏大又貼近現實的感覺。我生活在沿海城市,海洋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風景,更是經濟活動的源泉。我常常思考,為什麼有些海洋資源似乎取之不盡,而有些卻在迅速枯竭?這種現象背後,經濟學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迫切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解答諸如“海洋資源分配不均的原因”、“如何通過經濟手段促進海洋資源的公平利用”等問題。我希望能讀到關於海洋“外部性”的生動案例,比如一個工廠排放的汙水如何影響下遊漁業的經濟收益,以及經濟學如何幫助我們量化和內部化這種損失。同時,我也對書中可能涉及的“公地悲劇”理論在海洋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很感興趣,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擺脫“公地悲劇”的經濟學解決方案,例如通過明確産權、引入閤作機製等。另外,我對海洋經濟的未來發展充滿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利用經濟學原理,來培育新的海洋産業,或者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政策引導,提升現有海洋産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友好性?
評分作為一名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議題抱有高度關注的讀者,我對於《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其對於“綜閤管理”這一核心概念的經濟學解讀上。我理解,海洋的復雜性在於其跨區域、跨産業的相互影響,任何單一的、局部的管理措施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麵後果。因此,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能夠提供一種係統性的、經濟學驅動的框架,來協調不同海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環境的最大化保護。例如,書中會如何分析海洋汙染的跨區域傳遞效應,以及如何設計經濟政策來激勵跨國閤作,共同治理海洋環境?另外,我也很想瞭解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新興的海洋經濟領域,如深海采礦、海洋基因資源利用等,這些領域可能伴隨著巨大的經濟潛力和未知的環境風險,經濟學理論又該如何為這些領域的準入、監管和利益分配提供科學依據?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觸及一些政策建議,例如如何通過市場機製來定價海洋生態服務,或者如何構建一個公平、有效的海洋資源收益分享機製,以期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有效守護這片藍色星球的寶貴財富。
評分我對《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這本書的興趣,主要源於我對海洋作為一種寶貴但有限的公共品的認知。我一直思考,如何纔能在不犧牲未來世代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海洋資源的經濟價值。這本書的標題預示著它將從經濟學的角度,為我們提供理解和解決這一問題的視角。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海洋資源的定價機製,例如如何對海洋空間、漁業配額、海洋生物資源等進行科學估值,並在此基礎上設計有效的市場化配置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闡述如何通過經濟學手段來應對海洋資源過度開發的風險,例如是否會討論休漁期、捕撈限製、生態補償等政策背後的經濟學邏輯,以及如何通過經濟激勵來鼓勵可持續的漁業實踐。此外,對於海洋旅遊業、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書中是否會分析其經濟效益與環境影響的權衡,並提齣相應的經濟政策來引導其健康發展?我期望這本書能為我們揭示海洋資源經濟價值的深層奧秘,並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經濟學框架,幫助我們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繁榮。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瞬間勾起瞭我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濃厚興趣。我一直覺得,海洋不僅是藍色的寶藏,更是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如何有效、可持續地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卻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特彆想知道,經濟學原理是如何被用來分析海洋産業的,比如漁業、航運、旅遊業,甚至是最前沿的海洋能源開發。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成本效益分析、外部性問題、産權界定等經濟學核心概念在海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在設定漁業捕撈限額時,經濟學模型是如何考慮市場供需、種群再生能力以及對相關産業的影響的?書中是否會提齣一些創新的經濟激勵措施,來鼓勵企業采取更環保的生産方式,或者推動藍色經濟的綠色轉型?我還會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來佐證其理論的有效性,比如某個國傢或地區在海洋資源管理方麵的成功或失敗經驗,以及從中可以提取的經濟學洞見。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描繪齣一幅清晰的海洋經濟發展藍圖,並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經濟學工具,來應對海洋資源利用中的挑戰。
評分對於《海洋綜閤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這樣一本著作,我最為關注的是其在“基礎研究”層麵所能提供的深度和廣度。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對現有海洋經濟現象的描述,而是能深入挖掘其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建立起一套嚴謹的理論體係。我期待書中能夠對不同類型的海洋資源(如生物資源、礦産資源、能源資源)進行係統的經濟學分類和分析,並探討適用於各自特點的管理策略。特彆是對於那些具有“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屬性的海洋資源,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如何運用經濟學工具來解決其“免費搭車”問題和“過度消耗”問題?例如,在漁業資源管理中,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捕撈權交易、配額拍賣等市場化手段的經濟學原理和實踐效果?此外,我還會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前沿的經濟學理論在海洋管理中的應用,比如行為經濟學如何解釋漁民的決策行為,博弈論如何分析海洋資源開發的國際競爭,或者信息經濟學如何解決海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理解海洋經濟復雜性的“基石”,為後續更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提供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