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现代花卉 | 作者 | 孟庆武,刘金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ISBN | 9787500650652 | 出版日期 | 2003-07-01 |
| 字数 | 页码 | 584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为满足广大花卉爱好者、花卉科技人员对花卉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编写了这本《现代花卉》。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一十大名花. 1.山茶花1 2.兰花3 3.菊花5 4.水仙花7 5.荷花9 6.桂花ll 7.牡丹13 8.梅花15 9.杜鹃花18 10.月季20 二一、二年草本花卉 11.黄葵24 12.藿香蓟25 13.雁来红25 14.金鱼草26 15.马利筋27 16.雏菊28 17.羽衣甘蓝29 18.蒲包花29 19.金盏菊30 20.翠菊31 21.辣椒32 22.风铃草33 23.鸡冠花33 24.矢车菊34 25.桂竹香35 26.醉蝶花36 27.彩叶草37 28.蛇目菊37 29.波斯菊38 30.五彩石竹39 31.花菱草40 32.银边翠41 33.芡实41 34.草原龙胆42 35.天人菊43 36.勋章菊44 37.古代稀45 38.千日红46 39.黑心菊46 40.麦秆菊47 41.屈曲花48 42.凤仙花49 43.香豌豆50 44.蓝亚麻5l 45.香雪球51 46.紫罗兰52 47.含羞草53 48.锦花沟酸浆54 49.紫茉莉55 50.薄柱草56 51.月见草57 52.诸葛菜58 53.虞美人58 54.矮牵牛59 55.福禄考60 56.半支莲61 57.一串红62 58.蛾蝶花63 59.瓜叶菊64 60.高雪轮64 61.乳茄65 62.万寿菊66 63.金莲花67 64.美女樱68 65.三色堇68 66.百日草69 三多年生草本花卉. 67.大花圆盘花71 68.乌头72 69.菖蒲73 70.铁线蕨73 71.侧金盏花74 72.蜻蜓凤梨75 73.斑纹口红花76 74.口红花77 75.百子莲78 76.龙舌兰79 77.广东万年青80 78.银粉背蕨81 79.泽泻82 80.娄氏海芋82 81.大海芋83 82.益智84 83.六出花85 84.蜀葵86 85.岩生庭荠86 86.砂仁87 87.欧洲银莲花88 88.花烛89 89.金脉单药90 90.耧斗菜91 91.茼蒿菊92 92.马兜铃93 93.文竹93 94.蜘蛛抱蛋95 95.荷兰菊96 96.落新妇97 97.玫瑰海棠97 98.铁十字海棠98 99.蟆叶秋海棠99 100.四季秋海棠100 101.球根秋海棠101 102.射干101 103.水塔花102 104.白芨103 105.花叶芋104 106.虾脊兰105 107.孔雀竹芋106 108.美人蕉107 109.长春花108 110.卡特兰109 111.柳兰110 112.白屈菜110 113.宽叶吊兰111 114.大滨菊112 115.白粉藤113 116.大花君子兰113 117.贝母兰115 118.铃兰116 119.黄堇117 120.番红花118 121.十字爵床118 122.姬凤梨119 123.红叶姬凤梨120 124.仙客来121 125.大花蕙兰122 126.旱伞草123 127.珊瑚花124 128.贯众125 129.大丽花126 130.石斛127 131.香石竹128 132.荷包牡丹129 133.大王万年青130 134.花叶万年青131 135.五唇兰132 136.蛇莓132 137.八角莲133 138.喜荫花134 139.问荆135 140.红网纹草136 141.草莓137 142.贝母137 143.雪钟花138 144.非洲菊139 145.紫绒三七140 146.网球花141 147.垂花火鸟蕉142 148.香水草143 149.萱草144 150.朱顶红145 151.玉簪146 152.风信子146 153.水鬼蕉147 154.枪刀药148 155.何氏凤仙149 156.马蔺150 157.蝴蝶花151 158.鸢尾152 159.火炬花153 160.蛇鞭菊154 161.阔叶山麦冬154 162.半边莲155 163.石蒜156 164.海金沙157 165.千屈菜158 166.竹芋158 167.双色竹芋159 168.葡萄水仙160 169.鸟巢蕨161 170.猪笼草162 171.肾蕨163 172.巢凤梨163 173.睡莲164 174.文心兰166 175.沿阶草166 176.华南紫萁167 177.红花酢浆草168 178.芍药169 179.草芍药170 180.美国兜兰171 181.天竺葵172 182.喷烟花173 183.瓜叶豆瓣绿174 184.鹤顶兰175 185.蝴蝶兰176 186.红苞喜林芋177 187.春羽178 188.对开蕨179 199.花叶冷水花179 190.镜面草180 191.二歧鹿角蕨181 192.独蒜兰182 193.玉竹183 194.匍枝委陵菜184 195.四季报春185 196.凤尾蕨186 197.蜈蚣草187 198.白头翁187 199.花毛茛188 200.金光菊189 201.慈菇190 202.非洲紫罗兰190 203.虎尾兰191 204.虎耳草193 205.卷柏193 206.翠云草194 207.大岩桐195 208.一枝黄花196 209.白鹤芋197 210.奇唇兰197 211.鹤望兰198 212.大旋果花199 213.可爱竹芋200 214.百里香201 215.虎皮花202 216.铁兰203 217.白花紫露草204 218.白三叶205 219.郁金香205 220.香蒲206 221.万带兰207 222.王莲208 223.马蹄莲209 224.吊竹梅210 225.韭莲211 四仙人掌类及多浆植物 226.大座莲213 227.鬼脚掌214 228.芦荟215 229.鼠尾掌216 230.星球217 231.翁柱217 232.山影拳218 233.吊金钱219 234.金琥220 235.多棱球221 236.昙花222 237.玉麒麟223 238.水晶掌223 239.十二卷224 240.燕子海棠225 241.落地生根226 242.仙人笔227 243.生石花228 244.乌羽玉229 245.彩云230 246.令箭荷花230 247.黄毛掌231 248.锦绣玉232 249.子孙球233 250.蜡仙人棒234 251.仙人指235 252.玉米景天236 253.翡翠珠237 254.大花犀角238 255.豹皮花239 256.蟹爪兰239 五观赏竹类 六藤本植物 七常绿花灌木 八落叶花灌木 九常绿乔木 十落叶乔木 附录一花卉栽培常用名词解释 附录二花卉栽培知识一览表 附录三本书花卉中文名称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我一直对植物的生长和繁衍过程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朵。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极大的满足。它并非仅仅罗列花卉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它们是如何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一株盛开的花朵的。从播种、生根、发芽,到抽枝、展叶、孕蕾,再到最终的绽放,每一个阶段都被细致地描绘出来,仿佛一幅幅动态的生命画卷在眼前展开。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解释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花卉生长习性的分析,比如它们对光照、水分、土壤的要求,以及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这些信息对我来说非常实用,让我对如何更好地照料我自己的盆栽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的奇妙。我甚至会根据书中的描述,想象着花朵在黑暗的土壤中努力向上生长的样子,那种顽强的生命力,着实令人感动。
评分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花卉色彩运用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在颜色名称上做文章,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颜色组合所能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联想。比如,暖色调的花卉组合能够营造出热情、活泼的氛围,而冷色调的花卉则能带来宁静、沉思的感觉。作者还探讨了色彩的对比度、饱和度对整体美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和季节,选择最合适的色彩搭配来展现花卉的最佳姿态。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不仅仅是关于观赏花卉,也延伸到了家居装饰和色彩搭配的灵感。我常常会根据书中的色彩理论,去构思自己的花园布局,或者为特殊场合挑选花束。它让我明白,色彩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更是一种能够触动心灵的力量,而这本书恰恰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力量,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这种对色彩的深度解析,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植物百科。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像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园艺之旅。书中不仅仅介绍当下流行的花卉品种,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花卉历史文化的叙述。我了解到,许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花朵,在过去都有着它们独特的传说和象征意义。比如,某些花卉曾是皇家贵族的象征,而另一些则与宗教仪式密不可分。这种历史的沉淀感,让我在欣赏花卉的美丽之余,也对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常常会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着古代人们是如何精心培育这些花卉,它们又承载着怎样的情感和故事。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觉得阅读的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对过往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追溯。这种将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的方式,让我耳目一新,也极大地拓展了我对花卉的认知边界。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不同花卉的养护技巧时,给我的感觉非常贴心和实用。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浇水”、“施肥”这样的泛泛之谈,而是针对不同花卉的特性,提供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建议。例如,对于一些喜阴的花卉,它会详细说明在什么样散射光的环境下生长最好,以及浇水的频率和水量需要注意些什么。对于一些需要定期修剪的花卉,它也会给出不同阶段的修剪方法和目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它列举了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了多种天然、环保的防治方法,这让我不再为使用化学药剂而感到担忧。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觉得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师,循循善诱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打理我的植物,并获得成就感。
评分书中对于一些稀有或地域性花卉的介绍,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我了解到,在我们身边,甚至在世界各地,还存在着许多我从未听闻过的、形态奇特、色彩迷人的花卉。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为我描绘了这些“隐藏在角落”的美丽,让我对植物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这些花卉生长环境的描述,它们往往生长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却依然顽强地绽放。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探索,让我不禁思考,在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更加珍视和保护那些未被驯化的、原始的自然之美。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植物世界的另一番景象,激起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评分这本书在语言表达上,给我一种非常亲切和自然的感受。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或者晦涩的学术语言,而是用一种如同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传递给读者。我常常会沉浸在书中的文字中,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花卉的热爱和深情。即使是一些技术性的内容,也被讲解得生动有趣,没有丝毫的枯燥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偶尔出现的作者个人的一些感悟和体会,这些片段让这本书充满了人情味,也让我觉得作者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人。这种阅读体验,让我想起了和一位同样热爱植物的朋友交流时的情景,亲切而又充满收获。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精神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
评分这本书在描述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时,其细致入微的程度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红色”、“白色”这样简单的颜色描述,而是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去捕捉花瓣的纹理、边缘的卷曲度、花蕊的形状和颜色,甚至连花朵的生长姿态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常常会一边阅读,一边对照自己看到的真实花朵,惊讶于作者观察的敏锐度和描绘的准确性。就好像作者本人曾经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些花朵,并且将他们最细微的美丽都捕捉了下来。比如,对于一朵玫瑰,它会详细描述花瓣是如何层层叠叠地展开,外层花瓣的颜色是否比内层更深,以及花瓣边缘是否带有细微的锯齿。这种精益求精的描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花卉博物馆,能够近距离地欣赏每一株植物的独特魅力。这种细致,不仅仅体现在视觉上,也体现在对触感和气味的联想上,尽管文字无法直接传达,但优秀的描写能够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次翻开时,那精心排版的字体和照片的色彩搭配,就立刻吸引了我。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柔和的光影处理,似乎能感受到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它在视觉上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愉悦。我经常会把这本书放在书架显眼的位置,每次看到它,都会想起第一次翻阅时的那种惊喜。封面上的元素选择也非常考究,既有代表性的花卉图案,又有简洁的文字标识,整体给人一种清新、典雅又不失现代感的气息。我甚至会因为它的封面而向朋友推荐,说这绝对是一本“颜值”很高的书。它没有采用那种过于写实或者刻板的插画,而是用一种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手法来呈现,让每一朵花都仿佛有了生命,跃然纸上。这种视觉上的吸引力,可以说是它成功吸引我注意力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让我想深入了解,书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精彩的内容,能够支撑起如此美好的视觉呈现。
评分我被书中对花卉繁殖方式的介绍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到“播种”、“扦插”,而是详细地解释了每种繁殖方式的原理,以及不同花卉适合采用的繁殖途径。我了解到,原来一些花卉可以通过分株来繁殖,而另一些则需要通过嫁接才能获得更好的品质。书中对于嫁接技术的讲解尤其精彩,它清晰地阐述了砧木和接穗的选择标准,以及嫁接成功的关键步骤。这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对人工培育优良品种的智慧感到赞叹。我甚至会根据书中的描述,尝试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扦插繁殖,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探索的意义。这种对繁殖奥秘的揭示,让我感觉自己正在参与到生命繁衍的奇妙过程中。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关于花卉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启迪。它让我更加关注身边的自然,去发现和欣赏那些微小的美好。它也让我明白,植物的生长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呵护,而这份付出,最终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更加懂得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绽放的时刻。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滋养心灵的书籍,让我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和美好。它让我对“慢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自然,去体验生命的美好。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是任何一本仅提供表面信息的书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