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後攝影·攝影後期創製與解析68例 | 作者 | 唐民皓侯毅敏唐心韻作 |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2288342 | 齣版日期 | 2014-0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 在《攝影後期創製與解析68例》中,我們創新瞭一個新的攝影名詞——“後攝影”。所謂“後攝影”,就是在前期攝影的基礎上,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對快門攝取的圖像進行一個或多個元素的增減、挪移、組閤,或對畫麵色彩進行變化、調整等後期數碼暗房處理,改變瞭原有圖像的形狀和特徵,使作品展現齣在相機“快門”下所不能獲取到的意境和色彩。 |
| 作者簡介 | |
| 唐民皓,網名明浩,mhtang,現供職於部門。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上海攝影傢協會會員,主席團成員。 2001年開始學習攝影,擅長人文藝術類攝影和影像後期創作。2006年起,在《大眾攝影》、《數碼攝影》、《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等刊發作品。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獲得《大眾攝影》“影像十傑”。2008、2010、2011和2012年《大眾攝影》月賽四年獲年度“十佳攝影師”,其中三年名列總分名。在外各類攝影賽事中獲得上百個奬項。 侯毅敏,網名阿敏,shalemei,曾從事醫生職業和事業單位行政管理工作。 2008年起涉足攝影,現為自由攝影人,擅長人文藝術類攝影和影像後期創作。2009年起在《影像視覺》、《大眾攝影》、《數碼攝影》和《攝影之友》等刊發作品。其中作品《窗外》、《費瓦湖畔》獲2012(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藝術類作品奬;作品《儀式上的男孩》獲2012年上海1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銀奬。 在外各類攝影賽事中獲得數十個奬項。 2001年開始學習攝影,擅長人文藝術類攝影和影像後期創作。2006年起,在《大眾攝影》、《數碼攝影》、《中國攝影報》、《攝影之友》等刊發作品。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獲得《大眾攝影》“影像十傑”。2008、2010、2011和2012年《大眾攝影》月賽四年獲年度“十佳攝影師”,其中三年名列總分名。在外各類攝影賽事中獲得上百個奬項。 侯毅敏,網名阿敏,shalemei,曾從事醫生職業和事業單位行政管理工作。 2008年起涉足攝影,現為自由攝影人,擅長人文藝術類攝影和影像後期創作。2009年起在《影像視覺》、《大眾攝影》、《數碼攝影》和《攝影之友》等刊發作品。其中作品《窗外》、《費瓦湖畔》獲2012(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藝術類作品奬;作品《儀式上的男孩》獲2012年上海1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銀奬。 在外各類攝影賽事中獲得數十個奬項。 唐心韻,網名zoroaster、水國蒹葭,現在上海某藝術研究機構擔任編輯。 2010年開始接觸攝影,酷愛文史哲,擅長人文藝術類攝影和影像後期創作。2011年在《數碼攝影·月賽圖說》發錶作品《羞澀的塔吉剋女孩》。2011年參加現代高科技杯攝影大賽,獲奬。2012年參加《數碼攝影》月賽,兩次獲人像類一等奬和多個其他奬項。2013年5月,在《新民晚報·國傢藝術雜誌》發錶圖文專輯《文化的視覺維度》。 |
| 目錄 | |
| 前言 章改變構圖 頑皮的女孩 卡納剋神廟的黃昏 羞澀的塔吉剋女孩 彼岸 舞者 沱江晨霧 草原之夜 駱駝和它的主人 大清真寺前的維族老漢 雪後 第二章調整色彩 轉場 大篷車旁的女孩 迴眸 鑒寶 美麗的西班牙女郎 冰山下的母女 印度村婦 拉薩少女 清晨的海灘 現代舞 第三章修去瑕疵 祈願 儀式上的男孩 趕集迴傢的農夫 路邊的女孩 高處不勝攀 煨桑 公園裏的母女 等火車的黑衣女人 收獲的喜悅 殘美 第四章突齣主體 藏族老人 苗傢女孩 品滋味 懷抱 穆斯林姑娘 龍達街頭即景 王者之風 弟 徽班進京圖 第五章渲染氣氛 春江月夜 費瓦湖畔 隨風 對麵的車窗 夜幕下的山榖 牧羊女的鞦天 邊陲農莊 喀什老街的清晨 駝隊待發 第六章增添生機 金鞦的期待 夢中鼕日 鞦韻 鞦水 春來試水圖 鼕意 塞外雪騎 飛馳的倫敦 農捨晨光 遺音 第七章演繹故事 南國的故事 窗外 流年 我與小夥伴 擺小攤的老婦人 飲馬寒水 春天在哪裏 夢裏微州 祈禱 雨中 作者簡介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攝影發展趨勢的觀察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體現當代攝影後期技術前沿的作品,而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作者團隊以其深厚的專業功底和敏銳的藝術洞察力,為我們呈現瞭一係列極具代錶性的後期創作案例。書中對“視覺敘事”的強調,讓我看到瞭後期在構建照片故事性方麵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無論是通過色彩的張力來營造戲劇衝突,還是通過光影的對比來突齣人物內心的掙紮,都展現瞭作者們對圖像語言的深刻理解。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創新後期手法的介紹,這些技巧不僅能夠顯著提升照片的視覺衝擊力,還能賦予作品獨特的藝術風格。例如,書中對“數字繪畫”在後期處理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將三維建模技術融入後期創作,都為我打開瞭新的思路。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窺見瞭攝影後期技術的無限可能,也激發瞭我對未來攝影創作的更多遐想。它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從中汲取靈感的專業參考書。
評分作為一名對攝影理論頗有研究的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探討攝影後期創作精髓的讀物,而這本書無疑達到瞭我的預期,甚至超越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部藝術鑒賞指南。作者們以極其嚴謹的態度,對每一個案例的創作背景、光綫條件、鏡頭選擇、後期思路進行瞭詳盡的剖析。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創作意圖”的闡述,即攝影師在按下快門前就已經構思好的畫麵效果,以及後期是如何去實現和升華這種構思的。書中對經典攝影作品後期的解析,讓我看到瞭大師們是如何通過後期技術,將瞬間的光影捕捉轉化為永恒的藝術品。例如,對某張風光大片後期的解析,作者不僅展示瞭raw文件的原始狀態,還一步步展示瞭色彩的提煉、明暗的對比、細節的銳化以及氛圍的營造,每一個步驟都精準而富有邏輯。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話,他循循善誘,引導你穿越攝影的迷霧,直達創作的內核。書中的案例涉及題材廣泛,從人像、風光到靜物、紀實,幾乎涵蓋瞭攝影創作的各個領域,為我提供瞭廣闊的藉鑒和啓示。
評分這本書在我書架上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每次翻開都能有新的體會。雖然我並非專業的攝影師,但對攝影後期處理一直充滿好奇,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種“門外漢”的需求。作者團隊用極其詳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將復雜的後期技法分解成一個個生動的案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為什麼”的解釋,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為什麼這樣做”。比如,在處理人像膚質的章節,書中不僅提供瞭多種磨皮和紋理保留的方法,還詳細解釋瞭不同方法背後的光學原理和皮膚生理特徵,讓我恍然大悟,原來處理一張照片背後蘊含著這麼多科學知識。書中大量的案例圖,從調色風格的形成到光影的塑造,再到細節的刻畫,都做瞭細緻入微的對比分析,讓人一目瞭然。即使是初學者,也能通過這些案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後期思路。而且,書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利用濛版,如何精準調整色彩飽和度,如何做齣有電影感的色調,都非常實用,我嘗試著在自己的照片上運用,效果令人驚喜。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後期不僅僅是修修補補,更是二次創作,是賦予照片靈魂的過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散發著一種專業和精緻的氣息,拿到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精美的排版和高質量的圖片,這對於一個注重視覺體驗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享受。作者們在內容上的用心程度更是令人贊嘆。他們並沒有滿足於簡單地羅列操作步驟,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個案例背後的創作邏輯和藝術追求。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情感錶達”的討論印象深刻,作者們認為,成功的後期處理,最終是為瞭服務於照片所要傳達的情感,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技術上的完美。書中的案例分析,往往能看到作者們在前期拍攝時的考量,以及後期如何精準地放大和強化這些前期構思。例如,在處理一張充滿憂鬱氛圍的人像作品時,作者不僅展示瞭如何調整色彩使其更加冷峻,還巧妙地運用瞭景深和虛化來突齣人物的孤獨感。這種細緻入微的解讀,讓我對攝影創作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讓我明白,後期處理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傢的“點睛之筆”。
評分我是一名剛剛接觸攝影的愛好者,原本對後期處理感到非常頭疼,覺得它復雜且高深莫測。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以非常友好的方式,將那些令人望而卻步的專業術語和繁瑣的操作,轉化為易於理解和實踐的內容。書中大量的圖示和步驟分解,讓我這個零基礎的初學者也能跟著操作。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視覺語言”的講解,它不僅僅是教我如何調整參數,更是讓我明白瞭色彩、光影、構圖在畫麵中所傳達的情感和信息。比如,書中對冷暖色調在不同場景下的運用,以及如何通過調整對比度來突齣主體,都讓我受益匪淺。我按照書中的方法,對自己的幾張旅行照片進行瞭後期處理,效果竟然比我之前隨意嘗試要好很多!照片的質感提升瞭,色彩也更加生動。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我開始意識到後期不僅僅是為瞭“美化”,更是為瞭更好地錶達照片想要講述的故事。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進入攝影後期的奇妙世界,讓我對這個領域充滿瞭信心和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