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文化创意产业新趋向
定价:38.00元
作者:范小春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426587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范小春主编的《文化创意产业新趋向(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是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教师通力合作的成果,共收集论文22篇,参与写作的教师有二十余名。本书力图把握和图绘浙江“文化创意产业新趋向”,所收集的论文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是针对浙江省及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所做的调查报告,在总结当前产业发展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文创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二是对于当前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相关专业学科教学体系建设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揭示和分析当前较为突出的认识误区和体制缺陷,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相应对策;第三是对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互联网+”、“IP热”、“全媒体”等热门现象和作品进行回应,重新思考在新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语境下,文化创意作品和产品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目录
1.杭州“十三五”文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15—2020)
2.2014年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览
3.2014年浙江省影视产业生态研究报告
4.浙江省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报告
5.高校动漫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6.杭州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与研究
7.动画片的特征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8.肖像漫画艺术创作探索研究
9.从中国故事到中国IP
——华语网络文学的新视界和新使命
10.全媒体时代的新摄影教育
11.动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12.浅析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动画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3.对杭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深层思考及对策建议
14.关于动漫专业绘画造型基础课的思考
15.以史为鉴——观照懵懂期的当今动漫
16.互联网思维渗透下的产品创新设计思维研究
17.互动教育类木制玩具开发现状及设计方法研究
——为中国木制玩具行业注入新活力
18.《漫画行》出版现象的研究与思考
19.“跨界·无界”——基于新媒体视野下的动态影像(Motion Graphic)设计研究
20.主流插画绘本市场调研和分析
21.一个艺术生的自我修养
22.产业“互联网 ”化,“互联网 ”产业化——以杭州文创产业为例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次非常愉悦的学习体验,让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思想的“头脑风暴”。作者的语言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同时又充满了热情和前瞻性。他并没有回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比如版权保护、同质化竞争等,而是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我特别喜欢他分析一些失败案例时,那种深刻的剖析和鞭辟入里的见解,这比单纯地罗列成功经验更能让人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更加系统和全面,不再是碎片化的认知,而是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它不仅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任何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清方向,抓住机遇。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突破了我以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局限。我一直以为这个领域更多的是关于艺术的呈现和商业的变现,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它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文化本身的价值重塑和传播方式的革命。作者将文化创意产业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语境中去考察,比如,他谈到了科技进步如何颠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及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如何碰撞融合,催生新的创意火花。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体验经济”的论述,它不再只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通过营造一种独特的感官和情感体验来吸引消费者,这无疑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作者也强调了文化自信在其中的重要性,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文化”的定义,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一个不知名的小书店里发现的,当时它静静地躺在一堆新书的角落,封面设计简洁而又不失品味,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文化创意产业新趋向”,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探索未知的好奇感。我一直对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能将艺术、科技、商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喜的价值。翻开书页,范小春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业界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见解自然值得期待。书的装帧很精致,纸张的触感也很舒服,这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更加充满期待。我喜欢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就像是在茫茫的书海中寻到了一颗闪耀的珍珠。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预示着一段关于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旅程即将开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它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和启发。
评分这次阅读的体验,真的是让我耳目一新。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学术、略显枯燥的理论著作,毕竟“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专业性。然而,我错了,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生动活泼,一点也不像我之前接触过的那些教材。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易懂。比如,在讲到某个新兴的文创模式时,他不仅分析了成功的商业逻辑,还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文化土壤和消费者心理,让我看到了文化与商业结合的精妙之处。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而是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而又富有洞察力的预测。他提出的那些关于“沉浸式体验”、“跨界融合”以及“数字赋能”等概念,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熟知的很多事物,正在被悄然改变,并且这种改变还将持续下去。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一起探索一个充满未知和机遇的领域,他不仅指引方向,还为我揭示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刻规律。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是一本“看完了就完了”的书,而是会引发我持续思考和不断回味的书。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我身边的生活和工作,思考书中的观点如何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或者提出新的问题。例如,作者在分析某个新兴文化IP的成功之道时,我就会联想到我们自己公司正在尝试的一些项目,思考是否有可以借鉴之处,以及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书中所提出的“赋能”、“连接”、“共创”等关键词,不仅仅是理论概念,更是指引未来发展方向的行动指南。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瓶颈,并非技术上的,而是思维上的。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思维的盲点,也点亮了前行的道路。我计划将这本书中的一些关键章节和理念,在团队内部进行分享和讨论,希望能激发更多新的创意和合作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