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文化如何成为软实力
定价:36.00元
作者:沈壮海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30979082
字数:
页码:18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文化如何成为软实力》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围绕文化软实力问题发表的部分文章。这些文章,从中国梦、文化创新、文化自信、文化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时代的文化竞争等相关重要论题着笔,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中国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全书主题集中、视野开阔、文字洗练、论理清晰,可供思想理论工作者及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探索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硬道理(代序)
壹 文化发展与文化软实力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当代中国的新文化:意识与道路
认识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
文化自信之核是价值观自信
文化自信:承于古而强于今
创造活力与文化强国
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创造力源泉的作用
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治国理政
文化:力量与较量
西方国家主要对外文化机构漫议
也谈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之路
文化如何成为软实力
贰 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的价值内蕴
让梦想凝聚大的精神能量
文化之髓 兴国之魂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
涵养中华民族持久深层的力量
把准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着力点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遵循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图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点思考
准确理解公民的价值准则
挺起向善的脊梁
核心价值:在“感动”中成长
后记
作者介绍
沈壮海,1971年11月生,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以当代中国为中心”等多项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等,其中《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荣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文摘
序言
我被这本书的书名深深吸引了,因为我一直对“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感到好奇,特别是它如何能够超越国界,成为一种无形的“软实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文化力量的本质,以及它如何被用来塑造国家形象、赢得国际尊重。我想了解,那些成功的文化交流项目,比如艺术展览、电影节、音乐会,在促进国家间理解和友谊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们是如何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纳和喜爱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而对其产生好感和认同的?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对不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案例分析,比如一些国家是如何利用其独特的文化遗产、艺术成就、甚至是生活方式,在国际舞台上建立积极形象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文化在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化解国际冲突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文化不仅仅是艺术和娱乐,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世界人民心灵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文化如何成为软实力”,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认为,除了经济和军事,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也是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具体如何实现,我缺乏系统的认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文化力量的运作机制。我想知道,作者会如何定义“文化”在这个语境下的含义,它是否包含了艺术、文学、价值观、生活方式,还是更加广泛的社会认知?我特别想了解,那些成功的文化输出案例,比如某个国家的流行音乐、电影、或者设计风格,是如何通过巧妙的传播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国人民的喜好和价值观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阐释文化是如何在不经意间建立起国家认同和情感连接的。同时,我也对如何通过文化来“软化”国际关系,提升国家形象,从而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主动权的话题感兴趣。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指导,让我们理解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
评分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软实力”更多地和经济、军事实力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比较硬性的概念。但“文化如何成为软实力”这个书名,一下子就让我产生了兴趣,觉得它可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去定义“文化”在这个概念中的具体角色?它是不是指的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艺术、文学、电影、音乐,还是包含了更广泛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甚至生活方式?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衡量和评估文化软实力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吸引力,但很难量化它的影响。比如说,为什么某些国家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能赢得如此高的票房和口碑,而另一些国家的则不然?这背后是否有可循的规律?或者说,作者是否会探讨一些国家在发展和输出自身文化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以及这些策略的有效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案例研究,能够详细地解析一个国家是如何通过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来提升其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告诉我“是什么”,更能告诉我“怎么做”,为我们理解和运用文化软实力提供一些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眼球,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沉稳而又不失力量的质感。我当时是在书店的推荐区看到的,大概翻了几页,就觉得它和我之前读过的很多关于文化传播的书都不太一样。我一直对“文化”这个概念既熟悉又陌生,总觉得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又难以捉摸,更别说它如何能成为一种“软实力”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哲学思辨的味道,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希望它能从更宏观的视角,解读文化在国际关系、国家形象塑造、乃至个人魅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例如,我想了解,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影视作品,究竟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又比如,一些国家在国际场合表现出的独特礼仪、艺术风格,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赢得他国的尊重和认同?我对那些将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国家战略,最终实现“润物细无声”影响力的案例特别感兴趣。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分析,或者是一些成功的文化输出案例的深度剖析?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认知,让我看到文化力量背后蕴含的巨大潜能,并且能够理解,这种力量并非只是表面的装饰,而是能够真正改变世界格局的无形之手。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名字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对“软实力”这个概念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尤其是当它与“文化”这样一个看似缥缈实则无处不在的领域结合在一起时。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个概念进行连接,并论证文化是如何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软实力”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文化输出的机制和渠道,例如,电影、音乐、文学、教育,甚至饮食,在传播国家形象和价值观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特别想了解,那些被认为是“文化输出”的成功案例,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和执行过程?它们是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最终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喜爱?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抵御”或“应对”他国文化渗透的思考。在一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而了解如何保护和推广自身的文化,同时又能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