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職業教育電子類專業“新課標”規劃教材: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
定價:26.00元
作者:吳明波,晏學峰
齣版社:中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48710691
字數:
頁碼:20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職業教育電子類專業“新課標”規劃教材: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的教學內容一般在學習完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後進行,我們考慮瞭實訓課程的特點與所教知識的趣味性與實用性,編寫瞭3個項目的內容:項目1-元器件與焊接知識;項目2-插件類電子産品的裝配與調試;項目3-貼片類電子産品的裝配與調試。項目1介紹瞭電子技術中所涉及的大部分元器件的性能與檢測方法,手工焊接方法(包括插件元件和貼片元件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藝要求,電子産品的調試方法等。項目2、項目3在綜閤考慮瞭知識的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基礎上,選擇瞭有源迷你音響、對講機、搶答器、音樂彩燈等任務。這些任務包括瞭聲、光、電等方麵知識的應用,也包括瞭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的大部分知識的應用。
目錄
項目1 元器件與焊接知識
任務1.1 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1.1.1 電阻器和電位器
1.1.2 電容器
1.1.3 電感器
1.1.4 二極管
1.1.5 三極管
1.1.6 晶閘管
1.1.7 繼電器
1.1.8 石英晶體振蕩器
1.1.9 數碼管
1.1.10 光電耦閤器
1.1.11 受話器
1.1.12 送話器
1.1.13 蜂鳴器
1.1.14 保險電阻
1.1.15 變壓器
1.1.16 傳感器
1.1.17 三端穩壓器
1.1.18 集成電路
1.1.19 技能實訓: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2 手工焊接技術及工藝
1.2.1 焊接的方式與種類
1.2.2 手工焊接工具與焊料
1.2.3 插件類元器件( THT)的焊接方法
1.2.4 印刷電路闆(PCB)
1.2.5 錶麵貼裝類元器件(SMT)的焊接方法
1.2.6 元器件的預處理與裝接工藝
1.2.7 電子産品的調試工藝
1.2.8 技能實訓:手工焊接的操作要領
1.2.9 技能實訓:各種焊接工藝
項目2 插件類電子産品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1 調光調速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2 小夜燈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3 電子語音迎賓器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4 986A型對講機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5 七彩充電器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6 人體紅外綫感應報警器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7 數字電子鍾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8 多功能電子密碼鎖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項目3 貼片類電子産品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1 USB花仙子電腦音箱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2 貼片調頻收音機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3 貼片音樂彩燈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4 汽車前照燈自動開關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5 聲光控延時樓道燈控製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6 全貼片八路搶答器的裝配與調試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項目1 元器件與焊接知識
任務1.1 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1.1.1 電阻器和電位器
1.1.2 電容器
1.1.3 電感器
1.1.4 二極管
1.1.5 三極管
1.1.6 晶閘管
1.1.7 繼電器
1.1.8 石英晶體振蕩器
1.1.9 數碼管
1.1.10 光電耦閤器
1.1.11 受話器
1.1.12 送話器
1.1.13 蜂鳴器
1.1.14 保險電阻
1.1.15 變壓器
1.1.16 傳感器
1.1.17 三端穩壓器
1.1.18 集成電路
1.1.19 技能實訓: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任務1.2 手工焊接技術及工藝
1.2.1 焊接的方式與種類
1.2.2 手工焊接工具與焊料
1.2.3 插件類元器件( THT)的焊接方法
1.2.4 印刷電路闆(PCB)
1.2.5 錶麵貼裝類元器件(SMT)的焊接方法
1.2.6 元器件的預處理與裝接工藝
1.2.7 電子産品的調試工藝
1.2.8 技能實訓:手工焊接的操作要領
1.2.9 技能實訓:各種焊接工藝
項目2 插件類電子産品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1 調光調速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2 小夜燈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3 電子語音迎賓器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4 986A型對講機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5 七彩充電器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6 人體紅外綫感應報警器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7 數字電子鍾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2.8 多功能電子密碼鎖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項目3 貼片類電子産品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1 USB花仙子電腦音箱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2 貼片調頻收音機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3 貼片音樂彩燈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4 汽車前照燈自動開關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5 聲光控延時樓道燈控製電路的裝配與調試
任務3.6 全貼片八路搶答器的裝配與調試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裝訂質量和紙張選擇,傳遞齣一種非常嚴肅的學術氛圍,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然而,在內容組織上,我發現它在不同模塊之間的銜接上,偶爾會齣現一些生硬的跳躍。比如,在完成瞭某一部分的裝配理論學習後,緊接著就進入到非常高階的調試算法介紹,中間缺少瞭一個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閤的過渡環節。這使得我對知識的吸收效果大打摺扣。對我個人而言,學習電子裝配,最重要的是手眼腦的同步協調訓練,而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純理論”的教材。它要求讀者具備非常強的自我整閤和知識內化的能力,纔能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編織成一個連貫、可操作的技能體係。如果能在內容編排上增加更多的圖文對照的實物操作指南,或者設計一些引導性的實驗手冊,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和學習體驗將會得到質的飛躍,而不是讓讀者在理論的海洋中摸索如何真正拿起烙鐵。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年代感,那種藍白相間的配色,讓我想起瞭學生時代用的那種很樸實的教輔資料。翻開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量的文字和圖示,內容詳實得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它似乎把電子産品裝配的每一個螺絲、每一根導綫都拆解得清清楚楚,對於一個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人來說,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理論基礎。不過,這種“紮實”也帶來瞭閱讀上的挑戰,大量的技術術語和規範性的描述,讓閱讀過程顯得有些枯燥。如果不是為瞭應付考試或者特定項目,單純想瞭解一下這個行業,可能需要極大的耐心去啃讀這些厚重的文字。我特彆注意到書中對安全規範的強調,這方麵的內容寫得非常細緻,仿佛在耳邊不斷提醒著操作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整體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工具書,一本需要隨時查閱、而不是可以輕鬆閱讀的故事書。對於那些追求極緻精確度和規範性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資料,但對於我這種更偏嚮於直觀體驗的學習者而言,缺少一些生動有趣的案例或者實操環節的視頻引導,確實讓學習的麯綫變得有些陡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風格非常嚴謹,每一頁都仿佛經過瞭精密的計算,內容密度極高,幾乎沒有留白。我花瞭好大力氣纔適應這種信息爆炸式的閱讀體驗。它似乎是按照最傳統、最教科書的方式來組織知識體係的,章節之間的邏輯連接非常清晰,一步接一步,從最基礎的元器件識彆到復雜的電路闆焊接與調試流程,脈絡分明。然而,正因為這種高度的係統性和邏輯性,使得它在與時俱進的步伐上顯得有些遲緩。我翻閱瞭一些關於新型智能設備的裝配章節,總覺得缺少瞭當前市場最前沿的一些技術熱點,比如微型化、柔性電子等方麵的探討,更多的是聚焦於傳統、成熟的電子産品裝配工藝。這使得這本書的適用範圍,似乎被限製在瞭某些基礎的工業製造領域。對於那些期望通過這本書快速掌握最新行業動態,或者對接未來技術趨勢的讀者來說,可能會感到有些意猶未盡,需要再搭配其他更具前瞻性的參考資料纔能構建完整的知識圖譜。
評分從一個側重實踐操作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它的理論深度是毋庸置疑的,每一個步驟的原理都解釋得頭頭是道,對於理解“為什麼”要做某項操作非常有幫助。但問題在於,實際的裝配工作往往充滿瞭變數和意外。這本書在處理“異常情況”和“故障排除”方麵的描述,顯得有些過於理想化。例如,當齣現虛焊、短路或者元件參數偏差時,書中給齣的解決方案往往是標準化的處理流程,缺乏對於復雜、多因素乾擾下故障診斷的深入探討和技巧傳授。我更希望看到一些真實的項目中遇到的棘手難題,以及行業前輩們是如何運用經驗和直覺去攻剋這些難點的案例分析。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完美地描述瞭“標準作業程序”(SOP),但對於如何在SOP之外進行創造性解決問題,這份指導性材料似乎有所欠缺,這對於培養一綫工程師的應變能力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評分我抱著極大的期望來翻閱這本書,期待它能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帶來一些“新課標”下的創新理念。然而,實際的體驗卻讓我産生瞭一種時空錯位感。書中的許多流程描述和工具推薦,都讓我聯想到十多年前的生産綫場景。比如,在描述如何進行質量檢測時,大量篇幅集中在傳統的手動目視檢查和基礎的萬用錶測試上,對於現代化的自動化檢測設備和軟件輔助診斷的著墨則相對較少。這對於一個正在學習“新課標”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信息斷層。它可能為我們打下瞭堅實的“體力活”基礎,但對於“腦力活”和智能化管理方麵的培養,則顯得力不從心。我總感覺,這本書的編寫團隊可能在內容的更新上投入的精力不足,未能完全跟上電子技術飛速迭代的步伐。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地在腦海中進行“現代技術對接”的轉換工作,這無疑增加瞭學習的認知負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