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显示器件技术
定价:42.00元
作者:于军胜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1180684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对当今主流的平板显示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和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书共分8章。章介绍显示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第2章~第8章分别对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场致发射显示器(FED)、荧光显示(VFD)、立体显示和投影显示的原理、器件结构、制作工艺和驱动电路作了全面的介绍。
本书是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显示物理”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平板显示的状况,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实验成果总结编写而成的。本书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通信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参考。
目录
章 显示技术基础
1.1 概述
1.1.1 显示技术
1.1.2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
1.1.3 显示技术分类
1.2 光度和色度
1.2.1 视觉系统介绍
1.2.2 电磁辐射和光的度量
1.2.3 表色系和色度图
1.3 图像的分辨力特性
1.3.1 临界分辨力
1.3.2 空间调制传递函数
1.3.3 分辨力与清晰度
1.4 显示器件画面质量评价
1.5 视频接口
1.5.1 复合视频接口
1.5.2 S—Video接口
1.5.3 YPbPr/YcbCr色差接口
1.5.4 VGA接口
1.5.5 DVI接口
1.5.6 HDMI接口
1.5.7 BNC接口
1.5.8 小结
1.6 平板显示器件的驱动电路原理
1.6.1 平板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
1.6.2 平板显示器件专用控制、驱动集成电路
习题1
参考文献
第2章 等离子体显示
2.1 概述
2.1.1 等离子体显示器发展
2.1.2 等离子体显示的特点
……
第3章 液晶显示
第4章 发光二极管(LED)
第5章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
第6章 电致发光显示(ELD)
第7章 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
第8章 其他显示技术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艺术史:从罗马式到哥特式的学术专著,它彻底颠覆了我对那个“黑暗时代”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对建筑结构演变的细致考证,特别是对肋拱、飞扶壁这些工程学创新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深挖。作者的论证过程极具说服力,他不仅仅罗列了教堂的外部特征,更深入分析了光线在哥特式玫瑰窗中的哲学意义——如何将神圣的光芒具象化。书中对不同地区和时期(如法国的香槟地区与英国的早期哥特)的风格差异,做了非常细致的对比分析,配图质量极高,很多细节特写图都是我从未在其他资料中见过的。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一位博学的导游,在欧洲大陆的古老石材之间穿梭,感受每一块石头背后所承载的信仰、技术和权力更迭。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典雅、严谨,充满了对历史细节的尊重,让人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优化的巨著,简直是把“效率”二字发挥到了极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它没有局限于单一的仓储管理或运输规划,而是将整个供应链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视为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书中对精益生产(Lean)在物流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在库存周转率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提升方面的策略,简直是宝典级的存在。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风险管理的章节,作者详细分析了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各种潜在风险点,并提供了一套详尽的B计划预案构建方法论,这在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排版上,这本书的图表制作得非常精良,复杂的物流模型和数据流向图清晰明了,即便是初次接触供应链管理的人也能迅速抓住重点。它更像是一份企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指南,而不是简单的教科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变了,开始习惯性地去分析遇到的每一个产品背后的复杂运作网络,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哇,最近淘到一本关于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实战的书,简直是我的福音!这本书的厚度就让人心生敬畏,内容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教材,而是真正深入到实战层面。我特别喜欢它对渗透测试流程的细致梳理,从信息收集到漏洞挖掘,再到最后的权限维持,每一步骤都有详尽的工具介绍和实际案例分析。尤其是关于Web应用安全的那几章,对SQL注入、XSS、CSRF这些老生常谈的漏洞,作者竟然能挖掘出很多新的利用思路和绕过技巧,简直是脑洞大开。我尝试着跟着书里的步骤搭建了一个模拟靶场进行练习,效果立竿见影,那种亲手发现并利用一个高危漏洞的感觉,太刺激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没有太多晦涩的术语堆砌,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在手把手地传授绝活。如果你是想从入门小白跨越到能够独立进行安全评估的水平,这本书绝对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峰。它真的帮我把那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让我对整个攻防领域的认知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天哪,我刚刚放下了一本讲高频交易(HFT)策略与市场微结构的教材,感觉我的大脑被高频数据流洗涤了一遍。这本书完全就是一本为量化交易员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它没有过多地谈论宏观经济学,而是火力全开地聚焦于订单簿动态、延迟套利、以及如何利用GPU加速实现低延迟执行这些硬核技术点。书中对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撮合机制的剖析细致到令人发指,每一个市场指令(Limit Order, Market Order, Iceberg Order)如何影响价格的瞬时波动,都有数学模型支撑。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策略时,不仅给出了伪代码,还深入分析了策略在实际高并发环境下的回撤特性和滑点成本。这本书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没有扎实的概率论和统计学基础,读起来会非常吃力,但对于那些想要深入理解现代金融市场“心脏”如何跳动的人来说,它提供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是无与伦比的,简直是金融工程领域的“圣经”之一。
评分天呐,我简直要为这本量子计算基础与前沿探索尖叫!这绝对不是一本适合躺着读的书,需要全身心投入,但一旦你进入那个“量子世界”,你会发现人类的思维边界被极大地拓宽了。作者的叙事能力太强了,面对像“量子纠缠”、“叠加态”这样抽象的概念,他能用非常巧妙的比喻和类比来解释其物理意义,让你在理解数学公式之前,先在直觉层面建立起一个大致的框架。书中对量子门操作和Shor算法、Grover算法的讲解,逻辑严密,推导过程清晰可见,虽然偶尔需要查阅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来辅助理解,但整体的学习曲线是平滑且令人兴奋的。更让我着迷的是它对未来应用的展望部分,关于量子化学模拟和量子机器学习的潜力分析,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科技蓝图。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成功地架起了理论物理与未来计算之间的桥梁,让我对计算科学的未来充满了敬畏与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