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宁夏草原监测 | 作者 | 赵勇,于钊 |
| 定价 | 188.00元 | 出版社 | 阳光出版社 |
| ISBN | 9787552524406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页码 | 328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草原资源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资源,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陆地的生态系统。监测草原生产和生态状况,对于指导畜牧业生产、评价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遏制草原生产力下降、退化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2003年自治区实施全区禁牧封育政策,国家相继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天然草原生物灾害综合防治”“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工程。为了掌握草原资源状况和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果,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草原工作站(草原监理中心)组织联合全区各级草原监测机构和科研院校,以3S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全区草原生产力和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监测。十多年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提出了客观全面的监测指标、科学的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大量的数据,提高了草原监测水平,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规划和决策依据。 为提高草原监测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保证监测结果客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我们在总结多年野外调查、方法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基础上撰写了《宁夏草原监测》。手册提供了经过多年实践验证的操作性强的监测流程,并介绍宁夏草原上的优势种、建群种、主要有毒有害植物。书中收录了宁夏草原主要植物292种,隶属于50科182属292种。科按国际上分类惯例的恩格勒系统排序,属、种均亦拉丁字母排序。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要描述,书后编载了中文笔画索引和拉丁名索引。手册可为各级草原监测人员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也可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赵勇,男,1962年生,宁夏盐池县人。高级畜牧师,毕业于宁夏农学院。主要从事草原技术推广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天然草原生物灾害综合防治”“草原生态监测”等重大项目,在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于钊,男,1971年生,宁夏中宁县人。高级畜牧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从事草原资源保护与利用。主持或参与“天然草原生物灾害综合防治”“草原生态监测”等重大项目,在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
| 目录 | |
| 一、草原资源监测概述 绪论 章 宁夏草原资源概述 第二章 草原监测技术与方法 第三章 地面监测 第四章 草原生产力监测 二、宁夏常见草原植物 凤尾蕨科 麻黄科 蓼科 藜科 石竹科 毛茛科 小蘖科 罂粟科 十字花科 蔷薇科 豆科 …… 参考文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一、草原资源监测概述 绪论 章 宁夏草原资源概述 第二章 草原监测技术与方法 第三章 地面监测 第四章 草原生产力监测 二、宁夏常见草原植物 凤尾蕨科 麻黄科 蓼科 藜科 石竹科 毛茛科 小蘖科 罂粟科 十字花科 蔷薇科 豆科 …… 参考文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
我一直对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宁夏草原监测》时,立刻就被吸引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监测报告,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田野调查,作者们似乎亲身走遍了宁夏的每一寸草原,记录下了最真实的情况。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草原退化现象的分析,它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某个单一原因,而是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不当的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直观地展现了草原退化带来的恶果,比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问题本身,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包括科学的放牧管理、植被恢复技术、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等。这些建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长期的监测和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草原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保护这片土地的重要性。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农业科技发展的读者,我一直对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非常感兴趣。《宁夏草原监测》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它详细介绍了当前宁夏草原监测所采用的先进技术,比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各种传感器应用。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这些技术是如何被用来收集、分析和解读草原的各项数据,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草原承载力评估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草原在不同承载压力下的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这对于我们制定合理的畜牧业发展规划,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光明前景,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应用案例,将科技的力量转化为保护我们宝贵自然资源的强大动力。
评分这本名为《宁夏草原监测》的书,从书名上看,我本以为会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枯燥的数据图表。然而,当我翻开它时,却被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角所吸引。书中并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从宁夏草原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入手,讲述了动植物如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微妙联系。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草原上四季的变换,春天的嫩芽破土而出,夏天的野花烂漫,秋天的金色麦浪,以及冬天的寂静雪景。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草原食草动物的部分,它们是如何适应严酷环境,如何在草原上寻找食物,又是如何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传统游牧民族与草原共生的故事,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草原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人看到,了解草原的美丽,也关注草原的保护。
评分我并非专业人士,但对大自然总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宁夏草原监测》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带我走近了宁夏草原。书中并没有刻意去回避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草原面临的严峻挑战。作者在描述这些挑战时,并没有使用煽情的语言,而是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展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更重要的是,书中也描绘了许多积极的改变和努力。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基层工作者,他们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草原的监测和修复,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这片土地的未来贡献力量。我被他们的执着和奉献深深打动,也看到了希望。这本书让我明白,生态保护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投入和不懈的坚持,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草原的书,更是一部关于责任、关于希望的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宁夏草原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只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刻板印象中。然而,《宁夏草原监测》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书中关于草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章节,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未想过,在这片看似单调的土地下,竟然蕴藏着如此复杂而多样的微生物世界,它们在土壤的形成、养分的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微观生命如何影响着草原的健康与活力,让我对“看不见的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草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它让我意识到,保护草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那些美丽的风景,更是为了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对宁夏草原的描绘,更在于它所传递的生态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